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广西北海市北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翛,字翛然,涿州人也。登皇统二年进士第,累迁刑部员外郎。坐请嘱故人奸罪,杖四十,降授泰定军节度副使。四迁大兴府治中,授户部侍郎。世宗谓宰臣曰:“王翛前为外官,闻有刚直名。今闻专务出罪为阴德事多非理从轻又巧幸偷安若果刚直则当忘身以为国履正以无偏何必卖法以徼福耶”寻命赈济密云等三十六县猛安人户 , 冒请粟三万余石,为尚书省奏夺官一阶。上曰:“人多言王翛能官,以朕观之,凡事不肯尽力,直一老奸耳。”

    章宗即位,擢同知大兴府事,迁礼部尚书,兼大理卿。使宋还,会改葬太师广平郡王徒单贞。帝欲用前代故事 , 班剑、鼓吹、羽葆等仪卫。宰臣以贞与弑熙宗诛死,意难之。于是诏下礼官议。

翛言:“晋葬丞相王导,给前后羽葆、鼓吹、武贲、班剑百人。唐以来,大驾卤簿有班剑,其王公以下卤簿并无班剑,兼羽葆非臣下所宜用,国朝葬大臣亦无之。”上怒曰:“典故所无,固可从,然用之亦不过礼。”一日,诏翛及谏议大夫兼礼部侍郎张暐诣殿门,谕之曰:“朝廷之事,汝谏官、礼官即当辨析。且小民言可采,朕尚从之,况卿等乎?自今议事,毋但附合尚书省。”

    明昌二年,改知大兴府事。时僧徒多游贵戚门,翛恶之,乃禁僧午后不得出寺。尝一僧犯禁,皇姑大长公主为请,翛曰:“奉主命,即令出之。”立召僧,杖一百死,京师肃然。后坐故出人罪,复削官解职。明年,特授定海军节度使。谕旨曰:“卿赋性太刚,率意行事,乃自陷于刑。若殿年降叙,念卿入仕久,颇有执持,故特起于罪谪之中,授以见职。且彼岁歉民饥,盗贼多,须用旧人镇抚,庶得安治。勉尽乃心,以图后效。”未几,表乞致仕。上曰:“翛能干者,得力为多。”不许。复申请,从之。泰和七年,卒,年七十五。

(节选自《金史·王翛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闻专务出罪/为阴德事多非理/从轻又巧幸偷安/若果刚直/则当忘身以为国履正/以无偏何/必卖法以徼福耶/ B、今闻专务出罪/为阴德事多非理/从轻又巧幸偷安/若果刚直/则当忘身以为国/履正以无偏/何必卖法以徼福耶/ C、今闻专务出罪为阴德/事多非理从轻/又巧幸偷安/若果刚直/则当忘身以为国/履正以无偏/何必卖法以徼福耶/ D、今闻专务出罪为阴德/事多非理从轻/又巧幸偷安/若果刚直/则当忘身以为国履正/以无偏何/必卖法以徼福耶/
(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凡是考中进士的,便可立即被朝廷授予官职。 B、丞相,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也称“相国”。 C、卤簿,古代帝王驾出时扈从的仪仗队。自汉以后亦用于后妃、太子、王公大臣。 D、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概指官员辞职归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翛随心而为,太过率性。在赈济民户的过程中,他不知满足地多申请了三万多石的粟米,被尚书省参奏而降了一级官阶。 B、王翛处事果断,不惧权贵。有僧人违犯了禁令,他不顾皇上的姑母大长公主的求情,严行禁令,立即召来僧人,杖罚一百,致其死亡。 C、王翛个性刚直,颇有主见。在改葬太师时是否赐予班剑、鼓吹、羽葆等仪仗护卫上,他认为晋、唐朝在埋葬大臣时都没有用,因而太师改葬也不适合用。 D、王翛为人本真,优缺并存。优点让他颇受皇上赏识,累迁官职;缺点让他自陷于刑罚,屡遭贬官去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人多言王翛能官,以朕观之,凡事不肯尽力,直一老奸耳。

②使宋还,会改葬太师广平郡王徒单贞。帝欲用前代故事。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归旸彦温,汴梁人。将生,其母杨氏梦朝日出东山上,有轻云来掩之,故名旸。学无师传,而精敏过人。登至顺元年进士第,授同知颍州事,锄奸击强,人不敢以年少易之。山东盐司遣奏差至颍恃势为不法旸执以下狱时州县奉盐司甚谨颐指气使辄奔走之旸独不为屈

