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填空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由于城市发展,围湖造厂、网箱养鱼、农家乐等无序发展,导致广东省珠江一带湿地生态功能遭到严重破坏,水质一度恶化,影响了人民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近年来,为治理珠江一带生态环境,广州市政府建立了多条截污河涌并且进行湿地恢复工程建设.某湿地建设如图甲所示,请回答问题:

(1)该湿地中所有生物构成 .在污水净化过程中,湿地植物所起的作用是 ;淤泥中的腐生细菌、真菌的作用是 .要治理水体污染,除了依靠湿地生态系统自身的功能外,还应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因为生态系统的 有限.

(2)该截污湿地植物一般宜选用本地物种,以保证当地生态系统的安全性,这主要是遵循了 生态工程学原理.研究该湿地生态污水处理能力,应对的水质进行监测,通过比较其中N、P含量的差值,来分析人工湿地的净化功能.

(3)研究表明,微囊藻(一种蓝藻)产生的有毒物质会污染水体,在湖滩种植芦苇、茭白、柳树等植物,对微囊藻的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些植物与微囊藻之间在利用 等资源(至少答两项)时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

(4)图乙为珠三角地区一池塘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各营养级生物同化的能量,⑤⑥⑦⑪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⑧⑨⑩表示各级消费者从人工投放的饲料中同化的能量.初级消费者流向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用序号表示).

举一反三

我国南方某地环保部门向遭受严重污染的湖泊中引入苦草、黑藻等沉水植物和螺蛳等底栖动物来修复该生态系统,如图为该生态系统修复后的部分生物的营养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修复该生态系统时要控制污水流入的速率,除了有利于有机污染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利于植物对{#blank#}1{#/blank#} 的充分吸收,防止水体富营养化.该生态系统修复后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演替类型是{#blank#}2{#/blank#} .

(2)当螺蛳数量增加时,草鱼和罗非鱼数量也会{#blank#}3{#/blank#} ,这样,螺蛳种群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是生物群落内部{#blank#}4{#/blank#} 的结果.

(3)如表是修复后的湖泊生态系统中草鱼的能量流动情况

能量KJ/(cm2•a)


动物名称

摄入食物中所含的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粪便中的能量

草鱼

516

15

231

270

由此表数据可知,草鱼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为{#blank#}5{#/blank#} KJ/(cm2•a),草鱼传递给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blank#}6{#/blank#} KJ/(cm2•a)

(4)该修复工程可将有机污染物充分地分解利用,这主要符合生态工程的{#blank#}7{#/blank#} 原理.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一个集污水净化、休闲、养鱼为一体的新型人工生态系统,其主要目的是设法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blank#}8{#/blank#}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