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小议读书
        ①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从本质上讲,就是读者的心灵和上下古今的伟大智者的心灵进行对话。但真正要把书读好,需搞明白三个问题。
        ②一是为什么读书。这是读书“入口处”第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纵观天下读书人,一般有两种读书心态:出于实用和出于兴趣。实用性读书把读书当作一种手段,以适应工作、职务需要和追求财富等为目的。兴趣性读书则是出于爱好,丰富自己的精神和知识世界,提高个人素质。现在的许多学生不知道为何读书。只是为了考个好学校,将来找个好工作,属于被动地学习,这是对读书目的严重扭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之一。
        ③二是读什么书。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书籍是无法穷尽的。庄子有言:“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逐无涯,殆矣。”要减少读书的盲目性与随意性,增强针对性,最好的办法就是读经典。什么是经典?经典就是有生命力的,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可以穿越时空的东西。反复读经典,每次心得和收获都不一样。毛主席读《红楼梦》读了5遍,圈点阅读《资治通鉴》17遍;温家宝总理读《沉思录》近100遍,天天都在读,这就是经典。有些东西当时看来是经典,过一段时间再看,还是经典。如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等等都具有永恒的真理价值。
        ④三是如何读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一百本书而不思考,不如思考着读一本书。前人也不是完人,也有认识偏颇的地方,甚至错误的地方。有些观点或论断,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正确的,用新的视角来审视,可能是不合时宜的;也有些观点或论断,结合新的实践或新的元素是可以创新发展的。所以,我们读书要边读边思,于不疑处有疑,善于存疑,敢于存疑,然后进行深度思考,形成自己的学问。不仅要思考其中的思想内容,最重要的是掌握蕴含其中的思维方法,掌握了先进的思想和科学的方法,人就有了力量。
        ⑤最后,要善于活化知识。通过读书,我们可以获取知识,但零碎的、没有系统的知识是没有多大价值的,这就需要活化知识,建立起自己的认知系统。人的大脑好比电脑,脑子里存储了大量的零碎的知识,如果不去消化、理解和运用,无非是在脑容量里多占了点空间而已,这样的知识越多,你的内存越小,反应越慢,脑子容易僵化。知识是冰,是死的,而智慧是水,是活的,只有把知识转化为智慧,才是到达了读书的真境界。

(1)、标题《小议读书》肯定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其理由是什么?

(2)、从选文的结构和分论点的角度完成下列两题。
①第②③④段这三个论述语段能否颠倒一下顺序?为什么?
②用简洁的语言回答读书要“读什么书”和“如何读书”。

(3)、下面名言警句中能够作第④段的论据的一项是(    )

A、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笛卡儿 B、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 C、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叶圣陶 D、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暴十寒。 ——郭沫若
(4)、第③段、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第③段:                                                                                                               
第⑤段:                                                                                                                

