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小石潭记》,完成后面问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西行百二十步                          ②鱼百许头                
    悄怆幽邃                              ④神寒骨                 

    【答案】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用法及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 ①全石以底②坻,为屿,为嵁,为岩 B . 岸势犬牙差互②不可知 C . 见小潭②鸣声上 D . ①潭西南而望②其西南诸峰
    【答案】
    (3)翻译下列句子。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答案】
    (4)文章第四段写出了小石潭怎样的氛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案】
    【考点】
    【解析】
      

    收藏 纠错

    组卷次数:20次 +选题

  • 举一反三
    古诗文阅读

    【甲】

    朝中措·平山堂①

    北宋 欧阳修

    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②,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③前看取衰翁④。

    【注释】①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他修建了一座“平山堂”,常携带宾客来此游览聚会。欧阳修在扬州以安民、便民为本的“宽简之政”,给扬州带来政通人和的新气象。1056年,欧阳修调离扬州后,他的朋友刘原甫也被任命为扬州太守。在平山堂告别的饯行宴会上,他作了这首《朝中措》相送。②文章太守:这里指刘原甫。③尊:同樽,酒杯。④衰翁:指欧阳修自己。

    【乙】

    折檐之前有隙地,方四五丈,直对非非堂①,修竹环绕阴映,未尝植物 , 因洿以为池。不方不圆,任其地形;不甃不筑 , 全其自然。纵锸以浚之,汲井以盈之。湛乎汪洋,晶乎清明。微风而波,无波而平。若星若月,精彩下入。

    予偃息其上 , 潜形于毫芒;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潮千里之想,斯足以舒忧隘而娱穷独也。

    乃求渔者之罟数十鱼,童子养之乎其中。童子以为斗斛之水不能广其容,盖活其小者而弃其大者。而问之,且以是对。

    嗟乎,其童子无乃嚚昏⑩而无识者乎!予观巨鱼枯涸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鱼游戏乎浅狭之间,有若自足焉,感之而作《养鱼记》。        (节选欧阳修《养鱼记》)

    【注释】①非非堂:堂名,在作者衙厅西侧。②植物:种植花草。③洿:掘土为池。④甃:指砌池壁。筑:指夯平池底。⑤锸:铁锹,掘土的工具。⑥浚:疏通,挖深。⑦偃息其上:在池旁休息。⑧潜形于毫芒:把自己比作微末细小之物,可以毫芒之间藏身。⑨罟:捕鱼的网。⑩嚚昏:愚蠢糊涂。

    【丙】

    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 , 虽机阱①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复观之。见其枉直乖错②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

    【注释】①机阱:陷阱。②枉直乖错:冤假错案。

    返回首页

    试题篮

    共计:(0)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