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

(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     (              )                ② 负势竞上,互相邈   (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请写出一位与吴均有相同情怀和志趣的古代名人,并结合其相关文章简要分析。

举一反三
阅读理解。

光   之   香

林清玄

       ①我遇见一位年轻的农夫,在南方一个充满阳光的小镇。

       ②那时是春末了,一期稻作刚刚收成,春日阳光的金线如雨倾盆地泼在温暖的土地上,牵牛花在篱笆上缠绵盛开,苦苓树上鸟雀追逐,竹林里的笋子正纷纷胀破土地。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真是人间里非常幸福的感觉。

        ③农夫和我坐在稻埕旁边,稻子已经铺平张开在场上。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我在农夫家做客。刚刚是我们一起把谷包的稻子倒出来,用犁耙推平的,也不是推平,是推成小小山脉一般,一条棱线接着一条棱线,这样可以让山脉两边的稻谷同时接受阳光的照射,似乎几千年来就是这样晒谷子,因为等到阳光晒过,八爪耙把棱线推进原来的谷底,则稻谷翻身,原来埋在里面的谷子全翻到向阳的一面来——这样的晒谷比平面有效而均衡,简直是一种阴阳的哲学了。

       ④农夫用斗笠扇着脸上的汗珠,转过脸来对我说:“你深呼吸看看。”

       ⑤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

       ⑥他说;“你吸到什么没有?”  

       ⑦我吸到的是稻子的气味,有一点香。我说。

       ⑧他开颜地笑了,说:“这不是稻子的气味,是阳光的香味。”   

       ⑨阳光的香味?我不解地望着他。 

       ⑩那年轻的农夫领着我走到稻埕中间,伸手抓起一把向阳一面的谷子,叫我用力地嗅,那时稻子成熟的香气整个扑进我的胸腔,然后,他抓起一把向阴的埋在内部的谷子让我嗅,却是没有香味了。这个实验我深深地吃惊,感觉到阳光的神奇,究竟为什么只有晒到阳光的谷子才有香味呢?年轻的农夫说他也不知道,是偶然在翻稻谷晒太阳时发现的,那时他还是大学学生,暑假偶尔帮忙农作,想像着都市里多彩多姿的生活,自从晒谷时发现了阳光的香味,竞使他下决心要留在家乡。我们坐在稻埕边,漫无边际地谈起阳光的香味来,然后我几乎闻到了幼时刚晒干的衣服上的味道,新晒的棉被、新晒的书画,(1)光的香气就那样淡淡地从童年中流泻出来。自从有了烘干机,那种衣香就消失在记忆里,从未想过竟是阳光的关系。

       ⑪农夫自有他的哲学,他说:“你们都市人可不要小看阳光,有阳光的时候,空气的味道都是不同的。就说花香好了,你有没有分辨过阳光下的花与屋里的花,香气不同呢?”

       ⑫我说:“那夜来香、昙花香又作何解呢?”

       ⑬他笑得更得意了:“(2)那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的。”

       ⑭我便那样坐在稻埕边,一再地深呼吸,希望能细细品味阳光的香气,看我那样正经庄重,农夫说:“其实不必深呼吸也可以闻到,只是你的嗅觉在都市退化了。”

元丰二年到元丰七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写下千古诗文,让我们跟随金小小一起在古诗文中探寻苏轼的君子之风。

(材料一)

安国寺记

苏轼

元丰二年十二月,余自吴兴守得罪上不忍诛以为黄州团练副使使思过而自新焉。其明年二月至黄。舍馆粗定,衣食稍给,闭门却扫,收招魂魄,退伏思念,求所以自新之方。反观从来举意动作,皆不中道,非独今以得罪者也。欲新其一,恐失其二,触类而求之,有不可胜悔者,于是喟然叹曰:“道不足以御气,性不足以胜习。不锄其本,而耘其末,今虽改之,后必复作,盍归诚佛僧求一洗之?”得城南精舍曰安国寺,有茂林修竹,陂池亭榭。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私窃乐之。旦往而暮还者,五年于此矣。

寺僧曰继连,为僧首七年,得赐衣。又七年,当赐号,欲谢去,其徒与父老相率留之。连笑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卒谢去。余是以愧其人。七年,余将有临汝之行。连曰:“寺未有记,具石请记之。”余不得辞。

寺立于伪唐保大二年,始名“护国”,嘉祐八年赐今名。堂宇斋阁,连皆易新之,严丽深稳,悦可人意,至者忘归。岁正月,男女万人会庭中,饮食作乐,且祠瘟神,江淮旧俗也。

(材料二)

浣溪沙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材料三) 

定风波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探究一:字字落实)

小语;在当下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与人的距离被不断拉近。跨越时空,探究已经过时的“交友之道”还有价值吗?

【搜集资料】

资料夹

【材料一】

“同志为友。从二又。相交友也。”

——《说文解字》

“二又,二人也。善兄弟曰友,亦取二人而如左右手也。”

——《说文解字注》

【材料二】

“为人谋而不忠乎?____?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____,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①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论语·颜渊》

【材料三】

南阳翟道渊②与汝南周子南③少相友,共隐于寻阳。灰太尉说周以当世之务,周遂仕,翟秉④弥固。共后周⑤翟,翟不与语。(选自《世说新语》)

顾彦先⑥平生好琴,及丧,家人常以琴置灵床上。张季鹰⑦往哭之,不胜共恸,遂径上床,鼓琴,作数曲竟,抚琴曰:“顾彦先颇复赏此⑧”因又大恸,遂不执孝子手⑨而出。

(选自《世说新语》)

翰⑩谓顾荣曰:“天下纷纷,祸难未已。夫有四海之名者,求退良难。吾本山林间人,无望于时。子善以明防前,以智虑后。”荣执共手,怆曰:“吾亦与子采南山蕨,饮三江水耳。

(选自《晋书》)

【注释】①道:同“导”。②翟道渊:当时知名的庐山隐士。③周子南:曾经隐居,后来被庾亮推举为官,担任过西阳太守。④志:____。⑤诣:____。⑥顾彦先:顾荣,字彦先。西晋时期江南士族领袖之一。⑦张季鹰:张翰,字季鹰,西晋著名文学家,初在洛阳为官,后因思念乡居生活与家乡风物去官返乡。⑧不:____。⑨执孝子手:吊丧临走时,礼仪上要握孝子的手,表示慰藉。⑩翰:即张翰。⑪然:____。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