举一反三
阅读《“面壁”与“破壁”》中的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面壁”与“破壁”
      ①“面壁十年图破壁”,是周恩来同志青年时代所写的诗篇《大江歌罢掉头东》中的一句。
      ②“面壁”,原始佛教用语,相传南朝名僧达摩大师刻苦修行,终日面壁而坐,默诵经文,后来成为佛教禅宗的始祖。“破壁”,用的是“画龙点睛”的典故。据《历代名画极》记载,南朝张僧繇精于绘画,曾于金陵安乐寺画四条龙,都不画眼睛。他说:画了眼睛龙就会飞去。人家以为不可信,硬要他试试。当他刚点上两条龙的眼睛,忽然雷电破壁,两条龙乘云飞去,周来同志巧妙地把两个典故揉合起来,并赋予新意,表达他那种为探索革命真理尝胆励志、刻苦攻读的战斗精神。
      ③“面壁”,作为一种治学精神,是十分可贵的。读书,做学问,贵在坚持,贵在数年,乃至数十年如一日地刻苦钻研,锲而不舍,终不稍怠。“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要是没有这种艰苦卓绝一步一个脚印的“面壁”精神,尽管你有“破壁”之壮志,也只能是一句空话。那种学了一点就浅尝辄止,自满自足起来,或是在科学的“坚壁”面前,遇到点困难就畏缩不前的人,是不会突然出现什么“破壁”的奇迹的。
      ④为图“破壁”,必须要有脚踏实地的“面壁”精神,而“面壁”又正是为了“破壁”。倘若只会低头沿着前人的足迹亦步亦趋,而没有敢于突破前人藩篱的雄心壮志,没有筚路褴褛的创业精神,也不可能取得惊人的成果,攀上顶峰的。
      ⑤古往今来,大凡有所成就的大学问家,大科学家,无不凭借着长期的“面壁”精神,以遂一旦“破壁”之志。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细品寂寞
      ①人生在世,既不甘寂寞,又要耐得寂寞。既“不甘”又“耐得”,似乎冰炭不同炉,实则辩证统一。耐得寂寞是专心求一,厚实的底蕴在寂寞中沉淀,深邃的思想在寂寞中孕育,坚韧的意志在寂寞中磨炼;不甘寂寞是奋发向上,如火的激情在不甘中燃烧,惊人的创造在不甘中迸发,追求的目标在不甘中接近。“耐得”常务实,“不甘”促飞跃。“不甘”须“耐得”垫底,“耐得”须“不甘”引领。“不甘”与“耐得”两相交织,两者兼备,才能登得上乘境界。
      ②“巴蜀鬼才”魏明伦甘于寂寞,7岁学戏,9岁成为四川自贡市川剧团的“九龄童”,工龄四十多年,居然没有换过供职单住。他不甘寂寞,以“九部大戏、几卷杂文、两打碑赋”名扬天下。
      ③袁隆平甘于寂寞,风里来雨里去研究杂交水稻;不甘寂寞,时刻瞄准更高的目标。
     ④耐得寂寞,非是隐形遁迹,枯槁心灵;不甘寂寞,也非好高骛远,四面出击,而是专攻与博取同存,冷静与激情共聚,埋头与抬头互辅。对寂寞“耐得”和“不甘”,是人生的清醒之为,境界之为。境界到了,功夫到了,“耐得”和“不甘”,便成了腾飞之两翼,左右相助,得心应手,获得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辉煌。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①影壁,是立于传统建筑大门里或者大门外的一堵装饰性墙壁。由于出入大门的人们都会与这堵墙壁打上一个照面,因此影壁又称“照壁”;又因为它曾经是古代天子、诸侯宫室的“肃敬”之墙,也曾被称为“萧墙”。 作为附属建筑,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影壁出现早、式样多,成为普通民居、皇家宫苑、庙宇道观等传统建筑的重要构件。
②在陕西省的西周一建筑遗址中,有一座影壁残迹,东西长240厘米,残高20厘米,这是中国至今发现的最早的影壁。这说明至迟在殷商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影壁。从材质上说,影壁可以分为砖影壁、石影壁、琉璃影壁和木影壁等几种,样式也随地域的不同而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样貌。
③在中国传统建筑史上,影壁之所以能够固化为传统建筑的重要构件,是因为它能够满足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人们的不同需要。
④从务实的角度说,中国传统建筑一贯讲究内敛性、私密性与防御性的建筑原则:“家,居也”,“户,防也”。以传统民居——四合院为例,其特点是,院落四面皆有墙壁,墙壁之上不设窗子,家人的活动均在院墙内进行,仅有日启夜闭的大门与外面相通。如果大门开启,门外的行人很容易窥探到庭院内的活动,因此,影壁便担纲起了防人窥探、以别内外的务实之用。除此之外,在寒冷的冬季,影壁还能阻断院外的大风,御抵院外的寒气。
⑤从审美角度讲,影壁又有借门外之地界定建筑空间、突出门庭气势、传递美好期盼的作用。官署、庙观大门前设有影壁,则愈显森严、肃穆。典型者如北京紫禁城宁寿宫前的九龙壁,它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总长29.4米,总高3.5米,巨大的壁身上装饰有九条巨龙。九条巨龙姿态各异,盘身展爪,既华贵又威严,把皇家的气派彰显得淋漓尽致。居民建筑的影壁也不例外,在水磨青砖砌成的墙面上,或装点以吉祥花卉,或雕饰以“福”、“寿”、“鸿喜”、“纳福吉祥”、“开门见喜”等吉祥字样,在营造居所祥和氛围的同时,也充满了美好的寄寓。

