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问题。
                                                                                                 父亲的三句箴言
        ①父亲是位农民。他幼年失怙,家中贫穷,没有上过学,因而目不识丁。幸亏,“生活是本无字书,”他从生活中汲取了诸多人生经验和生活智慧,令我至今记忆犹新。
       ②30多年前的一个冬夜,父亲有事出门,母亲睡在牛屋里看牛。半夜里,窃贼把牛屋的后墙掏出一个大洞,偷走了牛。那时,牛是农家的“半边天”,耕地打场都指望着它。这下“半边天”塌了,母亲自责得吃不下饭。父亲回来,不但没怪她一句,反而微微一笑安慰她说:“不要气。大风刮走鸭蛋壳,财帛去了人安乐。”后来,父亲借钱又买了一头小牛。
       ③曾经,我家和二叔家共住一处老宅子。后来分家时,应一人一半,但二叔蛮不讲理地霸占了大半。父亲不和他争,母亲责怪他窝囊,他却淡淡一笑:“不要争。争名夺利是枉然,临死两手攥空拳。”过了几年,二叔因为和他儿媳妇争一点儿菜地,气出了脑溢血,匆匆离世。
       ④那年,父亲从集市上买回一棵核桃树栽在院子里,栽好之后摸着我的脑袋说:“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栽上就卖钱。等着这棵核桃树给你结核桃吃吧。”可是,我在树下眼巴巴地盼望了好几年,却仍然一个核桃也没结。听人说,核桃树有公母之分,母的结果,公的不结果。年年失望惹得我一肚子怒火,我拿着一把锯子对父亲说:“这棵核桃树是公的吧?还不如锯掉算了!”父亲拿过我手中的锯子,呵呵一笑:“不要急。天地从容,万物从容。”
       ⑤我只好耐着性子又等了一年,它终于结出许多青青圆圆的核桃。秋天,核桃成熟了,敲破果壳,吃着清香的核桃仁,我想父亲的话是对的。天地从容,万物从容,人也要从容。
      ⑥如今,闲暇时,我爱细细品味父亲的这三句箴言。“不要气”,他教我做一个豁达乐观的人;“不要争”,他教我做一个宽容厚道的人;“不要急”,他教我做一个镇定从容的人。这三句箴言,虽然简短,却意义深远,每一次品味都促我反躬自省,让我受益匪浅。

(1)、联系全文,概括文章讲了关于父亲的三件事情。

(2)、说说下面加线字的表达效果:
①父亲不和他争,母亲责怪他窝囊,他却淡淡一笑。
②可是,我在树下眼巴巴地盼望了好几年,却仍然一个核桃也没结。

(3)、文中第一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

(5)、生活中,父辈们留给了我们许多宝贵的财富,可能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语,可能是一个包含期望的眼神,也有可能是一件意义非凡的物品。结合你的生活实践,说说生活中,你的父母给你了什么样的“宝贵财富”,让你获益良多!不少于80字。

举一反三
阅读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东邻的竹和西邻的壁

(台湾)张晓风

    ①午夜,我去后廊收衣。

    ②如同农人收他的稻子,如同渔人收他的网,我收衣服的时候,也是喜悦的。衣服溢出日晒后干爽的清香,使我觉得,明天,或后天,会有一个爽净的我,被填入这些爽净的衣衫中。

    ③忽然,我看到西邻高约十五公尺的整面墙壁上有一幅画。不,不是画,是一幅投影。我不禁咋舌,真是一幅大立轴啊!

