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现代文阅读 ,回答相关问题。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①回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
       ②我问:“怎么草也开花?”
       ③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
       ④我愣住了,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⑤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所有人都把他当残疾,可有,可无。
       ⑥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幽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他回头看看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阳光息在里头。我很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问他:“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什么。
       ⑦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平素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作品报上省里去,顺利夺得特等奖。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⑧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涩地笑。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嚅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
       ⑨刹那间,台下一片静。
       ⑩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执著。

(1)、文题与母亲的话“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语句相近而含义不同,各是什么意思?

(2)、文章前四节运用大量笔墨细致描写各种草开的花,其作用是什么?

(3)、品读第⑥ 节画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分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内心阳光的孩子?(可以引用原文回答)

(4)、结合全文分析“我”的形象,并说明“我”在文中的作用。

举一反三
                                                                                                         秋日私语
    我喜欢秋天。
    当空气中夏的浮躁气息渐渐弥散,街上女人色彩艳丽的衣服变成驼黄色系时――我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秋的来临。秋和春不一样,她几乎是一下子就翩然而至的,让人们猝不及防地在棉麻的夏衣上罩上一层秋衫。
    秋的到来,或许就是一阵不期而来的凉风,甚至是地上一片微微泛黄的树叶。
    秋天的天空是可以直接从颜料管中撤出的钴蓝,抹在画布上,再添上几笔错落有致的芦苇,倒影的河水,就是自然的风景画。晚秋是最适合画山水的时候,当华美的叶子差不多落尽,露出生命清晰的脉络,于是用枯笔稍稍勾勒出她的生长方向,秋意也随之在笔尖流淌。
    秋天还有一样很入画的东西――菊花。她开得蓬勃而大气,涌动着无穷的生命力,充满丰盈之美。野菊花更别有一番风致,雪白的花瓣托着金黄色的花芯,一簇簇迎风飘摇着。山里人家会收好野菊花,焙干制成菊花茶。于是就有了玻璃杯里上下漂浮的菊花茶,泡开的花瓣近乎透明,花香缓缓升腾起,萦绕着,布满了整个小屋。这时抿一小口,再吐一口气,你会觉得连呼吸都染着菊花香了。
    秋天的声音是需要谛听的,它是一首温情的和弦。乡间的音乐在旷远的田野上萦绕,蛙儿的鸣叫声此起彼伏,谷粒一颗颗饱满地坠落在土地上,泛起金色的涟漪。秋风起来了,沙沙地在吟唱,温柔地拂过。等到了秋雨敲打芭蕉的黄昏,点一盏橘黄的小灯,再摊上一叠素纸,与自己的灵魂对话,是秋日里难寻的浪漫。
    秋天里还可以剥蟹煮酒呢。十月的螃蟹最鲜美。煮上一锅刚从河里捉来的蟹,在细细斩好姜末,制成姜米醋,家人就围坐在一起,蘸醋吃蟹,日子过得舒缓而惬意。灵巧的主妇还会做蟹黄汤包,蟹粉狮子头,蟹粉豆腐羹,让走出水乡的女儿都比别处的润泽许多。
    喜欢秋天的理由还有许多。在云淡风清的日子里,我可以松松垮垮套上一件粗线毛衣,感受着织物摩擦传给身体的温暖气息。再背上微微泛白的牛仔挎包,行走在秋天的白桦林。阳光像钢琴明亮的音色洒在林间裸露的大地上,用它中性的调子铺上和谐而又高贵的色泽。收获过的秋天宛如刚生过婴儿的母亲,静谧安详地舒展着,漾起甜美的微笑。年少时青涩的梦和遥远的童年都和这暮秋一起去之遥远了,只剩下洗尽铅华的脱俗之美……

