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历史的发展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常有危机伴随。
【绝处逢生】
19世纪中期的日本、美国和俄国都出现了社会危机,各国采取了不同的方式顺利度过了危机,走上富强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佩里舰队到达日本材料二材料三
美国南方种植园主希望在西部新州使用黑人奴隶,而北方工厂主希望实行自由雇佣劳动制度。双方的矛盾不断升级,终于到了不用战争手段不能解决的程度。经过4年战争,最终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政府竖立他的塑像是为了表彰这位农奴解放者的功劳。”
——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

 
 
【险象环生】
材料四

 
【浴火重生】
材料五
20世纪80年代,苏联出现了“面包荒”“肥皂荒”“香烟荒”和“药品荒”,人们抢购成风,通货膨胀严重,群众极为不满。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并没有力挽狂澜,苏联的镰刀锤子红旗悄然自克里姆林宫的上空降下。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六


(1)、依据材料一指出日本面临危机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2)、为什么说材料二中的战争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材料三中的“农奴解放者”最终使俄国历史发生了怎样的根本性转变?

(4)、上面两幅图片反映了世界面临着怎样的危机形势?图片一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一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5)、依据材料五指出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造成的直接后果。

(6)、材料六中“不平衡的跷跷板”反映的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什么?这种特点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主题是什么?

举一反三

纵观古今中外,教育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垄断在贵族手中的文化教育逐步扩展。________创立学说并推广招生、大办私学,在思想、学术上形成一个繁荣局面。

——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

(1)材料一中划横线处应填入的人物是谁?请任举出一个他的教育理念。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的中学课堂(图一)和1872年赴美留学的中国幼童(图二)

(2)材料二图一中出现的日本中学课堂教学情景最有可能是在哪一历史事件发生之后?这一历史事件对日本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图二中的情景发生在中国近代哪一历史事件中?

材料三   继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盛开之后,9世纪以来,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19世纪初,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1870年以后,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摘编自统编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指的是什么?19世纪以来欧洲国家的教育发展趋势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发展教育的认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