    至元五年十一月,杞县人范孟谋不轨,诈为诏使,至河南省中,杀平章月鲁帖木儿、左丞劫烈、廉访使完者不花、总管撒里麻,召官属及去位者,署而用之,以段辅为左丞,使旸北守黄河口。旸力拒不从,贼怒,系于狱,众叵测所为,旸无惧色。已而贼败,污贼者皆获罪,旸独免。明年,转国子博士 , 拜监察御史,及入谢,台臣奏曰:“此即河南抗贼者也。”帝曰:“好事卿宜数为之。”赐以上尊。已而辞官归,养亲汴上,亲既殁,家食久之。

    至正五年,除佥河南廉访司事,行部西京,以法绳赵王府官属之贪暴者,王三遣使请,不为动。宣宁县有杀人者,蔓引数十人,一谳得其情,尽释之。沁州民郭仲玉,为人所杀,有司以蒲察山儿当之,旸察其诬,踪迹得其杀人者 , 山儿遂不死。

    八年,升左司员外郎。九年正月,转河西廉访使,未上,改礼部尚书。会开端本堂,皇太子就学,召旸为赞善。旸言:“师傅当与皇太子东西相向授书,其属亦以次列坐,虚其中座,以待至尊临幸,不然,则师道不立矣。”时众言人人殊,卒从旸议。

    十二年,除刑部尚书,十七年,授集贤学士,兼国子祭酒。明年,乞骸骨 , 侨居弘州。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三。

(选自《元史·列传第七十三》,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折可适字遵正,府州人。未冠有勇,驰射不习而能。鄜延郭逵见之,叹曰:“真将种也。”荐试廷中,补殿侍。从种谔出塞,遇敌马以少年易之,可适索与斗,斩其首,取马而还,益知名。米脂之役,与夏人战三角岭,得级多。兵久不得食,千人成聚,籍籍于军门,或欲掩杀以为功,可适曰:“此以饥而逃耳,非叛也。”单马出诘之曰:“尔辈何至是,不为父母妻子念而甘心为异域鬼耶?”皆回面声喏,流涕谢再生,各遣归。羌、夏人十万入寇,可适先得其守烽卒姓名,诈为首领行视,呼出尽斩之,烽不传,因卷甲疾趋,大破之。论前后功,至成州团练使。渭帅章楶合熙、秦、庆三道兵筑好水川,命总管王文振统之,而可适为副。熙州兵千人失道尽死,文振归罪于可适,楶即下之吏,宰相章惇欲按军法,哲宗不许,犹削十三官而罢。嵬名阿埋、昧勒都逋,皆夏人桀黠用事者,诏可适密图之。会二酋以畜牧为名会境上,可适谍知之,遣兵夜往袭,并俘其族属三千人。迁可适东上阁门使,真拜和州防御使。帅钟传行边为敌所隔以轻骑拔之得归传议取灵武环庆亦请出师命可适将万骑往即薄灵州川夏人扶老挟稚,中夜入州城,明日俘获甚夥,而庆兵不至,乃引还。诏使入觐 , 帝以传策访焉,对曰:“得之易,守之难,当先侵弱其地,待吾藩篱既固,然后可图。”帝曰:“卿言是也。”进步军都虞候。俄知卫州。转运使请于平夏、通峡、镇戎、西安四寨分筑场圃,置刍粟五百万,可适以费大难之,又欲借车牛以运,及致十万斛于熙河,皆戾其意,乃中以疑谤,召为佑神观使。明年,复以为渭州,数月而卒,年六十一。

(选自《宋史·折可适传》,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邓皇后讳绥,太傅禹之孙也。父训,护羌校尉;母阴氏,光烈皇后从弟女也。后年五岁,太傅夫人爱之,自为剪发。夫人年高目冥,误伤后额,忍痛不言。左右见者怪而问之,后曰:“非不痛也,太夫人哀怜为断发,难伤老人意,故忍之耳。”六岁能史书,十二通《诗》《论语》。诸兄每读经传,辄下意难问。志在典籍,不问居家之事。母常非之,曰:“汝不习女工以供衣服,乃更务学,宁当举博士邪?“后重违母言,昼修妇业,暮诵经典,家人号曰“诸生”。父训异之,事无大小,辄与详议。永元七年,后与诸家子俱选入宫,入掖庭为贵人 , 时年十六。恭肃小心,动有法度,和帝深嘉爱焉。及后有疾,特令后母兄弟入视医药,不限以日数。后言于帝曰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上下交损诚不愿也。帝曰:“人皆以数入为荣,贵人反以为忧,深自抑损,诚难及也。”帝每欲官爵邓氏,后辄哀请谦让,故兄骘(zhì)终帝世不过虎贲中郎将。元兴元年,帝。殇帝生始百日,后乃迎立之。尊后为皇太后,太后临朝。是时新遭大忧,法禁未设。宫中亡大珠一箧,太后念,欲考问,必有不辜。乃亲阅宫人,观察颜色,即时首服。左右莫不叹服,以为圣明。及殇帝崩,太后定策迎安帝,犹临朝政,以连遭大忧,百姓苦役,殇帝殉器及诸丧礼,事事减约,十分居一。自太后临朝,水旱十载,四夷外侵,盗贼内起。每闻人饥,或达旦不寐,而躬自减彻,以救灾厄,故天下复平,岁还丰穰。

