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问答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2年苏教版初中语文八下《敬业与乐业》练习卷(带解析)

请你根据课文《敬业与乐业》和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
作者认为乐业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瑕之美
                                                                                                                                           郭启宏
        ①徜徉于芳林之中,采红撷绿,每见枯枝败叶,却无触目萧索之感,反觉新陈代谢,生机盎然。文艺创作中也有类似情形。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因作家恰到好处地写出其外形和内心的某种“缺陷”,而别具魅力。
        ②《水浒传》里,黑旋风李逵憨直忠勇,却又鲁莽得可爱;拼命三郎石秀是一个精细人,狠劲上来,其尖利歹毒,叫人刻骨铭心。《红楼梦》中,聪明、活泼的史湘云偏是个“咬舌子”,把“二”说成“爱”;还有林黛玉的“小心眼”,晴雯的“使性子”……一个个人物无不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古往今来,大凡成功的艺术形象,恰恰由于若隐若现的微瑕,而显出璞玉浑金的天然光彩。这就是美学家所称的“缺陷美”。
        ③我想,“缺陷”之所以为美,在于它的真实。谚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水浒传》《红楼梦》的例子,正是作家基于真实的艺术的生命这一着眼点,才在“完美”的面庞上点出“缺陷”的痦子。即使作家主观上有某种“神化”的理念,只要他尚能依据生活进行创作,最终仍不得不归于“人化”的描写。《三国演义》中作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作家在绝对化的描写中,也还有着被姜维识破计谋的千虑一失以及在先帝托孤时刻的惶恐心理等笔墨。“缺陷”愈真实可信,就愈有生命力,于是就愈美,“美是生活!”
        ④“缺陷”之成为美,还在于它的独特和恰如其分。外形的“缺陷”是千人千般,万人万种的。美人长有痦子,或者浮现在嘴角,或者隐匿于颈后,绝不相同;内心的“缺陷”更有千差万别,任何分类精密的批评家也无法归纳出几条几款,让人对号入座。这是“缺陷”的独特。所谓“恰如其分”,指的是“缺陷”不过是缺陷而已,既非外形的丑态,也非内心的恶德。这样,“缺陷”便在真实的基础上产生了特殊的韵致,使人物又各具风采,艺术魅力由此而生。正如捧心西施独特的却又风情十足的“缺陷”竟使东施起而“效颦”一样,憨湘云醉眠芍药茵,呆香菱情解石榴裙,都是她们各自独特的“不检点”的行为,相信《红楼梦》的读者不会据此认为这样的艺术形象是丑陋的。
        ⑤或问,难道只要“缺陷”都是美,无缺陷的“完好”不是美吗?无缺陷的“美好”当然是美,我们能说镜中花、水中月不美吗?然而这种美却难以捉摸得到。从文艺创作来说,塑造美的人物形象,并不排斥对其“缺陷”的描写。这里,还须再次说明,笔者所称的“缺陷”是有条件的,即:“缺陷”只是局部,而非整体。整体的美不但可以容纳而且必须包容局部的“缺陷”,“爱屋及乌”的成语和“情人眼里出西施”的俗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⑥一言以蔽之,瑕不掩瑜 , 瑕之美,在于真实与韵致。
                                                                                                                                                                                                                         (本文略有改动)
      【注释】①瑕不掩瑜:瑕,斑点;瑜,玉上的光泽。玉的疵点掩盖不了其固有的光泽。比喻事物的毛病缺点无损其整体的完美。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说真诚
      ①曾几何时,我们渴望辉煌与成功,富于幻想与憧憬。然而,当岁月为我们的人生之树又增添一圈崭新的年轮时,我们却愈来愈感到首先需要的是真诚。因为真诚是火,当心与心之间横着樊篱时,它会焚去所有的阻隔,引导心灵共同拥抱美好与真情;真诚是水,当思想里积起种种难以沟通的障碍时,它会洗去一切误解,在不同的思想之间串流一条理解的小溪。
      ②真诚的人坚强自信,乐观向上,在他们眼里,困难是胜利的前奏,失败是成功的信号;真诚的人从善如流,热情大方,生活里平易近人,虚怀若谷,实践中乐于助人,行为高尚;真诚的人嫉恶如仇,崇尚真理,他们是现实生活的清洁工,又是良好社会秩序的交通警;真诚的人潇洒自在,人格高尚。真诚像春天的明媚阳光,即使有的地方普照不到,也会把温暖辐射到那里。
      ③缺乏真诚,心灵里会生长芥蒂与隔膜,人与人之间无法沟通。没有真诚,生活会失去美好,变得虚伪与沉重,社会里也将失去纯真与同情。向往真诚而不知其内涵的人,将永远无法做到真诚。只知真诚却在行动上另是一套的人,只是在关键时期用它来伪饰自己的言行。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不是真诚,固执己见、独断专行也不是真诚。真诚需要忘我,需要付出,只有思想上达到并保持一种毫无顾虑、毫无压抑的至高、至善的境界时,方能自然流露真诚。这犹如青春对于人生,只有心中的“天线”不断从天上人间接收美好、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号,才能青春永驻,风华长存。哪怕古稀高龄还能年轻,因为他的思想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
      ④真诚就要把心胸扩展,把虚伪斩断,让非分的欲望、灰色的思想一起付之流水,从而多一点善心美意,多一些热情奉献。就像杜甫,身居陋室,喊出的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就像范仲淹,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心。而今有多少人,虽然很会使用“外交辞令”,却令人一眼看穿其虚假的本质;又有多少人,虽然拥有太多的钱财,却不能买到一丝真诚。人们终于明白,真诚金钱不换,真诚巧语难当。
      ⑤真诚是理想里的一朵白云,真诚是生活中的一泓清泉,真诚是感情里的一支劲歌,真诚是奋斗中的一叶风帆。
      ⑥恪守真诚,它会帮我们创造金色的人生。

