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北师大版高一历史必修二1.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试卷2
“井田之变,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描述的是( )
A、
西周诸侯封地的情况
B、
秦朝实行郡县制后的情况
C、
汉武帝时代的盛况
D、
东汉豪强势力膨胀的情况
举一反三
《史记》记载:“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清代赵翼也说道:“东汉多女主临朝,不得不用其父兄子弟以寄腹心。”汉代此用人机制( )
材料公元8年,王莽称帝,改国号为“新”。为解决尖锐的社会矛看,他采取一些托名古制的改革措施。9年,王莽下令天下土地一律改称王田、奴婢一律改称私属,都不许买卖。并规定,以一对夫妇一百亩田为原则,各家土地超出规定的,要把地分给九族或邻里,无田农民由政府授田,违抗不遵者流放。第二年,王莽又下诏实行五均六莞,在全国的大都市设立五均官管理市场,由官府经营盐、铁、酒、铸钱、五均赊货等五业,加上官府征收山林川泽渔采之锐,合称为“六莞”。规定“以私铸钱者死”,不允许私人经营。政府平抑物价,:防止商人剥削,增加国库收入:同时,刑罚、礼仪、田宅车服等仪式,逐步回复到周时代的周礼模式。由于政策多迂通不合实情处,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王莽又朝令夕改,引起天下贵族和平民的不满。公元17年,全国发生蝗灾、旱灾,饥荒四起,导致赤眉、绿林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新朝灭亡。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四卷《中古时代・秦汉时欺》
东汉末年与东汉初年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是( )
司马迁在《史记》设有《平准书》,主要记述“货”的问题。班固在《汉书》中将之改为《食货志》,将“食”、“货”并提,认为“二者,生民之本”。此后,“食货”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代名词。这反映了两汉时期( )
东汉改御史大夫为司空(三公之一),不再负责监察之责,而任其原属下御史中丞为御史台长官,负责监察百官,并将御史中丞改置为少府(管理皇宫事务)之属下。这一变动表明( )
东汉初年,光武帝下诏,令自己的家族发源地南阳撰写地方风俗历史,主要记载“耆旧节士”“名德先贤”。不久,沛、三辅地区和光武帝家族的早期活动区域鲁、庐江也兴起修撰郡国书的风气。据此可知,光武帝此举的主要意图是( )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学科试题
河南省2025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历史试题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近代史小题狂练10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近代史小题狂练9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