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困难

浙江省衢州市乐成寄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郦范,字世则,范阳涿鹿人。父嵩,世祖时给事东宫。高宗践阼,追录先朝旧勋 , 加宁远将军。以治礼郎奉迁世祖、恭宗神主于太庙,进爵为子。

征南大将军慕容白曜南征,范为左司马。师次无盐,戍主申纂凭城拒守。识者佥以攻具未周,深入敌境,无宜淹留,不去攻守,谓方城可凭,内整戎旅,密厉将士,可一攻而克之。”白曜曰;“司马之策是也。”遂潜军伪退,旦便腾城,崇朝而克。白曜将尽以其人为军实。范曰:“齐四履之地,不远为经略,恐未可定也。今皇威始被民未沾泽连城有怀贰之将比邑有拒守之夫。宜先信义,示之轨物,然后民心可怀,白曜将攻之。范曰:“肥城虽小,攻则淹日,失之有损威势。且见无盐之卒,死者涂炭,足为鉴矣。若飞书告喻,可不攻自伏,亦当逃散。”白曜乃以书晓之,肥城果溃。白曜目范于众曰:“此行也,得卿,三齐不足定矣。”

军达升城,青州刺史沈文秀遣张元孙奉笺归款,请军接援。白曜将遣偏师赴之。范曰:“桑梓之恋,有怀同德。文秀家在江南,青土无坟栢之累。拥众数万,强则据战,势屈则走。师未逼之,竟何所畏,已求援军?且观其使,词烦而颜愧,视下而志怯,诱我也。若不远图,惧亏军势。未若先守历城,平盘阳,克乐陵,然后扬旌直进壶浆路左以迎明公者哉!”白曜乃止。遂表范为青州刺史以抚新民。还朝,年六十二,卒于京师,曰穆。

(《魏书》列传第三十,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皇威始被/民未沾泽连城/有怀贰之将/比邑有拒守之夫 B、今皇威始被/民未沾泽/连城有怀贰之将比/邑有拒守之夫 C、今皇威始被/民未沾泽/连城有怀贰之将/比邑有拒守之夫 D、今皇威始被/民未沾泽连城/有怀贰之将比/邑有拒守之夫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男,爵位,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我国古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 B、桑梓,古人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后以“桑梓”借指故乡。 C、壶浆,即箪食壶浆,意指用箪装着饭食,与“箪食瓢饮”同义,常用为犒师拥军的典故。 D、谥,是封建时代,一个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给予的称号。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评定授予。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郦范随慕容白曜出征,他不迎合主帅,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慕容白曜分别夺取了无盐、肥城、升城。 B、在攻克无盐城后,慕容白曜想把俘虏来的敌军士兵发配至远方,郦范却主张应该从长远考虑 C、在攻占肥城的时候,郦范认为肥城可能会吸取无盐城失守的教训,拼死抵抗 D、在攻打升城的时候,敌人假装归顺,被郦范及时识破,先攻打其他城池,从气势上征服升城的敌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白曜目范于众曰:“此行也,得卿,三齐不足定矣。”

②且观其使,词烦而颜愧,视下而志怯,诱我也。

(5)、慕容白曜是如何攻克无盐城的?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说明。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须臾,梁瞬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候、司马。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众乃皆伏。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甲】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节选自苏轼《赤壁赋》)

【乙】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节选自苏轼《后赤壁赋》)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