阅读《谦和是一种力量》,回答小题。
                                                                                               谦和是一种力量
       ①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你总是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当冲突横亘在你的面前时,你会选择哪一种态度来面对呢?是不顾一切地发泄心中的愤恨,还是谦和、冷静地思考?我们的答案是后者。
         ②谦者,谦虚,谦让也。它根源于人的辞让之心,体现在人际关系中就是互相尊重。孔子言:“礼之用,和为贵。”(一)“和”历来被认为是君子的重要品质。“谦”“和”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③谦和具有化解矛盾的力量。愤愤不平的廉颇,纵使百般刁难,甚至扬言“我见相如必辱之”,蔺相如却能以大局为重,隐忍退让,“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最终使廉颇负荆请罪,留下“将相和”的千古佳话。试想如果蔺相如不能隐忍退让,与廉颇势不两立,势必会削弱赵国的力量,极有可能导致赵国覆亡。所以说,愤怒看似凶猛,但却在谦和忍让中化为和谐。
        ④谦和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昔日,刘备放下皇叔州牧的身份,顶风冒雪,不顾路途难行,心怀赤诚,三次来到乡野荒村,访贤求才。第三次时,离草庐半里,他便下马步行,听闻孔明午睡未起,便静候在草堂阶下,终于用谦虚的态度、真诚的心意打动了卧龙先生。(二)这才使三顾茅庐成为千秋美谈,三分天下成为历史功业。
         ⑤谦和还具有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的力量。谦和的态度使你更容易让人接近,谦和的微笑总是能给你带来好运气。也许一点点的善意、理解、宽容和付出,就会给自己和别人的生活增添一点美好和快乐。
          ⑥然而,谦和并不是毫无原则的退让,也不是有失尊严的顺从,我们必须做到谦和有度。
         ⑦谦和,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卷;谦和,似一篇清丽的婉约文章。(三)谦和,既美丽了自己,又悦目了他人。(选文有较大改动)

读短文回答问题

听民歌

    ①听过民歌。

    ②陕北信天游、陇东花儿、江南田歌、闽北山歌。

    ③从小听的是闽北山歌。曲调很简单,旋律似乎只有一句。这一句翻来覆去地唱,翻来覆去地唱。只在每句的结尾略加不同的装饰音,以与下一句相区别。那时,常有一个老翁,走在弯弯的崎岖长路上,他一边赶着牛,一边豁开嗓子扯出一首首山歌。没有应和,没有对答。老人的嗓子孤独、苍老、悲凉。有时他根本发不出音。老人走在牛群的背后,唱得再也唱不下去了,就沉默。老人是终日与牛群为伴的牛倌。那时,我听不懂老人唱的山歌,因为隔得太远,老人又豁了牙,吐字不清。但我至今闭上眼睛,还能清晰地浮现出一条长路上的一群牛,一个老翁,一首首拖音很长的山歌。

    ④后来参加山场劳动,穿蓑衣、挂柴刀、扛长锄去山上,开始近距离地听到男女对唱的山歌。男的女的两拨人,往往分得很开,往往是隔着一条山岙,这边望得见那边的人,那边望得见这边的人。第一个音是这样发出的:有人觉得要唱了,就停下手中的活儿,把箬笠往脑后掀了掀,吸一口气,然后扬脖仰头。“哎——”,这个哎字由低往高,高到一定音阶,然后平滑着延伸,“哎——”,然后波动,上挑,收尾。接下的句子是“妹呀……”什么什么的。这是典型的中青年唱的山歌,底气十足、穿透力强,同时也是粗野的、质朴的。山中的人并不指望什么爱情,但是他们唱的却是纯粹的爱歌。如果认真地听他们彼此间的对唱,还真的唱得情深意长。与老人们的山歌相比,年轻人的山歌欢快、短促,更加明快也充满向往。年轻人是对着异性唱,老人则是对着大山与天空唱。

