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图甲是小刚第3次实验测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示意图.他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自由端,将重为6N钩码从A位置提升到B位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A位置上升到B位置, 在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绳的拉力为F,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
实验次数 物理量 | 1 | 2 | 3 |
钩码重G/N | 4 | 4 | 6 |
钩码上升高度h/m | 0.100 | 0.100 | a |
绳端拉力F/N | 1.8 | 1.4 | b |
绳端移动距离s/m | 0.300 | 0.500 | c |
机械效率η | 74% | 57% | d |
甲 乙
据图将表格补充完整b = N;c = m;d = %.
小李想到计算机械效率还可用 , 于是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动滑轮重,代入上式计算后发现比实际测得的机械效率值偏大,原因是实际测量中还包含克服 做的功.
组装好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有质量为100克的钩码6个,小磊想利用上述实验装置和钩码研究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保持不变,有用功跟总功的关系。其中钩码所受重力用G表示,钩码上升高度用h表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用F表示,它上升的距离用s表示,小磊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表中数据归纳出有用功跟总功的关系:{#blank#}1{#/blank#} 。
F/N | 3.75 | 3.75 | 3.75 | 3.75 | 3.75 | 3.75 |
s/m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W总/J | 0.375 | 0.75 | 1.125 | 1.5 | 1.875 | 2.25 |
G/N | 6 | 6 | 6 | 6 | 6 | 6 |
h/m | 0.05 | 0.10 | 0.15 | 0.20 | 0.25 | 0.30 |
W有/J | 0.30 | 0.60 | 0.90 | 1.20 | 1.5 | 1.8 |
实验 次数 | 钩码的重力G/N | 钩码提升高度h/m | 拉力F/N | 绳端移动距离s/m | 机械效率η |
1 | 2 | 0.1 | 0.9 | 0.3 | 74% |
2 | 4 | 0.1 | 1.6 | 0.3 | 83% |
3 | 6 | 0.1 | ① | 0.3 | ② |
实验次数 | 无重G/N | 物体上升的距离h/cm |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N | 弹簧测力计上升的距离s/m | 机械效率η |
1 | 3 | 10 | 1.6 | 30 | 62.65 |
2 | 3 | 10 | 2 | 30 | 50% |
3 | 3 | 10 | 2.5 | 30 | ________ |
实验次数 |
钩码重量G/N |
钩码上升高度h/m |
绳端拉力F/N |
绳端移动距离s/m |
机械效率 |
1 |
4 |
0.1 |
1.8 |
0.3 |
74% |
2 |
8 |
0.1 |
3.3 |
0.3 |
81% |
3 |
12 |
0.1 |
4.5 |
0.3 |
猜想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绕绳方式有关;
猜想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有关;
猜想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重力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次数 | 钩码重G/N | 钩码上升高度h/m | 绳端拉力F/N |
| 机械效率η |
1 | 4 | 0.1 | 2.7 | 0.2 | 74% |
2 | 4 | 0.1 | 1.8 | 0.3 | 74% |
3 | 8 | 0.1 | 3.2 | 0.3 | 83% |
4 | 8 | 0.1 | 2.5 | 0.4 | 80%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