    ④我四下望了望,明白这幅投影画是怎么造成的了。原来我的东邻最近大兴土木,为自己在后院造了一片景致。他铺了一片白色鹅卵石,种上一排翠竹,晚上,还开了强光投射灯,经灯一照,那些翠竹便把自己“影印”到那面大墙上。

    ⑤我为这意外的美丽画面而惊喜呆立,手里还抱着由于白昼的恩赐而晒干的衣服,眼中却望着深夜灯光所幻化的奇景。

    ⑥我绝少午夜收衣服,所以从来没有看到这种娟娟竹影投向大壁的景致,今晚得见,也算奇缘一场。

    ⑦此刻,头上是台北上空有限的没有被光害完全掐死的星光,身旁又有奇诞如神话的竹影,我忽然充满感谢。想我半生的好事好像都是如此发生的:东邻种了一丛竹,西邻造了一堵壁,我却是站在中间的运气特别好的那一位,我看见了东园修竹投向西家壁面的奇景。对,所有的好事全都如此发生 , 例如有人写了《红楼梦》,有人印了《红楼梦》,有人研究了红学,而我站在中间,左顾右盼,大快之余不免叫人来一起瞧瞧,就这样,竟可以被叫做教授。又例如人家上帝造了好山好水,又铺了好桥好路,我来到这大块文章之前,喟然一叹,竟因而被人称为作家……

    ⑧东邻种竹,但他看到的是落地窗外的竹,而未必见竹影。西邻有壁,但他们生活在壁内,当然也见不到壁上竹影。我既无竹也无壁,却是奇景的目击者和见证人。

    ⑨是啊,我想,世上所有的好事都是如此发生的……

(选自《张晓风散文精选》,有改动)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小题。

    材料一:

    运动饮料真的可以补充身体流失的养分吗?健身之后都需要喝运动饮料吗?

    根据运动时生理消耗的特点而配制的运动饮料,能针对性地补充运动时丢失的营养,有利于保持、提高运动能力,加速消除运动疲劳。

    运动饮料是专门为运动或从事体力活动的人群设计的,它能被人体迅速吸收,从而为运动后的机体及时补充水分、电解质和能量。与普通饮料相比,运动饮料除了能够补充水分,还能补充钠、钾等矿物质。此外,运动饮料中除了有精制糖之外,还加入了低聚糖这一类水溶性膳食纤维(如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等),从而能够延缓糖的吸收,帮助维持血糖水平稳定。

    运动时会大量出汗,汗液中含有很多离子成分,此时再喝白开水便起不到良好的补充效果。由于出汗后电解质会有一定的损失,此时除可饮用矿泉水外,运动后还可补充含糖及电解质(钠、钾)的运动饮料,可以维持一定的血糖浓度,延缓疲劳发生,从而保证健身者的身体健康。

    人们该如何选购运动饮料呢?新华网给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含糖量应在3~8g/100ml之内;二是看电解质,钠的含量范围为50~1200mg/L,钾的含量为50~250mg/L;三是看是否含有碳酸,碳酸很容易造成腹胀、打嗝,会提高呼吸频率,不利于运动后的恢复。

    材料二:

    国家高级公共营养师李园园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对于普通人而言,运动饮料并不是健康的日常饮品;而对于健身爱好者、专业运动员、户外运动者等,运动饮料便如雪中送炭一般必要。只要运动时间超过1小时,或在高温、高湿、高海拔等特殊环境下运动超过半个小时,就需要补充运动饮料。

    但是,如果不是在运动过程中或运动强度较大的情况下,盲目补充运动饮料反而会有不良的影响。运动饮料中的糖会导致能量摄入增加,过度的摄入会增加肥胖的可能,其中的钠盐会增加机体负担,造成心脏负荷过大、血压升高等不利影响。运动饮料的选择要根据运动强度、运动环境以及自我疲劳程度来定,不要盲目补充运动饮料。如果是低强度或短时间的运动,普通补液就可满足需要,不需要专门的运动饮料。

    材料三:

运动饮料营养成分及含量

营养成分

含量(mg/kg)

营养成分

含量(mg/kg)

营养成分

含量(mg/kg)

