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百校联盟2020届高考文综历史复习模拟试卷(全国Ⅰ卷)
材料一 明清时期,随着经济中心的进一步南移,江南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其中的重要表现是江南市镇的普遍兴起。……在经济中心的转移过程中,中国的经济社会也开始了依次向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国近世社会始于16世纪。”
——摘编自安涛《从中心到边缘:明清以来朱泾镇经济社会转型》
材料二 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大多分布在城市,尤其是沿海、沿江一带的城市。广大的内地与之相比则远远落后。从1895年至1913年的统计资料看,这18年所建立的549家厂矿企业中,沿海城市占61.35%,内地仅占38.65%,至于西南、西北边疆地区则几乎没有新式企业。
——摘编自陈曼娜、陈伯超《论近代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
材料三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提出了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将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成为城镇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正规经济迅速发展的“加速器”。
——摘编自胡鞍钢、马伟《现代中国经济社会转型》
| 1840年前的构成 | 1840—1911年的构成 | ||||||||
总数 | 同业者 | % | 同乡者 | % | 总数 | 同业者 | % | 同乡者 | % | |
上海 | 21 | 15 | 70 | 6 | 30 | 71 | 69 | 97 | 2 | 3 |
汉口 | 20 | 10 | 50 | 10 | 50 | 71 | 67 | 94 | 4 | 6 |
(说明:表中“同业者”指因同种行业关系组成行会;“同乡者”指因乡谊关系组成的行会)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