文学类文本阅读,回答相关问题

                                                                                                      借你一个微笑
                                                                                                          杨保中
        ①李俊是个性格内向的学生,阅完的试卷一发下,我发现他眉头又锁到一起了,他只得了58分。
        ②一个从来不及格的学生,自信心有多差就不用说了。
        ③我合上教案面无表情地走出了教室,李俊跟了上来,他喉头动了一下,然后眼泪就要掉下来了。我站住,等他说话。同学们也围了上来,他的脸涨得通红。我静静地站着,希望他能开口,但他的嘴唇好像紧紧锁住了似的。
        ④他递过一张纸条:老师,我的物理太差,您能不能每天放学后为我补一个小时的课?
        ⑤我可以马上答应他,但面对这样的一个学生我决定“迂回”一下。我牵着他的手到僻静处说:“老师答应你的要求,可这两天我太忙,你等等好不好?”他有些失望,但还是点点头。我知道他中计了,接着说,你必须先借一样东西给我!他着急起来,可还是说不出一句话。
        ⑥“你每天借给我一个微笑,好不好?”
        ⑦这个要求太出乎他的意料,他很困惑地看着我。我耐心地等待着,他终于眼噙泪花艰难地咧开嘴笑了,尽管有些情不由衷。
        ⑧第二天上课,我注意到李俊抬头注视我,我微笑着,但他把脸避开了,显然他还不习惯对我回应。我让全班一起朗读例题,然后再让他重读一遍。他没有感觉我为难他,大大方方地站起来读了。也许想起了昨天对我的承诺,读完后,很困难地对我笑了笑。见他这样,我心生一计,又给他设置了一道障碍。我说,你复述一下题目的要求,这回他为难得快要哭了。不少同学对他的无能表现得很不耐烦,七嘴八舌地争着说起来,我制止住了大家。他终于张口了,语无伦次。我笑着让他坐下。
        ⑨他开始和同学来往了,一起上厕所,回教室……这样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提为他补习的事。一天下课后李俊又拦住我,我知道他要干什么,很幽默地向他摊开手。他一愣,老师您要什么?我说,你写给我的条子呀。他笑了:我不写条子了,您给我补补课吧。我面带笑容:“功课你不必着急,到时我会主动找你的,但我向你借的你还没给够我。”
        ⑩“好的,我一定给足您。”等他高高兴兴又蹦又跳地走出好一段路后,我才像想起来什么似的把他叫回来,递给他一张纸条,那里有我为他准备的一道题。我告诉他,一天之内把它做出来,可以和同学讨论也可以独立完成。我知道,他宁可“独吞”,也决不会和同学讨论的。这正是性格内向学生的最大弱点。下午他说还没做出来,我有点不高兴,说晚自习你还没做好,我可要收回承诺了。自习时我见他站在一个男生边上,忸忸怩怩很不自然的样子,我得意地笑了。就这样我先后为他写了4张纸条,题目一次比一次难。后来,纸条一到手他就迫不及待地和同学们争论开来。
        ⑪期末考试李俊成绩尚可,科科及格,看来我为他补得都差不多了。新学期刚开学,李俊休学了,因为他爸遇车祸瘫痪了,而他自小就被妈妈遗弃了,这也是他忧郁的一个原因。我有些担心,一个连话都不大愿说的少年,能担负起养护父亲的责任吗?
        ⑫星期天,我和几位朋友到茶室聊天。刚坐下就被一群小孩子围上了,硬要为我们擦皮鞋。只有一个小孩没冲进来,在外面吆喝着:擦皮鞋擦皮鞋!……离开茶室,我从那个小孩子面前走过时,发现那孩子竟是李俊!
        ⑬“老师,让我为您擦一次皮鞋吧。”他说,脸上没有腼腆也没有沮丧。我答应了,伸过鞋子让他很用心地擦着。他一边擦一边说,他虽然不缠人,生意也不错。顾客告诉他,他的笑容很好看。
        ⑭我说是吗?他又笑着告诉我,不久他还会复学的。他学会了笑,他的笑让他挣半天钱也能养活他和爸爸了。
        ⑮我也高兴起来,我说我一定等你回来。可转过身,我的泪水就出来了。李俊大声地在后面喊,老师您要笑呀!您不要哭!我点点头,反而呜咽有声了。
        ⑯我终于没有给他补课,是他为我补了一堂人生课。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如果冬天来了,那夏天还会远吗?

