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案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字词。
①普少吏事      习:                  ②家人箧视之    发:            
③太祖常劝读书  以:              ④碎裂案牍掷地  碎裂: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②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3)、有一个成语出自选文的第一节,请你找出并解释。
成语:             , 意思是:                                   

(4)、对赵普的举荐,太祖的态度是“不用”、“亦不用”、“卒用”,你从赵太祖的这种变化中读出了什么?

(5)、仔细阅读上文及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赵普)七月卒,年七十一。上(赵太祖)闻之震悼,谓近臣曰:“……朕君临以来,每优礼之,普亦倾竭自效,尽忠国家,真社稷(代国家)臣也 , 朕甚惜之!”
         请从选文中找出与材料中画线句意思相近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请从选文中找出根据来证明赵普确如材料中宋太祖对他的评价。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后面问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欧阳修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遂退于颍州,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尝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客笑曰:“子欲逃名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谓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君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节选自《诗人玉屑》) 
【注】①三代:指夏、商、周三代。②金石:指钟鼎文及碑文。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