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3月第一次月考试试卷
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加封、尊崇的规格不断提高。从西汉昭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到东晋时皇帝亲自祭奠孔子,再到宋代下诏必须避讳孔子的名字,直到清康熙皇帝对孔子行三跪九拜之礼。这一现象表明( )
A、
皇权独尊观念受到儒学思想的冲击
B、
孔子的思想对古代政治影响巨大
C、
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得到不断强化
D、
皇帝借尊崇孔子来提高个人声望
举一反三
材料:王世贞,明朝一代名臣。他少年有才名,史藉称“生有异禀,书过目,终身不忘”“年十五,咏宝刀诗,师为之避席”。隆庆元年(1567年),王世贞被起用为大名副使。大名风俗,逢婚丧之事,姻族相聚吃喝,“多者匝月不止”。置办一次,“而中人之亏去半矣王世贞到任,定婚丧礼,力求简约。大名府下属州、县十一个,真定府三十多个,但“以军兴论供输,则大名与真定等”,极不平等。经过王世贞力争,“乃不果增”。万历二年(1574年)九月,王世贞以右副都御史抚治邵阳。在任期间他“为纠劾贪讥,咨访将才,刷军政,清屯田,郧遂隐然为重镇此时,张居正当国,王世贞对张居正改革是支持的,“江陵相业,吾始终不谓其非但张居正的骄横跋晨,他又极为反感,“臣道太盛,坤维不宁”。张居正的妻弟导江陵今,王世负“论奏不少贷”。万历十五年(15S7年),王世贞辞官回乡。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钱穆认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源于五经,是人与人、族与族、文与文相接相处的精神,是“天下一家” 的崇高文化理想。传统礼乐教化代替了宗教的功能,但不与宗教相敌对,因此不妨称之为“人文教”。 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
明朝理学家王艮认为“百姓日用即道”。“愚夫愚妇”都“能知能行”,“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凡有异者,皆谓之异端”。这表明王艮的思想( )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从明亡的教训中看清了君主专制的弊端,从先秦民本思想中找到了批判的武器。他们的思想无疑是进步的,但他们终究没有跳出儒教思想的圈子。他们的救世方案和实用学问( )
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这里的“先天不足”是指( )
对于中国历史上的某一机构,史书有这样的记载:“……外国朝贡,特设蒙古、女直(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八馆,后又增设八百、暹罗两馆。其长官为少卿,正四品;下有译字生、通事等。”该机构最有可能是( )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学科试题
河南省2025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历史试题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近代史小题狂练10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近代史小题狂练9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