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填空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已知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与泡制时间有关.为了测定不同泡制天数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材料、试剂及用具包括:刻度移液管、比色管、不同浓度的亚硝酸钠标准溶液、亚硝酸盐的显色剂、不同泡制天数的泡菜滤液等.回答相关问题:

(1)请完善下列实验步骤.

①标准管的制备:用 和显色剂制成颜色深浅不同的系列标准管.

②样品管的制备:用刻度移液管分别吸取一定量的 , 加到不同的比色管中,然后在各个比色管中加入等量的显色剂进行显色,得到样品管.

③将每个 分别与系列标准管进行比较,找出与样品管颜色深浅 的标准管,该管中亚硝酸钠含量即代表样品管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记录各样品管亚硝酸盐的含量.

(2)在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趋势是  先  后 .

(3)泡菜制作过程中产酸的细菌主要是 (填“醋酸杆菌”或“乳酸菌”).

举一反三
(1)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操作程序是:①配制溶液;②{#blank#}1{#/blank#} ;③制备样品处理液;④{#blank#}2{#/blank#}  , 泡菜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应产物能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偶联{#blank#}3{#/blank#} 色化合物.

(2)固定化酶是从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东北农业大学科研人员利用双重固定法,即采用二醛作交联剂(使酶相互连接),海藻酸钠作为包埋剂来固定小麦酯酶,研究固定化酶的性质,并对其最佳固定条件进行了探究,如图1显示的是部分研究结果(注:酶活力为固定化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总效率,包括酶活性和酶的数量).

①酶的固定化技术的应用最主要的目的是{#blank#}4{#/blank#} .

②从对温度变化多端适应性和应用范围的角度分析,甲图所示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blank#}5{#/blank#} 

③乙图曲线表明浓度为{#blank#}6{#/blank#} 的海藻酸钠包埋效果最好.

④研究人员固定小麦酯酶不采用海藻酸钠直接包埋,而是同时用戊二醛作交联剂,这是因为{#blank#}7{#/blank#} .

⑤根据介绍,科研人员所采用的固定化技术可用如图2中的{#blank#}8{#/blank#} 表示.

(3)图3为某同学利用海藻酸钠固定小麦酯酶的实验结果,出现此结果的可能原因不包括{#blank#}9{#/blank#} .

A.海藻酸钠浓度过高           B.酵母细胞已经死亡

C.注射器中的溶液推进速度过快  D.注射器距离CaCl2溶液液面太近.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