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释盗遗布
        陈寔,字仲弓,为太丘长。有人伏梁上,寔见,呼其子训之曰: “夫不喜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梁上君子是矣。 ”俄闻自投地,伏罪。寔曰: “观君形状非恶人应由贫困。 ” 乃遗布二端,令改过之,后更无盗。                                                            (节选自《忍经•劝忍百箴》)

(1)、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
夫 不 喜 之 人 未 必 本 恶 习 以 性 成 梁 上 君 子 是 矣

(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呼其子之曰(教诲) B、闻自投地(不久) C、布二端(赠送) D、后更无(强盗)
(3)、陈寔为什么不处罚梁上君子?(用原文句子回答)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陈寔是一个怎样的人。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与周瑜相遇
                                                                                                                                              迟子建
        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个纵马驰骋、英气逼人的三国时的周瑜。
        那晚,我漫无目的地行走在河岸上。凉而湿的水气朝我袭来,我不知怎的闻到了一股烧艾草的气息,接着是鼓角相闻,我便离开河岸,寻着艾草的味儿和凛凛的鼓声去了,结果我见到了一片荒凉的旷野,那里的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皆是,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垂头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就在这时,我见到了独自立在旷野上的周瑜。
        周瑜也注意到了我,因为在这旷野上,睁着眼睛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我,一个就是周瑜。
        我见到了我最想见到的一个男性,那一瞬间我说不出话来,我见到亲密的人时往往都是这个表情。
        周瑜身披铠甲,剑眉如飞,双目炯炯,一股逼人的英气令我颤抖不已。
        “战事还未起来,你为何而发抖?”周瑜说。
        我想告诉他,他的英气令我发抖,只有人的不可抗拒的魅力才令我发抖,可我说不出话来
        我不知道又有什么战事要发生。这么大规模的安营扎寨,这么使周瑜彻夜难眠的战事,一定非同一般。短兵相接,战前被擦得雪亮的军刀都会沾有血迹。只有刀染了血迹,战争才算结束
        周瑜并没有在意我的发抖,而是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便明白了艾草味的由来。可是先前所闻的鼓角声呢?周瑜转身走向帐篷时,我见到了支在地上的一面鼓,号角则挂在帐篷上。他拿起鼓槌,抑扬顿挫地敲了起来,然后又吹起了号角。他陶醉着,为着战争之音而沉迷,他身上的铠甲闪闪发光。
我说:“这鼓角声令我心烦。”
        周瑜笑了起来,他的笑声像雪山前的回音。他放下了鼓槌和号角,他朝我走来,他说:“什么声音不令你心烦?”
        我说:“流水声、鸟声、孩子的吵闹声、女人的洗衣声、男人的饮酒声。”
        周瑜又一次笑了起来。我见月光照亮了他的牙齿。
        我说:“我还不喜欢你身披的铠甲,你穿布衣会更英俊。”
        周瑜说:“我不披铠甲,怎有英雄气概?”
        我说:“你不披铠甲,才是真正的英雄。”
        我们不再对话。
        我们相对着。
        他说:“你来自何方?为何在我出征前出现?”
        我说:“我是一个村妇,我收割完芦苇后到河岸散步,闻到艾草和鼓角的气息,才来到这里,没想到与你相遇。”
        “你不希望与我相遇?”他说。
        “与你相遇,是我最大的心愿。”我说。
        “难道你不愿意与诸葛孔明相遇?”他说。
        “不。”我说,“诸葛孔明是神,我不与神交往,我只与人交往。”
        “你说诸葛孔明是神,分明是嘲笑我英雄气短。”周瑜激动了。
        “英雄气短有何不好?”我说,“我喜欢气短的英雄,我不喜欢永远不倒的神。英雄就该倒下。”
        周瑜不再发笑了,他又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见月光微微泛白,奶乳般的光泽使旷野显得格外柔和安详。
        我说:“我该回去了,天快明了,该回去奶孩子了,猪和鸡也需要喂食了。”
        周瑜动也不动,他看着我。
        我站了起来,恋恋不舍地离开周瑜。走前我打着哆嗦,我在离开亲密的人时会有这种举动。
        我走了很久,不敢回头,我怕再看见月光下周瑜的影子。快走到河岸的时候,却忍不住还是回了一下头,我发现周瑜不再身披铠甲,他穿着一件白粗布的长袍,他将一把寒光闪烁的刀插在旷野上,刀刃上跳跃着银白色的月光。战马依然安闲地吃着夜草,不再有鼓角声,只有淡淡的艾草味飘来。
        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片芦苇已被我的泪水打湿。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厨者王小余传

袁枚

    小余王姓,肉吏之贱者也。工烹饪,闻其臭者,十步以外无不颐逐逐然。小余治具,必亲市物,曰:“物各有天。其天良,我治。”A既得,泔之,奥之,脱之,作之。B客嘈嘈然,属餍而舞,欲吞其器者屡矣。然其簋不过六七,过亦不治。又其倚灶时,雀立不转目釜中瞠也呼张噏之寂如无闻。所用堇荁之滑,及盐豉、酒酱之滋,奋臂下,未尝见其染指试也。

    请受教,曰:“难言也。作厨如作医。吾以一心诊百物之 , 而谨审其水火之齐,则万口之甘如一口。”曰:“八珍七熬,贵品也,子能之,宜矣。嗛嗛二卵之餐,子必异于族凡,何耶?”曰:“能大而不能小者,气粗也;能啬而不能华者,才弱也。且味不在大小华啬间也。能,则一芹一葅皆珍怪;不能,则虽黄雀鲊三楹,无益也。而好名者有必求之于灵霄之炙,红虬之脯,丹山之凤丸,醴水之朱鳖,不亦诬乎?”

    曰:“以子之才,不供刀匕于朱门,而终老随园,何耶?”曰:“知己难,知味尤难。世之嗿声流歠者,虽奇赏吾,而吾伎且日退矣。且所谓知己者,非徒知其长之谓,兼知其短之谓。今主人未尝不斥我、难我、掉磬我,而皆刺吾心之所隐疚,是则美誉之苦,不如严训之甘也。吾日进矣。休矣,终于此矣。”

    未十年卒。余每食必为之泣,且思其言,有可治民者 , 有可治文者焉。为之传以永其人。

(节选自《随园文心》有删选)

(注释)①逐逐然:急于得到的样子。②奥:用酒泡或盐腌。③属餍:饱足。④簋(guǐ):古代盛食物器具,圆口,双耳。⑤噏:同“吸”。⑥堇荁(huán):均为堇菜类,古人作调味品。⑦嗛嗛(xián):微小的样子。⑧葅(zū):同“菹”,腌菜。⑨ 嗿(tǎn):众人的饮食声。⑩歠(chuò):羹汤。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