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刚刚搬入新居不久。这天,我面朝着宽大的落地玻璃窗,端坐在电脑前,专心打字。明媚的阳光像瀑布一样成桶地泼洒进来:温暖、清亮、宁静。心情,也沐浴在一片暖融融的气氛中。
        突然,大门响起一阵很不规则的敲门声。“你找谁?”我警惕地将门打开一条缝隙。
       “我是在您这片小区里干活的民工,想请您帮个忙。”那个陌生人嗫嗫嚅嚅地说。
        “什么事?你说吧。”“快到暑假了,我儿子要到城里来看我,他很想知道自己的父亲在城里盖了多少漂亮的房子。房子是盖了许多,可我从不知道城里人住在里面的情况,我很难给孩子描述清楚。要是他来了,我能带他到您家看一看吗?”
        这位民工一口气把话说完后,他望着我,一脸的焦灼和企盼,两眼露出渴求的神情。
        我恍然大悟——真是一个心细、慈爱的父亲啊!我也是一个父亲,在工作中取得了一点成绩,或在报刊上发表了一篇小文章,不也是喜欢在儿子面前表现一番吗?那是一个做父亲的自豪和骄傲啊!想到这,我答应了。
        他激动得连手也不知道放在哪里好了,脸上现出喜悦的神色。他连声说道:“您真是大好人啊!我问了好几家,有的一句话也不说,随手就将门咣地关上了;有的还怀疑我是坏人,一直看着我走进了工棚……”
        几天后,这位民工父亲果然带着一个小男孩来到我家。小男孩十三、四岁,黝黑的皮肤,结实的身体,明亮的双眸。
        “换上吧。”我热情地说。父子俩换上了鞋套,像是生怕将木地板踏坏了似的,步子迈得格外轻缓,给人一种拘谨的感觉。我看到,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父亲对孩子说:“这位叔叔住的这套房子就是爸爸建筑公司盖的。我负责砌墙,眼细、心细、手细,不能有丝毫的偏差……对了,爸爸也通过了中级工的考试。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儿子听着,眼里流露着一种自豪和骄傲的神色。我又看到,一只小手和一只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父亲的腰板似乎挺直了许多
        一会儿,这对父子就看完了我的新居。退到门边时,这位民工父亲伸出手,重重地握住了我的手,感动地说道:“今天,是我进城打工以来过得最幸福的一天。我能带孩子到城里人家来看看,感受到了城里人家的温暖,这种幸福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我看到这位民工父亲的眼里闪着晶莹的泪光。真没想到,在我看来一件简单、普通的事,竟让这位民工父亲这么激动。一下子,我也感动了,我和这位民工父亲的距离拉近了许多。
        父子俩互相搀扶着下楼,那孩子对他父亲说道:“爸爸,您真了不起,盖出这么好的房子,城里人住得真舒服。如果我们在城里也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就好了。”儿子的语气里有一种羡慕和向往。父亲爱怜地摸了摸孩子的头,说道:“傻孩子,这怎么不可能呢?你要在家里把书念好,将来就一定能住进这样好的房子里了。”
         孩子仰起稚气的脸,眨着双眼,高声说道:“我一定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了,一定要让您和妈妈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过着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听了孩子的一番话,这位民工父亲将孩子往怀里搂了搂。我看到,这位民工父亲的腰杆努力地挺了挺。顿时,他在我眼里一下子变得高大起来——一个父亲的伟岸和善良!

(1)、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

(2)、请简要说说“我”对这位民工父亲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开头描写新居“明媚的阳光像瀑布一样成桶地泼洒进来”,用意是什么?

(4)、选文中的父亲说:“今天,是我进城打工以来过得最幸福的一天。”请说说你对这种“幸福”的理解。

(5)、文中画线处两次写到父子两手紧紧相握的情形,但又有变化,请联系上下文说说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①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②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③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④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⑤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乙】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的《卖油翁》)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诗人

    我们这儿的住户贫困而好客。有一天来了一个乞丐,说他饿坏了,我们就让他饱餐了一顿,他还要了支香烟,直到我们替他把香烟点燃后才离去。

    一天下午,我刚放学回家,有人叫住我:“小弟弟,我可以进你家的院子吗?”他身材瘦小,穿戴整齐。我问:“你想干啥?”“我想看看你们的蜜蜂。”

    我家院里有四棵大棕榈树,上面聚集着蜜蜂。我跑上台阶,喊道:“妈,有一个人在院子里,他说想看看蜜蜂。”妈妈走出来,上下打量着他,极不友善地问:“你要干吗?”“我想看看你们的蜜蜂。谢谢您,太太。”他讲得极缓慢而清晰,仿佛说出的每个字都要花掉他的钱一样。

