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社科文阅读,回答相关问题。
第二代生物燃料——草油
①现在,我们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对石油过分依赖,会让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及环境安全遭受威胁。但文明不能因此停下前进的步伐,我们必须找到新的能源来保障世界运输系统的顺利运转。以非粮原料或农业废弃物为原料转化的液态燃料——纤维素生物燃料有利于环境安全,技术可行性强,近期内最有希望替代传统化石能源。
②生物燃料可以用植物或植物制品为原材料。目前,第一代生物燃料以可食用作物为原料,主要包括玉米、大豆(美国)、甘蔗(巴西)。用可食用作物制造生物燃料是最简单可行的,因为把这些可食用作物转化为燃料的技术是现成的。然而,第一代生物燃料并非长久之计,原因很简单:没有足够的耕地能够满足发达国家10%的液态燃油原料需求。
③第二代生物燃料主要以纤维素质材料为原料,如富含纤维素、生长迅速的草本植物,可转化为草油的原料有很多,从木材废料(锯木屑、木质建筑残片)到农业废弃物(玉米秸秆、小麦茎秆),再到“能源作物”[生长迅速、纤维含量高、专门种植用作草油原料的草本和木本植物]。这些原料作物耕作成本低、量大,更关键的是,这些作物的种植生产不会干扰和危及粮食生产。大多数能源作物能够在不能用作农田的边际土地上快速生长。还有一些能够在被废水或者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生长并净化土壤,如生长周期较短的灌木柳树。
④纤维素类植物生物质(指某一系统中全部或特定的生物总量)丰富,能够可持续地收获,来制造生物燃料。美国农业部和能源部的研究显示,在不减少作为人类食物、动物饲料及出口生物质份额的前提下,美国每年能够生产13亿吨(干重)生物质。如此大量的生物质每年至少能够产生1,000亿加仑(约3,790亿升)草油,大约相当于每年美国汽油、柴油消耗总量的一半。放眼全球,每年纤维素类生物质生产量能够转化的生物燃料相当于340亿~1,600亿桶原油,已经超过了目前全球每年30亿桶原油的消耗量。纤维素类生物质能够转化成任何类型的燃料,如乙醇、普通汽油、柴油,甚至航空燃油。
⑤人类历史上的能源新纪元──草油时代也许很快就要到来。

(1)、第二代生物燃料的优势是什么?

(2)、说说选文第④段划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3)、文章第②段“目前,第一代生物燃料以可食用作物为原料,主要包括玉米、大豆(美国)、甘蔗(巴西)”一句中的“主要”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4)、下列各项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人类对石油过分依赖会带来种种问题,因此人类要致力于开发和利用新的能源。 B、第一代生物燃料和第二代生物燃料对耕地的需要有很大的不同。 C、纤维素类植物生物质丰富,它们能够转化成任何类型的燃料。 D、我们可以肯定,人类利用草油的新能源时代很快就会到来。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小题。

比,是一门学问

      ①“比”是一个会意字,即拿一物或一类物,与另一物或另一类物进行比较。比,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在学校,同学们之间“比”成绩,“比”品德;在社会上,人们之间“比”地位,“比”权势;在超市里,人们“比”质量,“比”价格……比,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②从比的字形看,它是一把双刃剑。善于用“比”这把双刃剑的人会发挥出巨大的威力;不善于用的人则可能伤害到自己。因此,如何“比”,是一门学问。

      ③客观性地“比”,带给我们的是启迪和成功。只有理智地“比”,我们才能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明确自己的优缺点,从而扬长避短。

      ④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迅速被大家熟知的莫言,就值得我们学习。在其写作生涯中,他的内心就有“两个要点”,其一是分析一些知名作家,研究其大红大紫的成功因素;其二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在农村生活中找灵感,让文风愈加独成一派。现今很多作家将赚钱和功利放在首位,成了所谓的“市场作家”,什么畅销,就写什么;还有的作家为了博得关注,沉迷于风花雪月、野史风韵。莫言就是善“比”的典型,知道自己应该比什么,是销量、关注度、名利、掌声,还是文学著作本身的意义,相信莫言内心总有一把标尺。

