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填空。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1)、这是一首哲理小诗。诗人把人生事业的成功比喻为         , 把成就事业的起步阶段比喻为花的       , 把      比喻为培养花的“泪泉”,把        比喻为滋润花的“血雨”,生动贴切,发人深思。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将奋斗进行到底

李浩燃

    ①春风吐绿,草木初萌,中国再度迎来“两会时间”。“激动人心的发展成就是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奋斗创造的”“只有奋斗才能成就更加精彩的明天”“我奋斗,我幸福”……“奋斗”成为代表委员口中的高频词汇。

    ②“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今年的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其言谆谆,拨动了人们心灵的琴弦,感染了无数普通劳动者。创业维艰,奋斗以成。回溯历史,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攻坚克难,建立起焕然一新的人民共和国,靠的是艰苦奋斗。我们从一穷二白、千疮百孔起步,成为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奋斗是重要法宝。40年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不凡征程,反复印证一个道理:越是艰苦卓绝、困难如山,越需要坚忍不拔、踏实奋斗。实践表明,守成者没有未来,奋斗者书写传奇。

    ③1939年5月,延安召开庆贺模范青年大会。毛泽东以“永久奋斗”为题发表讲话,号召全体共产党员、模范青年要把革命干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树立永久奋斗的价值理念,让奋斗成为一种自觉、一种习惯,不也是深沉的人生经验吗?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初心》,生动刻画了甘祖昌的感人事迹。他戎马半生荣膺将军之衔,却主动放弃大城市的生活,回到故乡当农民,带领乡亲拔穷根。他淡泊名利、为党为民,真正做到了“共产党人不能享清福,要艰苦奋斗一辈子”,因而被世人永远铭记。“人生谁能无忧愁,抱怨不如多奋斗。”朴素的民谚,映照着积极的处世态度,启示人们高扬奋斗的风帆。

    ④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写道: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对个体而言,为崇高目标而奋斗,不仅托举起成功的意义,也让拼搏的过程凝结成宝贵的精神财富。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踏准时代的节拍,为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孜孜以求,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勤勉奉献,这样的人生,才可谓更崇高的人生;这样的奋斗,才能通达更高远的境界。

    ⑤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最大的优势所在。以永远在路上的精神推进自我革命,关键就在于做到永不懈怠、永远奋斗。周恩来曾说:“每个党员从加入共产党起,就应该有这么一个认识:准备改造思想,一直改造到老。”奋斗,堪称统一知行、通向真理的桥梁。凡属过往,皆为序章,绝不是“功劳簿”的注脚。天上不会掉馅饼,美好愿景无法自动实现。撸起袖子加油干,一步紧跟一步行,相信奋斗、矢志奋斗、永远奋斗,才能攻克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 , 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⑥“‘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肩负新使命、踏上新征程,新的气象需要我们去创造,新的作为等待我们去成就。一年之计在于春。两会上激荡起的奋斗之声、昂扬之势,如同击鼓催征,必将筑牢亿万人勇敢无畏的顽强意志,凝聚起无坚不摧的奋进力量。

(选自2018年3月7日《人民日报》)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温暖心窝的话语

包利民

    ①初中时,语文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人,姓王,那时我刚从农村转来县里中学,由于不了解这个老师,被她狠狠地批评了几次,以致一见她就害怕,心里有了阴影。

    ②当时我写字极潦草,虽然在王老师的调教下,已经工整了许多,却依然难以入眼。来新学校上学后,有一次交作文,我对作文还是有信心的,心想就算字写得难看些,作文的质量也能弥补不足。而且,听说王老师就要调走了,这些天上课一直有个年轻的林老师跟着听课,准备接手我们班的语文课。

    ③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下来时,迫不及待地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撕掉了!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重写。我就经历了好几次。可是没想到,自己很有信心的作文,也是这个命运。而且全班就我一个人被撕了,心里黯淡到了极点。当我把重新写的作文交上去后,过了两天,课代表把我的作文本拿了回来。我翻开一看,还好,这次没有撕。

    ④我随意翻了翻,就在作文后面看到一句鲜红的评语:“你的作文是班上写得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那一瞬间,我心里猛然一暖,再也没有了怨恨和不满,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我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师在那里,她说:“王老师已经走了,调到别的城市去了!”

    ⑤王老师留在我作文本上的那句话,久久地温暖着我的学生岁月,及至以后走上写作这条路,与此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是那以后,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却再也没能见到她。

    ⑥大学毕业后我走上社会。有一年,我去了一个极偏僻遥远的大山深处的村庄,当了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在那天涯海角般的地方,面对那些纯净的笑脸和清澈的眼睛,我渐渐地爱上那里。每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更多的时候,孩子们会问我山外的事,听着我有声有色的讲述,他们的眼中全闪着向往的光。

    ⑦我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离开时,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孩子们爬上前面的那座山,然后,那个当班长的女生给了我一张叠着的纸,让我出了山再看。当我来到镇上,坐上通往县城的汽车,大山已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我打开那张纸,是一行字: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二十个字,二十种笔体,我知道是班上的二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我回望去,大山已淡成一道浅影,又在我濡湿的目光中朦胧起来。

    ⑧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

    ⑨前年,我回到家乡的县城,在街上邂逅初中时后来教我们语文的林老师,她都已经有了白发,提起曾经给我作文本写下那句话的王老师,她却笑着说:“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

    ⑩在七月的阳光下,我的眼睛刹那间又濡湿了。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