抗坏血酸

≤120

硫胺素及其衍生物

3~5

核黄素及其衍生物

2~4

200~1000

100~300

40~200

20~100

5~10

5~10

食品添加剂

符合GB2760的规定,其中苯甲酸不得超过0.1g/kg,糖精钠不得超过0.08g/kg,甜蜜素不得超过0.1g/kg,如果同时使用糖精钠和甜蜜素,二者总量不得超过0.1g/kg。不得添加国际奥委会禁用的药物。

运动饮料污染物及有害物质的限量

污染物

限量

污染物

限量

污染物

限量

mg/kg≤0.2

mg/kg≤0.3

mg/kg≤5

mg/kg≤150

氰化物

mg/kg≤0.05

啡因

g/kg≤0.15

碳酸饮料类应符合GB10792的规定。

    其他饮料类应符合GB2759的规定。

    经杀菌的利乐软包装和金属罐装运动饮料应符合商业无菌要求。

    所在运动饮料必须按GB7718和GB13432的规定标明:产品名称、产品类型、净含量、配料表、各种营养素含量、制造者或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产品标准号、生产日期、保质期或保存期。必要时还应标明日饮用量及产品说明。低热量运动饮料应标明热量。

(摘自运动饮料国家标准  GB15266-94)

    材料四:

    罗素兮报名参加了某地举行的半程马拉松比赛。赛前他做了充分准备,买了某品牌运动饮料。饮料标签标注的营养成分及含量为:抗坏血酸mg/kg≤200,硫胺素及其衍生物2mg/kg,核黄素及其衍生物0.3mg/kg,钠800mg/kg,钾120mg/kg,钙120mg/kg,镁98mg/kg,铁7mg/kg,锌8mg/kg。饮料标签标注的污染物限量为:砷mg/kg≤1,铅mg/kg≤0.2,铜mg/kg≤3,锡mg/kg≤130,氰化物mg/kg≤0.04,咖啡因g/kg≤2.1。

以《露西》为例,发现书信在小说中的作用。

露西

【美】杜鲁门·卡波特      伏波  译

①露西是我妈妈热爱南方烹饪的产物。那时我在南方消夏,妈妈写信给姑妈,让她找一个真正会做饭又愿意来纽约的黑人女子。

②掘地三尺,她们找到了露西。她深褐色的皮肤比大多数黑人浅一些,容貌也更精致。她曾是黑人儿童学校的老师,但她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天分,不是通过读书习得,而是作为大地的孩子,对一切生命都怀着深深的理解和同情。

       ③于是我们雇佣了露西。那个九月的清晨,当她从宾夕法尼亚火车站下车时,你能看到她眼中的骄傲与欢欣。她告诉我,她这一生都想去北方,就像她说的,“像一个人一样生活”。那个清晨,她觉得她永远也不想再见识偏执而残酷的种族隔离了

④那时我们住在河滨大道的一间公寓里。透过前窗,哈德逊河及耸入天际的帕利塞兹峭壁尽收眼底。清晨,这座峭壁像足迎接黎明的使者;而到了日落时分,河水染上深深浅浅的绯红,峭壁闪烁着万丈企光,仿佛屹立着的远古哨兵。

⑤日落时分,露西有时会坐在公寓的窗前,满含柔情地注视着这座全世界最伟大的都市里白昼消逝的壮观景象。

⑥“嗯,嗯,”她会说,“如果妈妈和乔治能来看看就好了。”起初,她喜欢明亮的灯光和一切声响。几乎每个星期六,她都会带我去百老汇,奔赴一场场戏剧的纵情狂欢。

⑦我和露西经常做伴。有时下午放学后,她会辅导我做数学作业。她读过很多诗,但她完全不懂诗,只是喜欢念这些词,偶尔也喜欢其中隐藏的情感。正是在听她读诗时,我第一次意识到她是多么想家。当她读南方主题的诗时,她读得很美,还带着一种独特的悲悯。她声音轻柔,温柔而怜悯地吟诵着诗句,如果我抬眼足够快,就会捕捉到她那双优美的黑眸中闪过的一抹泪光,如果我指出这点来,她就会大笑着耸耸肩。

⑧“这诗太美了,是吧?”

