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综合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无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甲酸,是最简单的羧酸液体,熔点8.6℃,沸点100.8℃.化学实验室常用甲酸(HCOOH)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备一氧化碳,其反应方程式为:HCOOHCO↑+H2O,制备时先加热浓硫酸至80℃﹣90℃,控制温度,再逐滴滴入甲酸.
选用的仪器 | 加入的试剂 |
A | 甲酸、浓硫酸 |
D | ﹣﹣ |
证明有一氧化碳生成的现象是
实验室可用甲酸制备甲酸铜.其方法是先用硫酸铜和碳酸氢钠作用制得碱式碳酸铜,然后再与甲酸制得四水甲酸铜[Cu(HCOO)2•4H2O]晶体.查阅资料可知四水甲酸铜晶体为浅蓝色晶体,可溶于水,难溶于醇.
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2CuSO4+4NaHCO3═Cu(OH)2•CuCO3↓+3CO2↑+2Na2SO4+H2O
Cu(OH)2•CuCO3+4HCOOH+5H2O═2Cu(HCOO)2•4H2O+CO2↑
实验步骤如下:
Ⅰ、碱式碳酸铜的制备:
①步骤ⅰ是将一定量CuSO4•5H2O晶体和NaHCO3固体一起放到研钵中研磨,其目的是
②步骤ⅱ是在搅拌下将固体混合物分多次缓慢加入热水中,反应温度控制在70℃﹣80℃,如果看到 (填写实验现象),说明温度过高.
Ⅱ、甲酸铜的制备:将Cu(OH)2•CuCO3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热的蒸馏水,再逐滴加入甲酸至碱式碳酸铜恰好全部溶解,趁热过滤除去少量不溶性杂质.在通风橱中蒸发滤液至原体积的时,冷却析出晶体,过滤,再用少量无水乙醇洗涤晶体2﹣3次,晾干,得到产品.
③制取甲酸铜时需要“趁热过滤”的原因是 .
④用无水乙醇洗涤晶体的目的是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
A. | 制备Fe(OH)3胶体 | 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 |
B. | 由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 | 将MgCl2溶液加热蒸干 |
C. | 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 | 加入稀硝酸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
D. | 比较水与乙醇中氢的活泼性 | 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 |
选项 | 实验目的 | 操作 | 现象 |
A | 验证BaSO3难溶于水 | 将SO2通入Ba(NO3)2溶液中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B | 验证非金属性:Br>I | 将溴水滴加到淀粉KI溶液中 | 溶液变蓝 |
C | 验证SO2的漂白性 | 将SO2通入氯水中 | 氯水褪色 |
D | 验证某化合物是钠盐 | 将该化合物在酒精灯上灼烧 | 焰色为黄色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向0.1 mol/L的硅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 产生白色胶状沉淀 | 非金属性:Cl>Si |
B | 向浓度均为0.1 mol·L-1NaCl和NaI的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 | 出现黄色沉淀 | Ksp(AgCl)>Ksp(AgI) |
C | 等体积pH=3的HA和HB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排水法收集气体 | HA放出的氢气多且反应速率快 | 酸性:HA>HB |
D | 用导线将镁片和铝片相连后插入NaOH溶液中 | 铝片不断溶解,镁片上有气泡冒出 | 金属活动性:铝>镁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