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北京166中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关于分子动理论及有关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B、
湿衣服在热天比冷天干得快,说明热水分子间的斥力较大
C、
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D、
用力能将尘土从衣服上抖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举一反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炒菜时,香气四处飘逸,这表明{#blank#}1{#/blank#} ;铁丝很难被拉断,表明分子间存在{#blank#}2{#/blank#} 力.
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不正确的是( )
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发现它们会粘在一起,这说明{#blank#}1{#/blank#}.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会{#blank#}2{#/blank#},说明{#blank#}3{#/blank#};吸烟有害健康.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表明{#blank#}4{#/blank#}.
我国的民谚、俗语和诗词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在下列几条民谚、俗语和诗词中,能够用分子动理论来解释的是( )
墨水滴人清水中,很快整杯水变红了,这说明了组成物质的分子在{#blank#}1{#/blank#},进一步分析此现象,还能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blank#}2{#/blank#}。在烧杯中装入300g初温为20℃水,测得水的温度,然后用酒精灯给水加热。直至水沸腾(标准大气压下),则水的内能增加了{#blank#}3{#/blank#}J。设酒精灯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则需要燃烧{#blank#}4{#/blank#}g的酒精。(q酒=3.0X 10
7
J/kg,c水=4.2×10
3
J/(kg·℃)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泸州老窖天府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人教版八下物理同步练习12.3 滑轮(基础卷)
人教版八下物理同步练习12.1 杠杆(培优卷)
人教版八下物理同步练习12.1 杠杆(基础卷)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