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祖逖
     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咨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1)、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录毕,走送晋室 B、加冠今遗民遭残贼 C、先达德隆尊必有风响应者矣  D、当余之从也大王诚能命将出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①略无慕意                   ②自相鱼肉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①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②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4)、宋濂从师学习时和祖逖准备北伐时都遇到过障碍,请你分别概括出他们遇到的障碍?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在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戊寅冬,余携竹兜一、苍头一,游栖霞,三宿之。山上下左右鳞次而栉比之,岩石颇佳,尽刻佛像,与杭州飞来峰同受黥劓 , 是大可恨事。山顶怪石巉岏,灌木苍郁,有癫僧住之。与余谈荒诞有奇理惜不得诘之。日晡 , 上摄山顶观霞,非复霞理,余坐石上痴对。复走庵后,看长江帆影,老鹳河、黄天荡,条条出麓下,悄然有山河辽廓之感。一客盘礴余前,视余,余晋与揖问之为萧伯玉先生因坐与剧谈 , 庵僧设茶供。伯玉问及补陀 , 余适以是年朝海归,谈之甚。《补陀志》方成,在箧底,出示于伯玉,伯玉大喜,为余作叙。取火下山,拉与同寓宿,夜长,无不谈之,伯玉强余再留一宿。

(张岱《陶庵梦忆·栖霞》)

【注释】①苍头:老仆人。②黥劓:古代残毁人身体的酷刑。③日晡:天将暮时。④补陀:即普陀山。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