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判断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容易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村民签署了“包干到户”的契约,满足了农民的土地需求,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举一反三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探索篇】

材料一 以1861年年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为起点,中国近代第一次由清政府主导的自主探索开始了……一百年前孙中山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上推翻封建帝制,为中国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奋斗篇】

材料二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马列主义。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在毛泽东等共产党人领导下,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让中国人站起来了;而挽救社会主义的邓小平找到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强国篇】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主席用通俗的语言表达了人类一个永恒的课题──保障粮食安全。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围绕这一课题,搜集多则史料,进行了系列探究。请你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参与活动,回答问题。

【世界篇】

材料一: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新经济政策的灵魂在于给农民发展经济、谋求生计的应有的自由自主权利。

──陆南泉等《苏联真相:对l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材料二:“大萧条”到来后,农民每收一英亩小麦,就要亏一元五角,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烧还合算。肉价惨跌,一只羊送到市场,运费一元一角,售价不足一元,西部牧场主牲畜卖不掉又养不起,只好宰杀后抛入山谷。另一方面,部分必需品的价格又不像农产品价格下跌那么大,农民因无力偿还债务,l929﹣1933年间,有l00多万户农民因被取消抵押品赎回权而失去了他们的财产。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中国篇】

材料三:夫欲盛而费广,费广而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耶!

──唐太宗

材料四:毛泽东在1958年11月的第一次郑州会议上指出:“在没有实现农村的全民所有制以前,农民总还是农民,他们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总还有一定的两面性(即革命和保守)。”在1959年2﹣3月的第二次郑州会议上,他几次重申了这一论断,并认为,在现阶段,在工农关系中仍然扮演着“老大哥”角色的是工人,而不是农民。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五:我刚到安徽那一年(1977年),全省28万多个生产队,只有10%的生产队能维持温饱;67%的队人均年收入低于60元,40元以下的约占25%.我这个第一书记心里怎么能不犯愁啊!

──万里《农村改革是怎么搞起来的》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