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选项 | 实验方案 | 实验目的或结论 |
A | 将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滴入Fe(NO3)2溶液中,溶液变黄色 | 可证明氧化性:H2O2比Fe3+强 |
B | 向1mL 1%的NaOH溶液中加入2mL 2%的CuSO4溶液,振荡,再加入0.5mL有机物Y,加热,未出现砖红色沉淀 | 说明Y中不含醛基 |
C | 取a g铝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通过浓硫酸后,测其体积为V L(已转化为标准状况下) | 测定铝箔中氧化铝的含量 |
D | 比较不同反应的反应热数据大小 | 从而判断反应速率的大小 |
选项 | 气体 | 试剂 | 现象 | 结论 |
① | SO2 |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溶液褪色 | SO2有漂白性 |
② | NH3 | 滴有紫色石蕊的盐酸 | 溶液变蓝 | 氨水显碱性 |
③ | CO2 | 氯化钡溶液 | 溶液变浑浊 | 碳酸钡难溶于水 |
④ | Cl2 | 紫色石蕊试液 |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 Cl2有酸性和漂白性 |
已知:①浸出液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Co2+、Fe2+、Mn2+、Al3+等;
②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沉淀物 | Fe(OH)3 | Fe(OH)2 | Co(OH)2 | Al(OH)3 | Mn(OH)2 |
开始沉淀 | 2.7 | 7.6 | 7.6 | 4.0 | 7.7 |
完全沉淀 | 3.7 | 9.6 | 9.2 | 5.2 | 9.8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A |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 | 蔗糖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炭,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
B | 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硫酸亚铁溶液 | 溶液变成棕黄色,一段时间后溶液中出现气泡,随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 Fe2+催化H2O2分解产生O2 |
C | 铝片先用砂纸打磨,再加入到浓硝酸中 | 无明显现象 | 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铝表面被浓硝酸氧化为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
D | 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KCl、KI的混合液中逐滴滴加稀AgNO3溶液 | 先出现黄色沉淀 | Ksp(AgCl)>Ksp(AgI)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