莫砺锋

    中国地处温带,一年四季分明。我们的祖先发明的二十四节气,便将四季的时间平均分配。从立冬到立春,再到立夏、立秋,都是间隔三个月。从历法的角度来看,春天的法定长度便是三个月,孟郊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三春”就是指长达三个月的春季。杜荀鹤说得更加明确:“每岁春光九十日。”可是不知从何时开始,春季变得越来越短了。据气象部门统计,2017年南京的春季只有54天,还不足两个月。今年的春姑娘也姗姗来迟,气象部门宣布,南京从3月23日才进入气象学意义上的春天,比历法上的“立春”(2月4日)晚了47天!但昨天(3月27日)南京的气温迅速升至27度,夏季的脚步声已清晰可闻。看来今年南京的春季会比去年更加短促!《红楼梦》里贾府的四位姑娘,分别取名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即迎之,又探之,可见春尚未至,然而紧接着就来了惜之!难道在曹雪芹生活的年代,南京的春季就是如此短促,所以“金陵十二钗”中的四位贾姓姑娘如此取名?

    就自然景观而言,春、夏、秋、冬各有千秋。然而人间贫富不均,贵贱有别,人们对四季的感觉也就千差万别。春秋时代的某个严冬,齐景公身穿狐白之裘,对大臣晏婴说:“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中唐的某个酷夏,唐文宗坐在凉爽的殿阁中与诸学士联句,文宗得句云:“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社会下层的普通劳动者对严寒、酷暑有切肤之痛,显然不会有这种闲情逸致。所以普通人更喜爱既不冷也不热的春、秋两季,总是在盛夏酷暑时盼望着凉爽的秋天,在寒冬腊月时盼望着温暖的春天。可惜如今的春季越来越短,自然界中的百草千卉当然也就“春江水暖鸭先知”。至少在南京,春天的花卉似乎不再像从前那样先后有序,而变成扎堆开放。紫金山下的梅花刚谢,桃花、樱花、海棠、紫叶李便争先恐后地纷纷开花。这几天到城东来赏花的人熙熙攘攘,大家都明白“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我曾经十分喜爱英国诗人雪莱的名句:“哦,风啊,如果冬天来了,那春天还会远吗?”但如今的我更想把句中的“春天”改成“夏天”,不知其他地方的读者朋友同意这样改吗?

(选自2018年4月4日《中华读书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完成各题。

“修书”的乐趣

孙现富

    ①“老孙!”周末一大早,我去古旧书市“淘宝”,耳边突然传来一声呼喊。循声张望,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是战友老王。早就听说,他从部队自主择业后从事旧书收藏和古籍修复,没想到会在这里相遇。

    ②多年前,我和老王同在一个军种服役。那时就知道他喜欢收藏旧书,还听说他爱人随军后,专门从事古籍修复。退役后,他们夫妻俩靠着热爱和执着,传承起这门冷僻的技艺,还有了自己的“古籍修复工作室”,在圈内小有名气。

    ③老王的摊位主要以古籍、碑帖为主。他藏有大量手抄本涉及各种题材,这些可都是他的“宝贝”。他打开手机相册给我看。家里的书柜里、架子上,古旧书籍满满当当。“数量已有上万册!”老王的口气自豪,让我羡慕。

    ④“饭来啦!”我们畅聊正酣,碰巧老王的爱人来送饭。当年我就非常钦佩她放弃工作专心修书的勇气,很想知道其中缘由,这次终于有了机会。

⑤原来当年随军后,老王的爱人偶然看到丈夫买回的一本石印古籍,纸页泛黄,字体漂亮,这是她第一次接触古籍。只可惜,书中有不少被虫子蛀咬的地方,还有一些残缺。她很心疼,试图请人修复,可未能如愿。于是她就从网上查找资料,还买来专业教材,尝试自己修复,然而效果很不理想。

