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①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
②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用标志重捕法
③获得纯净细胞膜可以用差速离心法
④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研究过程和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的研究过程均用到了假说演绎法
⑤调查人群中某遗传病发病率时,最好要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
⑥赫尔希和蔡斯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探究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的.
为研究更格卢鼠(一种啮齿动物)对其它小型啮齿动物的影响,研究人员选定若干50m×50m的区域,用围墙隔离各区域后进行实验.将半数区域中的更格卢鼠移走,这些区域的围墙上孔洞较小,更格卢鼠不能通过,但小型啮齿动物可通过.另外半数区域保持原样,这些区域围墙上的孔洞较大,更格卢鼠和小型啮齿动物均能通过.研究者连续记录三年的结果如图.
请回答问题:
(1)研究区域中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称为{#blank#}1{#/blank#} .在本研究中,各个50m×50m的区域在选择时应注意{#blank#}2{#/blank#} ,保证研究区域具有代表性.
(2)对比每次捕获的数据可知,与有更格卢鼠区域相比,无更格卢鼠区域内小型啮齿动物的数量较{#blank#}3{#/blank#} ,说明更格卢鼠和小型啮齿动物之间存在{#blank#}4{#/blank#} 关系.
(3)无论更格卢鼠是否存在,各区域中的小型啮齿动物的数量变化趋势是同步的(同增或同减),种群数量的这种变化可能是{#blank#}5{#/blank#} 等因素造成的.
①研究豚鼠胰腺腺泡细胞中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
②研究人鼠细胞融合证明细胞膜的流动性
③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④建构种群“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