⑨露西工作时,总会一边干活,一边轻柔地唱着蓝调音乐。我喜欢听她唱歌。有一次我们去看艾索·华特丝的演出,之后她接连几天都在房里四处转悠,模仿着艾常,最后她宣布要参加一场业余比赛。我永远忘不了那场比赛,她拿了亚军,我手掌都拍红了。她唱着“多可爱,多可口,多可喜”,直到现在我还记得歌词,我们排练了那么多次,她生怕自己会忘词。当她登台表演时,她的嗓音颤抖得恰到好处,听起来正像是艾索华特丝。

⑩可是露西最终还是放弃了她的音乐事业,因为她认识了德罗。他是楼里的一名地下室工人,两人比蜜糖还要甜。这时露西刚来纽约五个月,严格意义上讲她还很青涩。德罗就圆滑多了,穿着浮夸俗丽。我很不开心,因为我再也没有去看过演出了。

⑪后来,露西也不喜欢德罗了,她比之前任何时候都更孤单了。有时她的信摊开放着,我看到:

亲爱的露西:

你爸病了,整天躺在床上。他跟你问好。俺们猜你在那儿没时间跟俺们聊天。你弟乔治去了彭萨克拉,在那儿的制瓶厂上班。给你俺们全部的爱。

妈妈

⑫有时候,在深夜,(A)我能听到她在自己的屋子里轻声哭泣,那时我便明白,她要回家了。纽约不过是一片浩瀚的孤独。哈德逊河一直都在汩汩低语着“亚拉巴马河”。是的,亚拉巴马河裹挟着它的所有红色泥沙,伴着汇入的沼泽细流,从高处流向堤岸。

⑬那些明亮的光一一几盏在黑暗中闪烁的灯笼,回荡着尖厉汽笛声的夜间火车。坚硬的水泥,但光冰冷的钢,烟雾、滑稽戏,阴湿地下通道中地铁的闷响。哐当,哐当——柔软的青草——还有烈日,热,热极了,却如此抚慰人心,赤裸的双足,淌过细沙的冰凉溪水,光滑如肥皂的软质鹅卵石。

⑭这个城市容不下大地的孩子,妈妈在召唤我回家。

⑮(B)是的,我知道她要走了,所以当她告诉我她要离开时,我并不惊讶。我的嘴巴张开又合上,我感到眼里泛起泪水,心里空落落的。

⑯她是在五月离开的,那是个温暖的夜晚,城市上方是一片红色的天空。我送给她一盒糖果,全都是樱桃夹心巧克力(那是她最喜欢的)。爸妈开车送她去公共汽车站。当他们离开公寓时,我跑到窗前,探出窗台外,一直看着他们出来,钻进汽车,车子缓慢而优雅地驶出了我的视野。

⑰(C)我已经能听到她在说:噢,妈妈,纽约太棒了,那么多人,我还亲眼见到了电影明星,噢,妈妈!”

(选自《世界开始的地方》,有删节)

【注释】①黑人在美国受到严重歧视,和对而言,当时美国北方对黑人要温和一些,②艾索·华特丝:首位在百老汇演出的黑人女歌手。③至拉巴马河:流经美国东南部亚拉巴马州的大河,由北向南注入墨西哥湾。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母爱浓浓柿子香

①晚秋时分,我回到家乡看望年老的父母,正赶上柿子成熟。母亲知道我爱吃柿子,见我风尘仆仆地归来,就挎上小筐,到园里摘柿子。

②园子不大,但柿子树却整整种了六棵,在整个园子里很显眼。母亲说,娘知道你们都爱吃柿子,所以就和你爸多种了几棵,预备你们回来好好吃。

③抬眼望去,柿子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柿子,点缀在碧绿的叶子中间,恍惚之中灿若星辰。我伸出手摘下一个,草草地擦了擦,送入口中,甜甜的,很是爽口。望着母亲摘柿子的身影,我受到极大的触动,顷刻就将自己记忆的闸门打开,悠悠童年里的一切鲜活情景都展现在了眼前。

