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届河北保定市高三上期末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材料一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一一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一一《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一一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一一李贽《藏书卷》
请回答:
出处
记述
《汉书师丹传》
“治《诗》,事匡衡,举孝廉为郎。”
《抱朴子审举》
东汉桓灵之际,社会上流传民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后汉书左雄传》
尚书令左雄改革察举,由三公府对孝廉分科考试,“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随后由尚书省在端门复试
材料一
公元前135年,汉武帝设五经博士,儒学上升到经学。至此,百家学说虽未完全消失,但儒学独尊地位确立。此后,濡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公元前124年,建立太学,把儒家学说作为基本课程。在管理中他仍然依靠法家学派关于政府原则的学说,通过把儒家思想作为官方的意识形态,汉武帝确保了儒家思想在中国的长期存在。
——摘编自《中外史纲要》
材料二
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汉朝境内的百姓,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
——摘编自《汉书》
材料一:部刺史奉诏条察州,惟一条察强宗豪右,其五条皆察二千石。(张敞)拜冀州刺史,既到部,而广川王国群辈不道,贼发不得,敞围王宫搜得之,捕格断头,悬王宫门外。因劾奏广川王削其户。盖自贾谊自文帝时已虑诸国难制,吴楚反后防禁益严,部刺史总率一州,总以此为要务。
——摘编自王鸣盛《十七史商榷》
材料二:益州刺史王襄欲宣风化于众庶,闻王褒有俊材,请与相见,使褒作《中和》《乐职》《宣布》诗,选好事者令依《鹿鸣》之声习而歌之。
(何)武为刺史,二千石有罪,应时举奏,其余贤与不肖敬之如一,是以郡国各重其守相,州中清平。行部必先即学宫见诸生,试其诵论,问以得失,然后入传舍,出记问垦田顷亩、五谷美恶,已乃见二千石,以为常。
——摘编自班固《汉书》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