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五年级下册 第12课 半截蜡烛 同步测试

课外阅读。

                                                                                                        一罐水

100多年前,法国军队侵占了西班牙。一个炎热的夏天,在一个干旱的地区,西班牙人在井里下了毒,不让法国侵略者喝水。有一小队侵略军在上尉维龙的带领下,到处找水喝。走了很多路,冲进一个小屋。屋里有位妇女,怀里抱着一个小女孩,冷冷地盯着他们。士兵要水喝,她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上尉命令:“搜!”士兵们到处乱翻,找到一罐水,一拥而上,争夺水罐。上尉命令他们放下。走过去,看了看满罐的清水,觉得喉咙像火烧似的,恨不得捧起来喝个精光。可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倒了一杯,递给妇女说:“请你先喝!”妇女接过杯,看了看怀里的孩子,把水喝光了。维龙又倒了杯水递给女孩:“你也喝一点!”母亲缓缓接过杯子,亲亲女儿,用西班牙语低声说:“孩子,为了妈妈,喝吧!”女儿也喝了半杯水。上尉见此,倒了满满一杯,一饮而尽。士兵们也都喝了。一罐水很快喝光了。他们坐下休息,不料一个接一个倒地而死。妇女和孩子也死了。原来妇女早已在罐中下了毒。

人们都(纪念 怀念 钦佩)这母女俩的爱国精神。西班牙解放后,大家为她们建了一座高高的纪念碑。

(1)、根据短文内容理解词语。

一拥而上:

一饮而尽:

(2)、“上尉命令:‘搜!’”表现了侵略者行为(果断 粗暴);西班牙妇女冷冷地盯着他们,说明她对侵略者的(憎恨冷淡)。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反映了侵略者的(狡猾 无耻)。

(3)、短文中画下划线的句子是什么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4)、在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括号里选择适当的词语画上对号,再说说最后一个自然段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情感?

举一反三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①十几年前,一位年轻的摄影爱好者深入大别山地区来访“希望工程”,在安徽省金寨真,他遇到了一群每天跋涉30里路求学的孩子,在众多孩子中间发现了一双闪光的大眼清,这个大眼情的小女孩年龄最小,最叫他担心,因为地上学走的是蜿蜒的山路,其中一段还在一座大水库上面,可是,这个大眼睛的小姑娘十分坚强,不管刮风下雨,她总是按时到校,这位记者十分感动,一天早晨,他随着这个孩子走进教室,拍下了《我要读书》这张极具感染力的照片。从此,照片中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晴”打动了无数的热心人,也在小朋友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②你看,这双大眼睛,是那样明亮,那样令盆,它注视着前方,生怕漏掉老师在黑板上写的等一个字,生怕漏掉老师讲的每一句话.…你看,这双大眼睛,闪烁着渴望,充满着忧郁,虽然清晨教室光线并不明亮,虽然她上学前连梳头洗脸的时间也没有,可是就连这样的学习机会她也担心会失去……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你,看着我,向我们讲述着成千上万濒临失学的儿童的故事;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大人,看着孩子,看着所有人,从心灵深处唤起人们的同情和关心。

    ③这幅照片发表后,“大眼晴”很快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标志,这双忧郁而充满渴望的大眼睛激起了海内外千百万人的爱心;无数援助之手伸向了渴望求学的孩子们。无数同龄的孩子也自愿向贫困地区的孩子捐献文具图书,把省下来的零花钱积攒起来援助小伙伴,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希望工程”开展十年后来收到捐款17.82亿元人民币,220.9万因贫困而失学的儿童重返校园,贫困地区崛起了7549所希望小学。因此,“希望工程”被公认为是20世把90年代中国人为改变教育落后面貌所付出爱心的一块丰碑。

    ④直到今天,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还在注视着人们,召唤着更多的人投入到“希望工程”当中,激励着千百万孩子更加努力学习.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双旧军鞋

    这是个彩霞似火的傍晚。一位公安干警来到街上的一家修鞋店,问道:“师傅,上个星期是不是有位高个子的干警来这儿修过鞋?”

    鞋匠端(祥    详)着眼前的这位干警,迟疑了一下说:“莫非你是替他取鞋的?”

    “是的,我是他的所长,请问要付多少钱?”

