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福建省泉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天开海岳——走近港珠澳大桥

长江

    ①其实,7年大桥建设,轻松对于沉重,总是显得太过短暂。

    ②这期间的每一个“大动作”,都是前无古人。

    ③先说岛,人工岛。

    ④岛隧、岛隧, 要想建隧先建岛?这个程序是不可以颠倒的。

    ⑤为什么?

    ⑥本来人工岛就是为了“拽”住一条5.6公里长的大隧道,趴在海面上像两个“桥头堡”,成为桥梁与隧道之间的“转换设施”,不然大桥架在海上总不能要进隧道了就一头扎进茫茫大海,所以正确的步骤应该是“先建岛、后建隧”,使隧道两端都有岛上一段暗埋好了的“陆地”与之相连,这祥岛建好了,不仅成为整条港珠澳大桥的交通枢纽,还要承担日后120年隧道的通风和管护工作。

    ⑦港珠澳大桥决定筑岛的地方,水下有15到20米厚的淤泥,像水豆腐一样软。而要把这些“水豆腐”挖走,或用“排水困结”的方式把“水豆腐”压成“豆腐干”,这800万立方米的淤泥势必要被挖走,那工程的量可就海了,具体讲差不多会相当于堆起三座146 米高的胡夫金字塔。这样既难又耗费时间,同时对伶仃洋也会带来毁灭性的污染。所以“不能用”!

    ⑧不能在海底抛石沉箱,又不能用大抓斗抓起淤泥把珠江口翻江倒海地弄成一盆浑汤巨水,怎么办?

    ⑨忽然有一天,有人异想天开一一大圆筒? 用钢来制造大圆筒?先把一块块的钢板焊接成一个筒,然后把筒插入海底围成圈,简里面的淤泥可以用类似活赛的一个装置从上往下压,让泥沙从简底被压出,这样一圈的钢圆筒先在海底“扎”出来一个“大篱笆”, 然后如果筒与筒之间要防水,我们还可以用曲面钢板(“副格”)把钢圈筒再两两相围一一这样,钢圆筒内不就是干干净净的了吗?人们就可以把石头、沙子往里面抛,如此人工岛的基础不是很快就能筑成?

    ⑩钢圆筒要在水下“扎”出两个“大篱色”,深插的问题要攻克!

    ⑪好,没问题!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过去中国人的老祖宗就是这样干的!中国人聪明,这聪明过去仿佛只属于老祖宗,但现在,只要肯钻研,今天的中国后生,也行!

    ⑫120个钢圆筒,攻克各种困难,造成了。然后经过海运,把它们运到距离上海1600公里以外的伶仃洋。24艘9万吨的大船负责海上运输,这个过程,重量不是难题,只是个头大,8个圈筒一船,摆在前甲板,如同8座直挺挺的山峰,任人怎么摆放都不可能不挡住驾驶室船长的视线。这怎么弄呢?驾驶员被逼得不得不从两侧来回查看过往船只。1600公里的路程啊,这24趟海运,简直让人没有一分钟不提心吊胆!

⑬“孟岛主”说: “120个钢圆筒,每一个都相当于4辆大卡车,就是这玩意使得东、西两个人工鸟从2011年5月15日开工到12月7日结束,只用了221天,当年施工、当年成岛,这个速度令世界咋舌,而且这种‘大直径深插钢圆筒的快速成岛技术’现在看,不仅是中国的创新,对世界也是一个贡献。”

    ⑭“有了钢圆筒,怎么把这些550吨一个的‘大家伙’插进海底?”

⑮“我们用的是8锤联动液压振动锤,这个大锤因为在世界上也是首次被使用,因此人送美名:‘天下第一锤’。”

    ⑯“这‘8锤联动’,在人工岛快速筑岛技术的突破上可谓居功至伟,但也差点毁了我们的整体计划。”“孟岛主”说。

⑰我问:“怎么讲?这是怎么回事?”

    ⑱“大锤是从美国进口的,负责振沉钢圆筒筒与筒之间的护板一一‘副格’,施工之前肯定要做实验。一开锤,啪,“副格”的钢板就撕掉,一开锤还是撕。这样整整‘撕’了一个星期。你想想,钢板像纸一样地被形容为‘撕’,这动静有多可怕?”

    ⑲眼看着工期快到了,现场实验不成功,人工岛没法做,钱可花得让人心疼。

    ⑳怎么办?

㉑但是在绝望和所有人都快要崩溃了的时候,钢圆筒被查出是美国人把事情搞错了,同步齿轮标准都是31,他们把其中的一个弄成了32,这个数字"一数之差”,差点要了钢圆筒的命。

㉒谢天谢地,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最后,美国人把齿轮调换过来了,再试,立马成功。“孟岛主”跟我说:“当时,在现场的,三十多条汉子,大家抱头痛哭,你能相信吗?绝望、绝望。还是绝望,当绝望到了最后的一刻,试验突然成功了,谁经得起这样的折腾? !”