      ⑤缺乏理性地“比”,带给我们的是人生的空白和遗憾。和别人进行“比”较后,自己仍没受到任何启迪和进步,这样的“比”就是盲目的,这样的做法也是不值得提倡的。历史上就有这样的事例,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告诉人们,秦朝实力雄厚,阿房宫的建造更是雄伟壮丽,秦始皇满以为这样就会稳坐江山万载,不曾想,一个陈涉起义就让一切土崩瓦解了。“秦人无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后代统治者比而不鉴,所以悲剧才会不可避免地重复上演。

      ⑥不顾实际地“比”,带给我们的是诱惑和伤害。现在有些学生就存在着一种不良风气----攀“比”,且愈演愈烈。媒体也偶有报道过一些学生举办豪华聚会,开着名车,穿着名贵礼服,排场浩大。这些学生“比”的不是成绩和素质,而是吃喝穿戴、时尚享乐、排场,无不让人惋惜。校园里应该是最纯洁的圣地,可攀“比”之风,丧失了本来的纯真、质朴和善良。

      ⑦不同的选择导致不同的结果。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摒弃不恰当的“比”,选择理性的“比”。对待生活,我们应该努力将“比”变成自我奋进的动力,使“比”成为我们顺利到达成功彼岸的助推器。

      ⑧该“比”的时候,我们绝不怯懦;不该“比”的时候,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平和的心态。善“比”者,“比”是一种促进,一种提升;不善“比”者,“比”是一种累赘,一种牵绊。

      ⑨总之,“比”是一门学问。只有善“比”者才能知足常乐,才能体会心远地自偏之境界的美妙。“比”出思想,“比”出境界,“比”出风采,才是我们应该达到的人生高度!

文言文阅读

【甲】

岳阳楼记(节选)

范仲淹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谏院题名记

司马光

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于工商,无不得谏者。汉兴以来,始置官。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革于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当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汲于名者,犹汲汲于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

天禧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其职事。庆历中,钱君始书其名于版,光恐久而漫灭。嘉祐八年,刻著于石。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呜呼,可不惧哉!

【注】①选自《温国文公司马公文集》卷六十六,是司马光于宋仁宗末年知谏院时所写。②天禧:宋真宗的第四个年号。③庆历:宋仁宗的第六个年号。④嘉祐:宋仁宗的最后一个年号。

活动三 名人的爱国传统——古诗文阅读

材料一:

辛弃疾列传

辛弃疾, 字幼安, 齐之历城人。绍兴三十一年, 耿京聚兵山东, 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 弃疾为掌书记 ,  即劝京决策归。僧义端者, 喜谈兵, 弃疾与之游, 后僧投耿京,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斩弃疾。疾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孝乾道六年, 孝宗锐意恢复, 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 持论劲直, 不为迎合。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 言逆顺之理, 消长之势, 技之短,地之要害, 甚。朝臣以讲和方定, 议不行。迁司农寺主簿, 出知滁州。

淳熙七年, 盗连起湖湘, 弃疾悉讨平之。遂奏疏曰:“田野之民, 郡以聚敛害之 ,  县以科率害之,吏以乞取害之,豪民以兼并害之,盗贼以剽夺害之,民不为盗,去将安之夫民为国本, 而贪吏迫使为盗, 今年剿除, 明年划荡, 譬之木焉, 日刻月削, 不损则折。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 讲求盗之术, 无徒恃平盗之兵。”诏奖谕之。

弃疾一生主战, 力图恢复河山。然多为议和所阻, 且历任多文职, 又常赋闲于家, 不由感慨:“却将万字平戎策, 换得东家种树书。”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列传》, 有删改)

【注释】①掌书记:节度使的属官,掌管文书笺奏,亦可参议军务。②聚敛:敛取赋税。③科率:官府于民间定额征购物资。

材料二: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 ,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注】①此词作于辛弃疾被贬、闲居江西之时。陈同甫: 南宋爱国文人,与辛弃疾志同道合。②八百里分麾下炙:把酒食分给部下享用。③五十弦:泛指乐器。④的卢:战马。⑤天下事:收复北方失地的国家大事。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