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甲】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①胡贼攻郡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③,子令吾去,败义④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⑤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⑥而还,一郡并获全。            

                                                                                                                                    (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注解】:①值:适逢。②郡:指城。③相视:看望你。④败义:毁坏道义。⑤一:整个。 ⑥班军:调回出外打仗的军队。

(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
①语时不悲                          ②子敬好琴                         ③王子猷、子敬俱病                                   ④贼至                            

(2)、与“我辈无义人”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欲辱 B、得无楚水使民善盗耶 C、婴闻 D、不忍委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②友人有疾,不忍委之。    

(4)、【甲】文与【乙】在主题上有何异同之处?

举一反三
学习小组向古人汲取“选择”的智慧,搜集以下材料,对此展开讨论。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孟子·告子上》)

【乙】

李时珍,字东壁,以医为业。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窥,善医,即以医自居。楚王闻之,聘为奉祠,掌良医所[1]事。世子暴厥,立活之。荐于朝,授太医院判。一岁告归,著《本草纲目》。

年七十六,为遗表[2]授其子建元。其略曰:“臣幼苦赢疾,惟耽典籍,奋切编摩,纂述诸家。伏念本草一书关系颇重谬误实多 , 窃加订正,岁历三十,功始成就。”

赞曰:李公纷纷[3]乐道遗荣,下学上达,良师古人

(选自《白茅堂集》,有删减)

注释:[1]良医所:官署名。后“太医院”同。

[2]遗表:臣子生前写好死后呈给皇帝的报告。

[3]纷纷:这里指李时珍一生忙碌于医学。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