    ㉓“孟岛主”一条河北汉子,说这话时,眼睛瞪着,嘴巴张着,那言语分明是要和上帝争辩什么。

    ㉔是啊,他没有哭,但我的眼底却潮了。

(摘编自《当代》2018年第3期)

[注]①孟鸟主:西岛工程部总工程师孟凡利。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⑦段形象生动地把海底淤泥比作是“水豆腐”,把深奥的科学技术原理生活化,通俗易懂。 B、选文运用大量的采访“孟岛主”的语言描写,还原了港珠澳大桥的建设现场,很有感染力。 C、选文叙事完整,造岛的困难与试验的成功等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牢牢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D、第(23)段作者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在参与伟大工程建设时的内心情感,丰富了建设者的形象。
(2)、根据提示,把“人工岛”的施工过程填写完整。

设计方案 插入圆筒

(3)、阅读文中的划线句,回答问题。

①“不能在海底抛石沉箱,又不能用大抓斗抓起淤泥把珠江口翻江倒海地弄成一盆浑汤巨水”句子中,加点词有什么含义?请简要分析。

②“1600公里的路程啊,这24趟海运,简直让人没有一分钟不提心吊胆”句子中,加点部分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4)、选文多处运用“为什么”“怎么办”“怎么讲”等设问,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选文第24段为什么“我”的眼底潮了?请简要概括。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
                                                                                            有些人   张晓风
      ①有些人,他们的姓氏我已遗忘,他们的脸却恒常浮着——像晴空,有整个雨季中我们不见它,却清晰地记得它。
      ②那一年,我读小学二年级,有一个女老师,她教过我们些什么,我完全没有印象,但永远记得某个下午的作文课,一位同学举手问她“挖”字该怎么写,她想了一下,说:“这个字我不会写,你们谁会?”我兴奋地站起来,跑到黑板前写下了那个字。那天,放学的时候,她向全班同学说:“我真高兴,我今天多学会了一个字,我要谢谢这位同学。”
      ③我立刻快乐得有如肋下生翅一般——我平生似乎再没有出现那么自豪的时刻。
      ④那以后,我遇见无数学者,他们尊严而高贵,似乎无所不知。但他们教给我的,远不及那个女老师多。她的谦逊,她对人不吝惜的称赞,使我突然间长大了。
      ⑤有一次,我到一家米店去。
      ⑥“你明天能把米送到我们的营地吗?”“能。”那个胖女人说。
      ⑦“我已经把钱给你了,可是如果你们不送,”我不放心地说,“我们又有什么证据呢?”“啊!”她惊叫了一声,眼睛睁得圆突突,仿佛听见一件耸人听闻的罪案,“做这种事,我们是不敢的。”
      ⑧她说“不敢”两字的时候,那种敬畏的神情使我肃然,她所敬畏的是什么呢?是尊贵古老的卖米行业?还是“举头三尺即有神明”?她的脸,十年后的今天,如果再遇到,我未必能辨认,但我每遇见那无所不为的人,就会想起她——为什么其他的人竟无所畏惧呢!
      ⑨有一个夏天,中午,我从街上回来,红砖人行道烫得人鞋底都要烧起来似的。忽然,我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人疲软地靠在一堵墙上,他的眼睛闭着,黝黑的脸曲扭如一截枯根。他也许是中暑了,需要一杯甘洌的冰水;他也许很忧伤,需要一两句鼓励的话。虽然满街的人潮流动,美丽的皮鞋行过美丽的人行道,但是没有人伫足望他一眼。
      ⑩我站了一会儿,想去扶他,但我闺秀式的教育使我不能不有所顾忌,如果他是疯子,如果他的行动冒犯我——于是我扼杀了我的同情,让我自己和别人一样漠然地离去。
      ⑪那个人是谁?我不知道,那天中午他在眩晕中想必也没有看到我,我们只不过是路人。但他的痛苦却占据了我的心,他无助的影子使我陷在长久的自责里。
      ⑫那陌生的脸于我是永远不可弥补的遗憾。
      ⑬对于代数中的行列式,我是一点也记不得了。倒是记得那细瘦矮小、貌不惊人的代数老师。那年7月,当我们赶到联考考场的时候,想不到的是代数老师也在那里,他那苍白而没有表情的脸竟会奔波过两个城市在考场上出现,是颇令人感到意外的。
      ⑭接着,他蹲在泥地上,捡了一块碎石子,为特别愚鲁的我讲起行列式来。我焦急地听着,似乎从来未曾那么心领神会过。泥土的大地可以成为那么美好的纸张,尖锐的利石可以成为那么流利的彩笔。他使我在书本上的朱注之外了解了所谓“君子谋道”的精神。
      ⑮那天,很不幸的,行列式并没有考,而那以后,我再没有碰过代数书,我的最后一节代数课竟是蹲在泥地上上的。我整个的中学教育也是在那无墙无顶的课室里结束的,事隔十多年,才忽然咀嚼出那意义有多美
      ⑯代数老师姓什么?我竟不记得了,我能记得语文老师所填的许多小词,却记不住代数老师的名字,心里总有点内疚。
      ⑰如果我去母校查一下,应该不甚困难,但总觉得那是不必要的,他比许多我记得住姓名的人不是更有价值吗? 
                                                                                                       (选自《张晓风经典散文集》,有删改)