阅读《“能吞能吐”的森林》一文,完成小题。
         ①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旱灾害的作用非常大。据专家测算 , 一片10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这正如农谚所说的:"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森林因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而被科学家称之为"吞水吐雨器"。
        ②说起森林的功劳,那还多得很。它除了为人类提供木材及许多种生产生活的原料之外,在维护生态环境方面也是功劳卓著,它用另一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孕育了人类。因为地球在形成之初,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高,氧气很少,气温也高,生物是难以生存的。大约在4亿年以前,海里的先进植物登陆,陆地才产生了森林。森林慢慢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同时吐出新鲜氧气,调节气温,这才具备了人类生存的条件,地球上才最终有了人类。所以科学家又称森林是"吞碳吐氧机"。
        ③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是地球的绿色之肺。森林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的这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是其他任何物体都不能取代的。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植树造林,并且保护好森林。目前,值得我们每个人关注的是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缩。近200年间,地球上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以上被采伐和毁掉。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急剧增加。此消彼长,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生存。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水分蒸发加快,改变了气流的循环,使气候变化加剧,从而引发热浪、飓风、暴雨、洪涝及干旱。
         ④为了使地球的这个"能吞能吐"的绿色之肺恢复健壮,以改善生态环境,抑制全球变暖,减少水旱等自然灾害,我们应该大力植树造林,使每一座荒山都绿起来。

阅读下面记叙文,回答问题。

《母亲教我一首歌》

      ①言传与身教似乎是两首听不够的歌谣。在我的记忆里,父亲言传的方式是拿别人的事明理,母亲身教的方式是用自己的行为感化。两首歌的歌词一对唱,听起来言传的声音更响亮,其实心里都敬佩身教的力量。

      ②母亲目不识丁,形象也不算美丽。不知为什么,她经常唤起我深深的敬意和最真诚的仰望;母亲不会循循诱导,只欣赏事实,只相信勤劳这首生命的赞歌。她给我的印象是不停地干活,凡是自己能干的从不求人。忙忙碌碌一生简朴,即使在物质非常丰富的今天,她宁可舍掉金钱,也不浪费食物。小气的她经常惹我怪怨,她不解释,用沉默代表一种坚信。如今,暗暗回味才知道是自己的轻浮。

      ③母亲最常用的一句口头禅,惯吃惯喝不惯懒惰。

      ④我发现她经常暗自流泪,一旦有人来访,马上会擦干眼泪,用笑容回敬对方,生怕自己的心事传染给别人。但影响我的是沉稳,不急躁,不亢不卑,用一双永不消闲的手在暗中传递一种力量。我们也在收敛自己的行为模仿一种高尚,我们也在规劝别人提醒自己,可我们很难无视自己的存在,想尽办法体现一种能力,生怕别人忽视。这种有意表现与默默的习惯一对比,脆弱与坚韧不辩而知。

      ⑤她眼中的优秀子孙,不是天生聪明坐享其成,而是勤劳勇敢不怕流汗。她永远深信勤能补拙的常理。这些似乎我们都知道,为啥我们眼中的灿烂一种是财富一种是智慧,唯独要隐去勤劳善良这幅貌不惊人的风景?也许动与静,行与想永远要包裹人间的真伪,混淆天妒英才与我不逢时的无奈。当我们的人生感慨用血泪清洗时,不能不回望母亲那双从不疲倦的手还在耕作,那样从容,那样自信,像一种无声的希望在祈祷。

      ⑥她用勤劳养育了一群子孙,用简朴与低调谱成世界上最美的歌谣。

      ⑦她没有念过一天书,这不是她的错,没听到她有过任何的怨言,然而她把父母的遗像恭恭敬敬摆在案前,经常燃香敬供。看似举手之劳有点滑稽,细细一品,原来是感恩的情敬畏的魂留恋还在燃烧的生命。当一群子孙围绕着她称颂她的功绩时,她的笑容最美最甜,像个孩子,不知把那份激动分享给谁更满意。然而苍老的皱纹里,还在卷曲所有儿女的心事,疲倦的双手还在修改动听的歌词。

      ⑧母亲的一生,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无私地付出。我们为她做过什么?只有汗颜,愧疚与无尽的悔恨。她不为金钱贪心,不为贫穷自卑,凭自己的能力改变自己。给我留下三间草屋和一生勤俭持家的习惯,可是我不敢说她不富有,不敢说她不高尚。她的身教远远胜过书本里的豪言。

      ⑨这首歌也许唱了几百代,也许我们都在唱。可是勤劳这首永恒的歌词好像正在隐退,被一种优越的辐射覆盖。对此,谁能平静于心?我终于理解母亲的一片苦心,勤劳这首一直传承的歌谣,是用血和泪凝聚成的财富,听懂它,就能享用一生荫及子孙,改写自己的人生,展现自己的魅力。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

    看罢水,我再细观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寸寸地剁去。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梁衡《壶口瀑布》)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