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则数名学生殴打一名同学的视频被发到网上,视频中,至少有四名女生对一名女生扇巴掌、脚踢达2分钟以上,周围不时传来一阵阵哄笑声。整个视频中,旁边站了不少女生,大家都无动于衷。该视频是一男生笑着拍完全程的。据其中一位女生说,主谋是因为看不惯那位女生的衣着,邀请她们“教训”该女生。

    (材料二)2018年11月2日上午,牵动全国人民的“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原因查明。从公布视频看,一女子与司机激烈争执而后互殴,造成公交车与小轿车相撞,失控坠江,导致15人死亡。反观这件事,为它做一个横切面,我们发现:有人无视规则,有人未尽本职,有人冷眼旁观。生命堪悯,是非需明,央视网特推出系列评论《“公交车坠江事故”三恸》,一恸生命陨落,二恸法度失效,三恸众人冷眼。

    (材料三)有些事情你知道是错的,但是你接到权威的指令,或是朋友邀请你参与,你会怎么办?下图是这一问题的问卷调查统计图。

(1)、请为(材料一)中的新闻拟一则标题。
(2)、请阅读(材料三),对统计图表进行解说。
(3)、班级准备开展一次《拒绝冷漠,传递温暖》的主题班会,请你设计一项活动。要求:写清活动名称、内容及预期效果。

活动名称:

活动内容:

预期效果:

举一反三
初三(1)班举办“君子自强不息”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相关内容,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一:

    身患重疾的张桂梅同志坚守教育报国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扎根贫困地区40多年,立志教育扶贫,建成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让近2000名贫困山区女学生圆梦大学,托举起当地群众决战脱贫攻坚的信心希望。她曾荣获“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标兵”“全国最美乡村教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
材料二: 人民网斯德哥尔摩10月8日电瑞典皇家科学院8日宣布,将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霍普菲尔德和英国裔加拿大科学家杰弗里·欣顿,以表彰他们在使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方面的基础性发现和发明。 瑞典皇家科学院当天发表公报说,今年的两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使用物理学工具,为当今强大的机器学习技术奠定了基础。约翰·霍普菲尔德创建了一种联想记忆方法,可以存储和重构图像或其他类型的数据模式。杰弗里·欣顿发明了一种可以自动发现数中属性的方法,可用于识别图片中的特定元素等任务。 诺贝尔物理学委员会主席埃伦·穆恩斯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两名获奖者利用统计物理的基本概念设计了人工神经网络,构建了机器学习的基础。相关技术已被用于推动多个领域的研究,包括粒子物理、材料科学和天体物理等,也已用于日常生活中的人脸识别和语言翻译等。她同时警告说,机器学习的快速发展也引发了人们对未来的担忧,人类有责任以安全且道德的方式使用这项新技术。
材料三:

 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这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从1968年开始,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务。青蒿素问世44年来,共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未来,屠呦呦希望通过研究,让青蒿素应用于更多地方,为更多人带来福音。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