④我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那时物质相对匮乏,苹果、鸭梨这些看似普通的水果还很少见。称得上水果的东西,恐怕只有园子里的柿子。那时的陕西老家,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小菜园,园子里有茄子、辣椒、黄瓜等,但最显眼的还是柿子。

⑤童年时期柿子树仅有一棵,但那有限的一点柿子却是赖以成长的好东西,如今想来,它是那么的弥足珍贵。

⑥记得母亲曾用一只筐装柿子,挂于高高的房梁之上,清香四溢,充满了诱惑。但我们只有眼馋的份,却够不着,这只筐子高高在上,只有父母能够掌控。母亲的用意非常明确,她教我们五个孩子查数,谁查得好,查得多,谁就能得到奖励。奖品当然就是一枚好吃的柿子了。

⑦她教我们读书认字,用她那本四角号码字典,教我们字的读音和笔画。为了吃柿子,我们哥几个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努力学习,争取最先吃到装在筐子里的柿子。就在这样的激励下,我们在未入学时就学着查数、认字,学习速度各个精进,还没上学,就已经认识了不少字,甚至可以磕磕绊绊地读报纸了。

⑧柿子是我童年时期最为喜欢的果品。它营养丰富,含有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它甜腻可口,摆在面前就有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冬季吃冻柿,那更是别有一番味道的。

⑨其实,柿子用途并不单一,除供鲜食外,母亲还制成柿饼、柿干、柿汁蜜、柿叶茶、柿醋、柿脯等,偶尔也加工成糕点和风味小吃。母亲总像变戏法一样,花样翻新,让我们健健康康地度过了那段有些艰难的岁月。

⑩相比之下,邻居家的孩子就没有我们幸运,很难吃到柿子。但是,父母很好心,总是拿出自家院子里产的果蔬接济大家。村里像我一般大的孩子,都吃过我家的柿子,这曾让我一度引以为豪!

⑪而今,立于自家的园中,望着母亲采摘柿子忙碌的背影,翻检起童年的记忆,虽然过去好多年了,但却历历在目,每每回忆起来,还是觉得童年的一切是那么温馨难忘。

⑫岁月倏忽而逝,柿子陪伴了我的整个童年。如今,我已迈入中年的门槛。柿子还是那个柿子,我却依然百吃不厌,视若珍宝。母亲为了让我吃到新鲜的、没有农药的柿子,总是不顾劳累,在园子里忙忙碌碌。柿子刚刚成熟,她就忙不迭地通过客车或委托城里亲朋给我捎柿子。

⑬我感恩于母亲,是她让我拥有了一个美好的童年,给我很多关爱,在我步入中年的时候还能让我一饱口福,圆我未了的柿子情缘,丰满充实我的人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敬悼朱佩弦先生

朱光潜

①在文艺界的朋友中,我认识最早而且得益也最多的要算佩弦先生。那还是1924年夏季,中国公学因江浙战争停顿,我在上海闲着,夏丏尊先生邀我到春晖中学去教英文。当时佩弦先生正在那里教中文。学校范围不大,大家朝夕相处,宛如一家人。

②1925年,佩弦先生到清华大学应聘任教,我出国读书。后来他由清华休假到欧洲去,我还在英国没有归来,在英国彼此又有一个短时期的往还。那时候,我的《文艺心理学》和《谈美》的初稿都已写成,他在旅途中替我仔细看过原稿,指示我一些意见,并且还替我做了两篇序。

