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蒙乃始学/自是指物作诗立 B、往事耳/胡不我于王 C、当涉猎/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D、若孤/视之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哪些启发?请结合《伤仲永》一文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古诗文,按要求完成小题。

【甲】黄鹤楼记

[唐]阎伯理

    州城西南 , 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 , 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 , 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 , 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刺使兼侍御史、淮西租庸使、荆岳沔等州都团练使,河南穆公名宁,下车而乱绳皆理,发号而庶政其凝。逶迤退公,或登车送远,游必于是,宴必于是。极长川之浩浩,见众山之累累。王室载怀,思仲宣⑧之能赋;仙踪可揖,嘉叔伟之芳尘。乃喟然曰:“黄鹤来时,歌城郭之并是;浮云一去,惜人世之俱非。”有命抽毫,纪兹贞石。

    时皇唐永泰元年,岁次大荒落,月孟夏,日庚寅也。

【注释】①州:指鄂州,治所在今武汉市武昌。②费祎:三国时蜀汉大将军。③巃嵸(lóng zōng):高耸的样子。④闼(tà):门。⑤井邑:城乡。⑥濑乡九柱:位于河南濑乡的老子祠,为古迹。⑦东阳八咏:指南齐文学家沈约任东阳太守时所建的八咏楼。⑧仲宣:汉文学家王粲。所作《登楼赋》颇有名。

【乙】黄鹤楼

[唐]贾岛

高槛危檐势若飞,孤云野水共依依。青山万古长如旧,黄鹤何年去不归?

岸映西州城半出,烟生南浦树将微。定知羽客无因见,____使含情对落晖。

【注释】①羽客:传说战国时燕昭王想学长生之术,大臣甘需给了一件羽毛做的衣服,后人遂称道士为羽客。

【丙】菩萨蛮·黄鹤楼

毛泽东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注释】①1927年春,大革命处于低潮。“八七”会议决定武装反击,找到出路。②酹(lèi):把酒洒在地上表示祭奠或起誓。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注释】①扶风:地名,在今陕西省。②忭:高兴,快乐。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