    ⑥查找资料时她发现,全国从事专业古籍修复的人员并不多,所以,就动了自己学习古籍修复的念头:“当时想的是,把破损的书籍修好,给后人留下一段完整的记忆。”

⑦听罢,我对他们的执着更增添了几分敬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并不简单。对老王的爱人来说,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她联系过几家图书馆想自费参加学习,可惜这些培训都不对外。经人介绍,她找到了一家省级图书馆的一位老师,才算正式走上古籍修复之路。

    ⑧虽说有思想准备,但跨进了门槛才发现,困难远比自己想象的多。修复一本破损古籍,需要刷尘、拆线、粘页、补残等二十多道工序,还要蒸、揭、托,一招一式都有严格的操作规范。老王的爱人从旧书刷尘、纸张配染、糊调制等最基础的知识学起。

    ⑨常常是,长夜孤灯下,把剪刀,一只锻子,一把刷子,一个喷壶,瓶强糊。练就是几个小时。有时,要先去除旧的修复纸和上面的襁糊,必须喷水润湿后,再用针尖和手指肚把那些纸一点点搓掉。手轻了,搓不掉;手重了,搓坏纸。如何学;火候,非常考验人。

⑩有一年,一位藏家托人寄来几部残损严重的古籍,其中一部每页都有几十个蛀洞。老王的爱人先用软刷、镊子细心清除脏物,然后用毛笔尖蘸襁糊沿孔洞周边涂抹,以相近颜色的修复纸贴补,再用针锥、镊子等工具小心去除多余的修复纸和孔洞周围的襁糊。每页都要花费五六个小时,有的甚至需三四天时间。三个月后,古籍重获新生,藏家惊诧不已,连连称赞。

⑪那时老王只能利用业余时间给妻子打下手。退役后,他虚心当起妻子的学徒,并很快成为最佳拍档。常常是,妻子完成修复的前几道工序,后面的残字补缺就交给老王。

    ⑫残字补缺,是补全古籍上所缺的内容。这道工序既需要一定的书法基础,又需要考证文字、版本等信息。老王十几岁就开始练习书法,这项工作不在话下。只是抄补费时又费力,每页都要花上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

    ⑬有人说,古籍修复像绣花,要的是精细,考验的是韧性和耐力。“其实,比绣花还繁琐。古籍本身很脆弱,经手的每页纸不少历史都在百年以上,不能反复尝试。有时候,还要会‘老牛大憋气’!”老王笑言。

    ⑭见我疑惑,他爱人接过话头:“有些古籍受损严重,书页絮化,修复时必须屏住呼吸,如果喘气太粗,就会纸屑横飞,甚至导致已校好的残字错位。”

    ⑮如此一讲,我似乎找到了古籍修复这门技艺“冷僻”的原因。老王说,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收入的问题。他刚修完一部古籍,耗时十多天,收费也不高。尽管如此,他们夫妻俩还是如痴如醉,没有想过放弃。

    ⑯“入行时是爱好,后来就是责任。做的时间越长,无形当中就有了一种使命感。”老王说。为了传承好这门技艺,他们夫妻俩从十几年前就开始通过网络做起民间古籍保护宣传,还经常自己带着古籍善本、宣纸和修复工具到学校、社区举办公益讲座,让人们了解古籍修复的技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⑰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古籍,看到那些残破的古籍重获新生,老王夫妻俩开心地笑了。那一刻,所有的坚守、所有的付出,他们都觉得值了!