    他和我,蹲在棕榈树下一块儿看着蜜蜂。我说:“你是干什么工作的,先生?”“我是诗人。你也是个诗人。你喜欢妈妈吗?”“她不打我的时候,喜欢。”他站起身来,从裤兜里掏出一张纸片:“这上面是首描写母亲的伟大的诗篇。我打算卖给你,只要四分钱。”

    我跑进屋:“妈,你想花四分钱买一首诗吗?”“你听着,告诉那个家伙,赶快出去。”

    我对诗人说:“妈妈说她没有四分钱。”“这就是诗人的遭遇。”他好像并不介意。“像你这样到处转游着卖诗倒挺有意思。有很多人买吗?”“从来没人买过。”“那你为什么还要四处转游?”“这样我就可以看到许多东西,我还一直希望遇到别的诗人。”“你真的认为我是个诗人吗?”我问。“你像我一样有才华。”他走了。我祈祷能再见到他。

    一天下午,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在街的拐弯处又见到了他。“我已经等你很久了。”“卖掉诗了吗?”他摇摇头,说:“我院里有棵挺好的芒果树。现在芒果都熟透了,红彤彤的,果汁又多又甜。我等你是想请你去吃芒果。”

    诗人住在一间小棚屋里,家具很少,显得很冷清。院子里绿茵茵的,还有一棵高大的芒果树。他说得不错,芒果汁又多又甜,我一连吃了六个。橘黄色的芒果汁从嘴角流到下巴上,我的衬衫也染上了果汁。

    回到家后,妈妈很气愤:“你窜到哪儿疯去啦?去,给我拿根鞭子来!”我从家里逃出来,发誓再也不回去了。

    我气极了,跑到了诗人家。他说:“别哭啦,咱们一块去散散步吧!”我们散了步,还躺在草坪上看星星,他让我猜那些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我按他说的做了,明白了他的意思。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如此骄傲和愉快,我的气愤一扫而光。

    忽然,一个警察出现在面前。“你们在这儿干什么?”诗人说:“已经四十多年啦,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警察无趣地走了。

    从此,我和诗人总是一起去散步,看星星。

    一天,诗人对我说:“我告诉你一个重要的秘密。我正在写一首诗,世界上最伟大的诗篇。我已经写了五年啦。每月只写一行,再有二十二年就完成了。”“上个月写的那行是什么?”他仰起头看着天空:“往昔深邃而奇妙。”“是行很美的诗。”“我希望能把一个月的体会感受全部倾注到这行诗句中去,写出一首震撼全人类的诗篇。”我惊叹道:“等写完了最伟大的诗,你就会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了吧?”他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我觉得诗人在一天天衰老下去。一天,我到小房子里去看望他,他躺在小床上,看上去那么苍老、虚弱。他说:“诗写得不太顺利。”我敏锐地感觉到了什么,泪水突然涌了出来。他挣扎着坐起来,让我坐到他的膝盖上,看着我的眼睛说:“嗯,你也看出来了,我一直说你具有诗人的眼光。”他看上去并不难过,把我搂到瘦削的胸前:“想听我再给你讲一件有趣的事吗?”我什么也说不出来。“给你讲完,你要答应我马上回家,再也不要来看我了,好吗?”我点点头。“很好。现在听我讲,以前我给你讲过的那些什么作诗和世界上最伟大的诗,都是假的。你说这是不是你听过的最有趣的事?”

    他的声音中断了。

    不久,诗人的小房子被扒掉了。芒果树也被砍倒了。诗人好像从没有来到过这个世界。

(节选自奈保尔《米格尔街》,花城出版社,1992年9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让语言的长河生生不息

智春丽

①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是促进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不久前,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中国文字博物馆推出“语贯古今字载中华——教育部、国家语委重大语言文化工程建设成果展”,一批重大语言文化工程取得标志性成果。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语言资源库,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等出版一批重要著作,中华精品字库、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等数字化建设迅速推进……这些宝贵成果,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筑牢根基。

②语言里有源远流长的文化。探源中华文明、阐释“何以中国”,从历史深处延续而来的语言是珍贵符码。正如有学者说,“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殷墟甲骨文距离现在3000多年。3000多年来,汉字结构没有变,这种传承中蕴藏着中华文明的基因,让人们得以从汉字原初构型中破解文明起源的奥秘。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铭文“宅兹中国”,留下“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沉淀在中华典籍里的人文思想,蕴含着跨越时空的魅力,成为代代相传的集体记忆。得益于重大语言文化工程建设,中国话、方块字的文化名片更为亮丽,我们引以为傲的文化资源更为丰厚。