(选自《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有删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端木赐,卫人,子贡。田常欲作乱于 , 惮高、国、鲍、晏,故移其兵欲以伐鲁。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子路请出,孔子止之。子张、子石请行,孔子弗许。子贡请行,孔子许之。

    遂行,至齐,说田常曰:“君之伐鲁过矣。夫鲁,难伐之国。君不如伐吴。”田常忿然作色曰:“子之所难,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难。而以教常,何也?”子贡曰:“臣闻之,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今君忧在内。吾闻君三封而三不成者,大臣有不听者也。今君破鲁以广齐,战胜以骄主,破国以尊臣,而君之功不与焉,则交日疏于主。故曰不如伐吴。伐吴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内空,是君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孤主制齐者唯君也。”田常曰:“善。虽然,吾兵业已加鲁矣,去而之吴,大臣疑我,奈何?”子贡曰:“君按兵无伐,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田常许之,使子贡南见吴王。

    说曰:“臣闻之,王者不绝世,霸者无强敌,千之重加铢两而移。今以万乘之齐而私千乘之鲁,与吴争强,窃为王危之。且夫救鲁,显名也;伐齐,大利也。以抚泗上诸侯,诛暴齐以服强晋,利莫大焉。名存亡鲁,实困强齐。智者不疑也。”吴王曰:“善虽然吾尝与越战栖之会稽越王苦身养士有报我心子待我伐越而听子。”子贡曰:“越之劲不过鲁,吴之强不过齐,王置齐而伐越,则齐已平鲁矣。且王方以存亡继绝为名,夫伐小越而畏强齐,非勇也。夫勇者不避难,仁者不穷约,智者不失时,王者不绝世,以立其义。今存越示诸侯以仁,救鲁伐齐,威加晋国,诸侯必相率而朝吴,霸业成矣。且王必恶越,臣请东见越王,令出兵以从,此实空越,名从诸侯以伐也。”吴王大说,乃使子贡之越。

(节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郦范,字世则,范阳涿鹿人。父嵩,世祖时给事东宫。高宗践阼,追录先朝旧勋 , 加宁远将军。以治礼郎奉迁世祖、恭宗神主于太庙,进爵为子。

征南大将军慕容白曜南征,范为左司马。师次无盐,戍主申纂凭城拒守。识者佥以攻具未周,深入敌境,无宜淹留,不去攻守,谓方城可凭,内整戎旅,密厉将士,可一攻而克之。”白曜曰;“司马之策是也。”遂潜军伪退,旦便腾城,崇朝而克。白曜将尽以其人为军实。范曰:“齐四履之地,不远为经略,恐未可定也。今皇威始被民未沾泽连城有怀贰之将比邑有拒守之夫。宜先信义,示之轨物,然后民心可怀,白曜将攻之。范曰:“肥城虽小,攻则淹日,失之有损威势。且见无盐之卒,死者涂炭,足为鉴矣。若飞书告喻,可不攻自伏,亦当逃散。”白曜乃以书晓之,肥城果溃。白曜目范于众曰:“此行也,得卿,三齐不足定矣。”

军达升城,青州刺史沈文秀遣张元孙奉笺归款,请军接援。白曜将遣偏师赴之。范曰:“桑梓之恋,有怀同德。文秀家在江南,青土无坟栢之累。拥众数万,强则据战,势屈则走。师未逼之,竟何所畏,已求援军?且观其使,词烦而颜愧,视下而志怯,诱我也。若不远图,惧亏军势。未若先守历城,平盘阳,克乐陵,然后扬旌直进壶浆路左以迎明公者哉!”白曜乃止。遂表范为青州刺史以抚新民。还朝,年六十二,卒于京师,曰穆。

(《魏书》列传第三十,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