    鞋匠漫不经心地从柜台最下层取出那双已修好的旧军鞋。他随口说道:“你就付三元钱吧。”

    所长付过钱,当他要接过鞋匠递给他的那双鞋时,双手不住地颤抖。

    “你……你怎么啦?”鞋匠吃惊地问道。

     “一位多好的干警啊!”所长沉痛地说,“上个星期,在一次执行‘严打’任务时,几个歹徒被我们公安干警围困在一间(仑 仓)库里,他奋不顾身地带头冲了进去,与歹徒展开了(搏    博)斗。就在这时,一个丧心病狂的歹徒引(暴    爆)了一捆炸药,他不幸失去了双脚……”

    “啊——”鞋匠张大嘴巴,呆住了。

    所长用低沉的声音接着说:“这双鞋他已经用不着了,他特意让我把钱付给你,谢谢了。”说完,所长大步走了。

    鞋匠望着这双旧军鞋,俯下身子,拿出鞋油把它擦得乌黑发亮。鞋匠恭恭敬敬地把这双旧军鞋放在柜台的最上层。他久久地凝视着,觉得只有这双鞋,才是世界上最珍贵的。

阅读理解。

有趣的蜗牛

    蜗牛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软体动物,它驮着一座小房子似的硬売,脑袋随时可以缩进売里,很惹人喜爱。

     我小时候唱过一首儿歌:“水牛儿,水牛儿,先出犄角后出头……”的确,蜗牛的头上有两对触角,高高翘起来的那一对触角顶尖上的两个小鼓包,就是它的眼睛。如果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它伸出触角后眼睛睁开,要缩回脑袋之前再闭上眼睛,说明它是有眼皮的。下面一对较小的触角在嘴边,也许是探测地形的工具吧!

蜗牛喜欢吃菜叶。它们一爬到菜地里,就立刻吃起菜叶来,这对蔬菜可是不小的祸害呢! 蜗牛吃东西的时候,一面分泌唾液,一面用细小的牙齿嚼碎食物,以便消化!

蜗牛的行动很慢,我们常常用蜗牛来形容一个人走路慢或办事不麻利。①蜗牛爬行时,腹部横紋像波浪一样不断地往前推进,脖子伸得很长,触角一颤一颤的像个老头儿,十分有趣。

     蜗牛在休息时也很有意思,它把头往売里一缩,便“高枕无忧”了。遇到干旱,它躺在売里,把“屋门”封好,等下雨时再捣破“屋门”伸出头来活动。

     在同等适宜的生殖条件下,蜗牛越大产卵量就越多,卵是白的或黄的,米粒大小。产卵前,它要据个深坑,把大半个身子埋起来,然后把卵产在坑内,防止宝宝受潮。这个时候,人不要动它,不然会影响它的生育。产卵后约20天,小蜗牛便出来了。②一只蜗牛能活5~6年,像它这么强的繁殖能カ,过一两年就会子孙满堂。

    蜗牛可以供人食用,个儿大的蜗牛内质好,蛋白质含量高,极富营养,是一道越来越受人们喜爱的菜。

拓展阅读厅。

弱种子也要发芽

文/刘克升

    开阔、坦荡的田野里,一位农民正在种高粱。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

    这时,一位到乡下游玩的城里人,带着儿子路过这里。城里人的儿子第一次看到有人种庄稼,感到非常新鲜,拽着父亲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农民的一举一动。农民宽厚地望了他们一眼,报之友好一笑,继续挑他的种子、种他的地。

    城里人的儿子把嘴巴附在城里人耳边,父子俩嘀嘀咕咕了半天,不知在说些啥。

    不一会儿,他们停止了嘀咕。城里人靠近农民身边,小心翼翼地恳求说:“那些瘪种子,你把它们也种到地里好吗?”

    城里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农民很奇怪。他摇了摇头,果断地说:“不可以!我指望着庄稼吃饭呢,瘪种子长出的庄稼怎么能保证产量?”

    城里人回头望了儿子一眼,沉默了起来。半晌,他以极其隐蔽的动作,掏出一张百元钞票,悄悄塞到农民手中,压低声音说:“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我儿子的两个耳朵听力严重受损,非要附耳说话才能听清。在同龄的小朋友面前,他总是感到自卑。今天,他看到了那些被你抛弃在一边的瘪种子,感到很难过,就问我它们为什么受冷落,难道是它们不能发芽吗?……所以,我希望你能把那些瘪种子也种到地里,给我儿子一次鼓励、一个希望。这一百元钱,就算是对你播种瘪种子,造成减产的补偿吧。”

    农民听了,心中一热,忙把百元钞票推了回去,毫不犹豫地说:“这钱我不能收!我这就把那些瘪种子种到地里去!你去告诉你儿子,我要把它们种在最肥沃的地段,囡为它们发芽的欲望最强烈,我对它们的期望也最高。”

    城里人感激地望了农民一眼,快步回到儿子身边,把农民的话告诉了儿子。儿子的眼睛像雨后的两片绿叶,立刻鲜亮了起来。

    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瞬间,其貌不扬的它们,纷纷从农民手中撒落,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

    城里人和儿子开心地笑了。等他们一离开,农民马上收拾家伙,急匆匆向家里赶去。农民家中,有一个因车祸失去双腿的儿子。以前,他一直认为残疾儿子是一个废物,就老是把他关在家中,不许他出。

    现在,农民改变了想法。

    “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再嫩的幼苗,也渴望长大!”作为一名种地的老把势,这个道理,他懂!

    农民决心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最好的医院,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他要让儿子开开心心地走出家门,大大方方地发芽、开花,直至结出属于他自己的、或大或小的果实。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