 (《人民日报》2024年08月12日)

现代文阅读

两进虎跳峡

张鸿源

  虎跳峡在滇西北,它是玉龙、哈巴两大雪山南北夹峙金沙江形成的。江心突兀一块巨石,传说曾有老虎从岸边跳上巨石,再纵身跳到对岸,“虎跳峡”之名由此而来。虎跳峡全长17公里,分为上峡、中峡、下峡三段。

  我第一次进虎跳峡,是从中甸的虎跳峡镇步入上峡的。刚到金沙江畔,便看见对面的玉龙雪山高耸云天,皑皑白雪堆积在连绵的峰脊上。时值盛夏夜雨初收的早晨,云雾游移在群峰间,愈显出玉龙雪山的高深莫测。

  接着,我走上一条仅容一人行走的崎岖山路。这条过于简陋的人马驿道,横系在临江的悬崖上,走在上面既艰且险。到了这里你才能体会到什么叫真正的山路:陡、细、长、险、滑……我觉得自己真像一只岩羊在峻峭的崖壁上战栗着探行。

  再往前,两岸高山越挤越拢,排列成一道道狭窄的天门。本来在宽阔江面上舒展流淌的江水,一下子挤进这难以容身的狭谷,它勃然大怒,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这声音在山谷间回荡传响,仿佛洪荒远古开天辟地的遗音。这里不是汪洋大海,但我却感觉到汪洋大海狂暴时的声势和威力:岩在崩,地在动,山在摇。我只觉头晕目眩,脚下站立不稳。据说,漂来的粗圆木和滚落的大石块,在这里都会被粉碎得无影无踪。我只能退到高处,遥遥承受这惊心动魄、热血沸腾的刺激……

  怀着上峡带给我的震撼走向中峡。迎面来了一队马帮,我闪身到路旁让道,听着马儿们艰难的足音,看着马帮慢腾腾地消逝在远处断崖后面……马帮就是这样从过去走到现在的。路途艰险,马帮却奋力前行,走成了峡谷中一道独特的风景。中峡的谷底礁石遍布,如满天星斗。这些从山上飞滚而来的落石,堆积江中,犬牙交错。江水在其间往复跳跃,浪花推着浪花,漩涡套着漩涡,一路5公里18个险滩相连至下峡。

  我对下峡的感受,第二次比第一次强烈。三年后的正月初,我从丽江的大具乡乘车直奔下峡。抵达停车场,我不禁惊叹:“好个哈巴雪山!”仔细俯仰一番:没有零散的峰头断崖,整体性的山岳和巨型斜面板块造就出大气磅礴的雄姿。而后沿着栈道直至江边的观峡台,在台上远眺江两边玉龙、哈巴凌空对峙。此景正如清代孙髯翁所写:“一线中分天作堑,两山夹斗石为门。”前往渡口的路上,日头已经偏西,山巅阳光耀眼,峡谷里却笼罩着浓浓的阴影,几分雄浑,几分肃穆,几分苍凉。

  从渡口乘船前往对岸。上岸后发现没有路,我只得寻着人踩过的痕迹,攀藤抓草往上爬,还得时时小心,脚下不能打滑,否则就会坠下深渊。我大汗淋淋地攀登了近1个小时,才算踏上新开的公路。

  山高峡深,天黑得早,我只好投宿在下峡核桃园的一家小旅店。核桃园是个只有几户人家的小山村,这里的夜特别深沉,空寂得不像在人世间。浓墨似的山头上方,星星在一块不大的天幕眨着眼,默默感受夜的静谧。人在此际,内心一片宁静,仿佛世间一切的纷杂都与我无关。我很快就带着白天的游兴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拂晓我就出发了,穿越中峡来到了上峡。上峡已经开发为旅游景点,修筑了栈道,可下江边挨近虎跳石。峡中筑了公路,可以通车,游览更方便了,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欣赏到一身豪气、雄奇威猛的虎跳峡。但留在我内心深处的,还是那个不经雕琢、野性十足的虎跳峡。我伫立江崖,仿佛又见一队马帮从远处断崖后慢腾腾地走来……

  两次进入虎跳峡,我如同经受了洪炉的冶炼,无论体魄还是心魄,都比过去强健许多。若要问我云南山川最富阳刚之美的地方在哪里,我定毫不迟疑地回答:在虎跳峡!

(选自《滇域探秘》,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