③语言里有生生不息的乡愁。“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诗句曾扣动无数游子的心弦。方言是地方文化的坐标,沉淀生活记忆,凝结深厚情感。作为一项国家工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一期已完成全国所有省份1700多个调查点的调查保护,覆盖国内120余种语言和方言。只要登录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采录展示平台,就可以随时随地聆听“来自家乡的声音”。一个个词条,内容涉及房屋建筑、日常用具、服饰饮食、农工百艺、婚育丧葬、节日活动、说唱表演等,如同一枚枚生动的文化切片,为地方特色文化留下珍贵的记录。被小心翼翼保存下来的语言文化,留住了文化乡愁。

④语言里有蓬勃生长的文化自信。保存和研究语言文化现象,也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应用。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演进、自然语言处理成为热门应用领域的背景下,语言文化工程的成果开发有着更重要的现实意义。比如,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以数字技术赋能古文字传播应用,让冷门绝学走近大众;精选历代书法名家的代表作品开发成“中华精品字库”,实现书法艺术和信息技术、汉字应用的高度融合;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开发甲骨文互动展区,让观众能够深入了解甲骨文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以及在现代社会的创新应用。创新是语言的活力所在。当记录在甲骨、金石、简牍、绢帛、纸页上的古文字化身数字比特,插上大数据的翅膀,我们的语言文化必将在数字时代焕发更为独特的魅力。

⑤语言是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流淌着文化基因,凝结着情感认同,记录着时代风貌。身处全球化时代,彰显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记录着厚重历史和多样文化的语言是资源宝库。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沿着文明的脉络,从古文字里探究文明源头的奥秘,从各地方言里感知文化的多样,从数字化创新中触摸时代的脉动,让中国语言文化的长河生生不息。

(《人民日报》2023年09月14日 05 版)

板块二:自然之美

陈应松

①从北方刮来的风在江汉平原上横扫的时候,会听见土地深处传来的反抗和怒吼。芦穗没有被折磨得倒下,还在微笑,田里的稻茬烧黑了,满目疮痍。但另一边菜畦里一片嫩绿从苍凉枯黄的色彩里挣扎出来。萝卜长得碧生生的,叶子张扬肥大。不过畦边上的被鸡鸭给啄吃了,只剩下光光的茎,像狗的肋骨。大蒜披头散发,像一些时尚青年的爆炸式发型。莜麦菜很细,茼蒿很密。它们自己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全在郁郁葱葱地生长。

②神农架的冬天似乎就是这样,一个用冰雪和森凉制造的世界,在越来越远的群山间白着,一夜愁白了头发,犹如一个传奇老人,躲在高寒山区里,冥想着天地的大事。

③“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在这样的时候,你会想得非常简单,掐一把水灵灵的蔬菜,切几片用新鲜的年猪腌制的腊肉,看它冒出的热气与香气。在河边砸着冰凌片,有野鸭惊飞起,它们是冬泳队员,自得其乐。

④我不会想很远,就像一只在火炉前打盹的猫,只做着眼前的梦。我喜欢在冬天缩手缩脚地到处走动,风很干硬,站在雪山前和站在田野上都一样。我在神农架的冬天里看到过猎狗在雪地里追逐一只野兔的景色,雪团从树上突然砸下来,崖上的冰瀑像是垂下的万条剑刃。离城市越来越近的平原上,没有封冻的河流会有波浪发出近乎音乐的流淌声,好像冬天远没有到来。水鸟依然像平时一样大喊大叫,但扇起的浪烟是要让大地发寒的。

⑤乡村里的人与物却过着他们真正的冬天。我喜欢看他们的表情,远远望去像是冬眠的村庄,其实他们有着自己活惯了的生机。雾很大,地上一层霜。过一会儿,抬头一望,太阳出来了,哗哗地往上升扬,遭过霜打的油菜地像群鳞耀跃,闪着冬日的光芒。这真是奇迹。枯草闪闪发光。还有人在田中劳作。冬日的田翻耕后,泥巴冻成了粉状,好像春天从土里拱出来了。一只喜鹊在油菜地里啄食虫子。冬天的太阳如果升起来,真是“叮叮当当”地响。地上浅浅的麦苗在摇晃,土里有了暖气,呼呼地往外冒。看呀,村里的狗在阳光下欢呼雀跃,鸡则躲在草垛背风处晒太阳,畏畏缩缩地蹲着,守住自己刨出的窝。公鸡耐不住寂寞,突然骚动且雄起,在太阳下乱跑,咯咯大叫,显得没心没肝的。有这样的小气候,世界多热闹。

⑥时间很慢,人心不急。有时候目光短浅一些会看到很多平时觉得没有用处的欢乐。草色阑珊,诗书翻过。就跟随冬天而去,保不定把你送到灯盏花旁的又一季灵感里。

(选自《朝向一朵花的盛开》,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