③我对于佩弦先生始终当作一位良师益友信赖。这不是偶然的。在我的学文艺的朋友中,他是和我相知最深的一位,我的研究范围和他的也很相近,而且他是那样可信赖的一位朋友,请他看稿子他必仔细看,请他批评他也必切切实实地批评。

④1933年,我回国任教北京大学,他约我在清华讲了一年《文艺心理学》,此后过从的机会就更多。在北平的文艺界朋友们常聚会讨论,有他就必有我。

⑤抗战中我住在四川,佩弦先生虽是常住昆明,但因为家眷在川,到四川去的回数很多。乱离中相见,彼此都已大不如前。他本来是一位温恭和蔼的人,生气不算蓬勃,近来和他对面,有如对着深秋,令人起萧索之感。他多年来贫病交加,见着朋友却从来不为贫病诉苦,他有哲人的坚忍。但是贫与病显然累了他,我常感觉到他仿佛受了一种重压,压得不能自由伸展。

⑥读过《背影》那一类文章的人们,都会知道佩弦先生富于至性深情,可是这至性深情背后也隐藏着一种深沉的忧郁。他的面孔老是那样温和而镇定,从来不打一个阿呵笑,叹息也是低微的。他的脸部筋肉通常是微微下沉,偶一兴奋时便微微向上提起,不多时就放下。平正严肃是他的本性。文人不修边幅的习气他绝对没有,行险侥幸的事他一生没有做过一件。他对人对事一向认真,守本分。在清华任教二十四年,除掉休假,他从没有放弃过他的岗位,清华国文系是他一手造成的。

⑦他对朋友始终真诚,请他帮忙的只要他力量能办到,他没有不帮忙的。我得到他的最后一封信,是答复我托他替一位青年谋事的。事没有谋成,而他却尽了力。计算日期,他写那封信是在进医院之前不过几天,那时他的身体当然已经很坏了,还没有忘记一个朋友的一件寻常的请托。我想起自己老是压着信不复,才知道他的这种仔细当极不容易。

⑧他的生活兴趣不算很浓也不算很浅,旅行中爱看名胜,集会中爱坐着听人清谈,朋友们说起有好戏他也偶尔抽空去看看,近年来常做旧诗,胃病未发以前他也能喝几杯酒,在朋友中以酒德见称,不过分也不喧嚷。他对一切大抵都如此,乘兴而来,适可而止,从不流连忘返;他虽严肃,却不古板干枯。听过他的谈吐的人们都忘不了他的谐趣,他对于旁人的谐趣也很欣赏,不过开玩笑打趣在他只是偶然间灵机一现,有时竟像出诸有心,他的长处并不在此。就他的整个性格来说,他属于古典型的多,属于浪漫型的少:得诸孔颜的多,得诸庄老的少。

⑨他的文章简洁精炼不让于上品古文,而用字确是日常语言所用的字,语句声调也确是日常语言所有的声调。就剪裁锤炼说,它的确是“文”;就字句习惯和节奏说,它也的确是‘语”。任文法家们去推敲它,不会推敲出什么毛病;可是念给一般老百姓听,他们也不会感觉有什么别扭。我自己好多年以来都在追求这个理想,可是至今还是可望不可追,所以特别觉得佩弦先生的成就难能可贵。

⑩佩弦先生和我同姓,年龄相差一岁,身材大小肥瘦相若,据公共的朋友们说,性格和兴趣也颇相似,这些偶合曾经引起了不少的误会。有人疑心他和我是兄弟,有一部中文教本附载作者小传,竟把我弄成浙江人;甚至有人以为他就是我,为谋面的青年朋友们写信给他的误投给我,写信给我的误投给他,都已经不止一次。这对我是一种不应得的荣誉。他在做人和作文方面都已做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我至今还很驳杂,“赐也何敢望回”?

⑪于今,他已经离开人世了,生死我以久看作寻常事,可是自顾形单影只,仍不免有些伤感。

(有删节)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