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填空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的HPRT基因缺陷(HPRT)细胞和小鼠的TK基因缺陷(TK)细胞在HAT培养基中都不能存活.杂种细胞在分裂中随机丢失人的染色体,但保留所有的鼠染色体.因此,利用人﹣鼠细胞融合技术可以将人类基因定位于特定的染色体上.

(1)将人的HPRT细胞与小鼠的TK细胞用 促进融合,然后培养在 培养基(HAT)中,最终筛选出人﹣鼠杂种细胞.

(2)将存活下来的杂种细胞进行培养,获得不同的细胞株,用 染色后镜检,观察结果如下:

细胞株编号

1

2

3

4

5

6

所含人染色体编号

11,14,

17,22

7,11,

14,17

5,7,

17,21

2,9,

11,17

5,17,

18,20

2,5,

17,19

由此可推测 基因在 染色体上.

(3)如果要确定人鸟苷酸(UMP)激酶基因所在染色体,应选择UMP激酶缺陷的 (填“人”或“鼠”)细胞与相应细胞杂交,这样的方法 (填“能”或“不能”)对小鼠的基因进行定位.

(4)经过基因测序发现UMP激酶缺陷是因为编码它的基因中部的部分碱基替换造成的,结果可能导致 

A.转录不能进行                            B.合成的蛋白质分子缺少部分氨基酸序列

C.合成的蛋白质分子增加部分氨基酸序列         D.合成的蛋白质分子氨基酸数目不变.

举一反三
美国科学家已经在实验室中成功培育出膀胱,并顺利移植到7名患者体内.这种技术为那些急需器官移植的患者带来福音.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从患者的膀胱上取下一小块活细胞样本,将其中的肌肉细胞和膀胱上皮细胞分别置于不同的培养皿中培养.在培养之前,需用{#blank#}1{#/blank#} 处理以分散细胞,细胞在培养皿中的培养过程属于{#blank#}2{#/blank#} 代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相比,其培养基的主要不同点是含有{#blank#}3{#/blank#} 

(2)约一周后将培养皿中培养的细胞放在由胶原质制成的“支架”上继续培养,再过7周左右,原先的数万个细胞已经繁殖到15亿个左右,布满“支架”,膀胱上皮在内,肌肉在外,形成“新膀胱”.细胞数目大量增加,其增殖方式是{#blank#}4{#/blank#} ;由这些细胞再形成肌肉和膀胱上皮的过程中要经过{#blank#}5{#/blank#} 

(3)医生将“新膀胱”移植到患者膀胱的上面,这样新器官会继续生长并与老器官“重组”取代老器官中丧失功能的部分.新器官与老器官的“重组”{#blank#}6{#/blank#} (填“是”或“不是”)基因重组;“新膀胱”移植后,{#blank#}7{#/blank#} (填“会”或“不会”)引起免疫排斥反应.

(4)除上述方法外,还可将患者的体细胞核移入去核的{#blank#}8{#/blank#} 中,利用体细胞{#blank#}9{#/blank#} 技术,形成相应组织、器官用于疾病的治疗.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