阅读《人是一本书》,完成 下面的题。
        人是一本书
        人是一本书。
        看人如读书。
        人的外表,不就是封面吗?
        人的内心,不就是内容吗?.
        有的人,封面与内容同样高雅;有的人,封面与内容同等粗俗。有的人,封面很不起眼,内容却精彩无比;有的人,外表包装得如金似玉,内心却不堪入目。
        好人自然是一本好书,你打开扉页就有一缕鲜花的芬芳迎面而来。
        坏人自然是一本不好的书,你才揭开封面就能嗅到一股难闻的气味。
        (  )的人像一本散文集,(  )的人是一本抒情诗,(  )的人如同一本幽默辞典,(  )的人仿佛一部科学论著。那些祸国殃民最终遗臭万年的民族败类,不就是一套活生生的反面教材吗?而那些为国为民洒尽一腔热血的志士,又多像一卷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啊!
做人如写书。
        请不要怪母亲没有给你制出漂亮的封面,也不要怪父亲没有给你绘出美丽的插图。你自己这本书,主要还得靠你自己来写——用你的勇气和力量,用你的聪明和才智,用你的心血和汗珠……
        然而,总有一些人把不该删除的真诚删除了,结果自己这本书中没有了纯洁的位置。他们都忘记了:在生命的版面上,应该写下高尚,应该填上纯真,应该刻画奉献,应该描绘进取。
        也许,你写了一生也成不了杰作;也许,你写了一世也成不了名著。但决不能因此而粗制滥造,随便应付,哪怕写出的书无人阅读,也要篇篇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如果有了漂亮的开头,就应该追求完美的结局;如果有了精彩的材料,就应该将它打磨成实在的文章。
        如果人们常常把你亲切地朗读,那就是你无上的光荣;如果人们永世把你深情地背诵,那就是你最大的幸福。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一位名叫“新华”的“红颜知己”

①2011年7月4日,一个名叫“新华”的“红颜”同上百万个同胞姊妹一起,刚刚诞生,便占据了书店最显眼的位置。这个姑娘就是以红色封面亮相的第11版《新华字典》。自1953年起,这个小小的字典家族就在当代史上影响着数亿中国人,从初版首印至今,《新华字典》的总发行量逾4.5亿册。

       ②2011年夏天,时尚的帽子被史无前例地戴在了“新华”姑娘的头上。人们发现,这个平常总是一脸严肃的女孩儿,居然能讲出不少潮语。她将“学历门”的“门”解释为“事件,多指负面的事件”。像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她喜欢在电视里看“服装秀”,偶尔会“晒工资”,也会关注“房奴”和“车奴”。

       ③事实上,半个多世纪以来,《新华字典》始终以各种方式影响着中国人。

       ④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本字典,它并不只是要引领时尚语言的潮流,更要普及科学常识于大众。《新华字典》1965年版和1971年版中,“鹅”被解释为“一种家禽,比鸭子大,颈长,脚有蹼,雄的头部有黄色突起”。后来,一名读者写信向编辑抱怨,由于不知道如何分辨鹅的性别,他在杀鹅前特意查了《新华字典》,于是将“头部有黄色突起”的鹅杀掉。没想到,这只倒霉的鹅居然腹中有卵 。因此,编辑才发现不管雌鹅还是雄鹅,头部都有突起,只是雄鹅突起较大。这一错误在1979年版中得以修正。

       ⑤一个字的新义项想要进入“新华”的世界里,需要经过一段相当漫长的考察期。早在10版出版前,修订第11版的主持人之一的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程荣就注意到了“秀”作为“表演、展示”的新含义,因为担心这些流行词不够稳定,当时她并没有贸然进行修改。直到8年后,“作秀”才算通过考察,正式进入《新华字典》。眼下,已经71岁的词典室前主任韩敬体像年轻人一样熟悉“神马”和“有木有”。但学者们认为,这两个词其实都是年轻人为了图新鲜而使用的错别字,无助于指导语言的规范,所以眼下并不会被收入字典。

       ⑥但人们注意到,“晒”和“奴”等字的新义并没有出现太久,却已经登堂入室。就连常用的“beybey”也真正走进了汉语世界,“拜拜”有了二声读音。“不管这个音译词合理不合理,但是它太常见了。”韩敬体笑着说。

       ⑦有媒体人甚至发出这样的感叹:“无论从发行量、普及量、影响程度还是读者的忠诚度来看,它对中国人的意义都类似于《圣经》之于基督徒。”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①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②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③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④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⑤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沫。

    ⑥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⑦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⑧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

    ⑨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⑩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⑪——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⑫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⑬——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阅读《傅雷家书》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聪,亲爱的孩子。收到九月二十二日晚发的第六信,很高兴。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在第八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我预料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的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