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道题。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
商鞅治秦
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耳。(《战国策》)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人不独亲其(以……为亲) B、是故谋闭而不(发生) C、卫鞅魏入秦(灭亡) D、之后(一周年)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

A、大道之行也无丝竹之乱耳 B、货恶其弃于地也封之于商 C、特以强服之耳能以径寸之木 D、孝公以为相不足为外人道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②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

(4)、商鞅治秦,道不拾遗,民不妄取,是否已经实现了大同的社会理想?为什么?

举一反三
【古韵品成长】

材料一:

睢阳学舍书怀

宋•范仲淹

白云无赖帝乡遥,汉苑谁人奏洞箫。

多难未应歌凤鸟 , 薄才犹可赋鹪鹩

瓢思颜子心还乐,琴遇钟君恨即销。

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

【注】①此诗是作者年轻求学时所作。②歌凤鸟:楚狂接舆曾以凤凰作歌劝孔子避世。③赋鹪鹩:晋代张华初未知名,著《鹪鹩赋》以自寄,被阮籍叹为“王佐之才”。④化用西晋诗人左思《咏史》中的诗句:“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该诗表达了怀才不遇的苦闷之情。

材料二:

彼希声之凤皇,亦见讥于楚狂;披不世之麒麟,亦见伤于鲁人。凤岂以讥而不灵,麟岂以伤而不仁?故割而可卷 , 孰为神兵;焚而可变,敦为英琼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范仲淹(灵乌赋)

【注】①割而可卷:切割东西就会卷刃的刀剑。②英琼:指宝石

材料三:

范文正公微时,尝诣灵祠求祷,曰:“他时得位相乎?”不许。复祷之曰:“不 , 愿为良医。”亦不许。既而叹曰:“夫不能利泽生民,非大丈夫平生之志。”

吴曾《能改斋漫录》

材料四:

公以进士解褐,为广德军司理,日抱具狱 , 与太守争是非。守或怒之,公不为屈,归必记其往复论,编之语于屏上。比去,至字无所容,贫止一马,鬻马徒步而归。

公服中,言朝政得失及民间利病,凡万余言,王曾见而伟之。时晏殊亦在京师,荐一人为馆职,曾谓殊曰:“公知范仲淹,舍不荐,而荐斯人乎?已为公置不行,宜更荐仲淹也。”殊从之,遂除馆职。顷之,冬至立仗,礼官定议,欲章献太后,请天子帅百官献寿于庭,仲淹奏以为不可。晏殊大惧,召仲淹,怒责之,以为狂。仲淹正色抗言曰:“仲淹受明公误知,常惧不称,不知己羞,不意今日更以正论得罪于门下也。”殊惭无以应。

公在杭州,子弟以公有退志,乘间请治第洛阳,树园圃,以为逸老之地。公曰: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乎居室哉。吾今年逾六十生且无几乃谋树第治圃顾何时而居乎

——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注】①具狱:已经结案的案件。 ②第:住宅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