    ⑤时间继续往后推移,就听到了乐清的著名山歌《对鸟》。《对鸟》的旋律要比闽北山歌复杂、华丽得多,而且歌词也来得更加富有情趣和圆熟。与闽北相比,乐清的山没有那里的深,没有那里的高,也没有那里的大,但人也因此而复杂了许多,山歌也因此而华丽了些,想来并非没有道理。

    ⑥如今听民歌,是听磁带上、音响中的民歌,流畅,华彩,大白菜上扎红绸,早已没有了那种质朴。从歌星那猩红的嘴唇间和花花绿绿的MTV中唱出,“民歌”已不再是民歌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文化遗产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范星盛

①在最近流行的影视与文学作品中,文化遗产越来越成为文化作品的鲜亮背景。《长安三万里》中出现的多座历史城市和历史建筑,《千里江山图》展现的浓郁的上海老城老建筑味道等,都引发了广泛关注,助推了有关城市的旅游热度。城市旅行、城市漫步渐趋风行,将城市文化遗产串珠成线。文化遗产与城市发展间的关系如何,文化遗产当如何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详加讨论。

②首先,文化遗产为城市保留了历史记忆,塑造了城市的凝聚力。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当地人,文化遗产是城市的“乡愁”所在,就如同故乡门前的老树,承载了儿时的回忆和家的温暖。世事变迁,老树仍在,人们和故乡沟通的纽带就依然存在。如南京文庙棂星门前的垂带石,是很多老南京人儿时游乐的场地,实际上构成了保留和生成城市群体记忆的“记忆场所”,在后来的文物修缮时被特意保存,并成为了博物馆中的展示内容。北京中轴线申遗过程中,也集中整理了沿线居民对中轴线文物间的故事和回忆。

③再者,对于城市的新居民而言,体验、认知、熟悉城市文化遗产的过程,也是其融入城市文化、构建城市归属感的过程。地理学家段义孚曾提出“恋地情结”的概念,指出“作为具体存在的社会性的人,我们需要一些赖以养育和支撑并感到亲切的地方”,而“场所”正是“感知”的价值中心。城市文化遗产作为大浪淘沙般的城市变迁过程中保存下来的历史印记,构建了新老居民对城市的归属感,最终强化了城市的凝聚力。

④文化遗产不仅面向过去,更指向未来,是生成城市新文化、新风尚的重要物质载体。近年来,我国一批具有特色的城市建筑设计、文化创意、文学书写的涌现,都呈现出和城市文化遗产紧密相连的新特点。上海结合城内不同时期的老建筑凝练了特色城市漫步路线,西安年轻人以明城墙为背景开展地方歌会,长沙围绕橘子洲区域形成了绚丽的城市展演,重庆依托山城建筑街巷打造了城市创意步道,景德镇在传统制瓷工艺的基础上孕育了新潮的瓷器市集……古今交融的城市景观中穿行着身着传统服饰的年轻人,城市博物馆演变为人流涌动的教育、休闲公共空间,正在成为中国诸多大城市新的形象。大到城市建筑、文化景观的营造,小到新兴街牌、冷饮、面点等的孵化,文化遗产成为了城市新设计的重要来源,承载和催化了青年群体的创意,构成了中国城市新文化引人注目的新引擎。

⑤在新时代,文化遗产与城市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息息相关,城市的经营者应当关注到这些进行中的新变化,加强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保存城市的历史格局与历史风貌,为城市文化传承守土尽责。此外,我们应该充分借鉴和吸收“创意城市网络”等城市新发展理念,从多角度为遗产与新业态、新青年的连结铺路搭桥,让城市遗产与智慧城市、基础教育、科技创新等多行业形成关联协同,使传承与创新有机结合,令旧遗产为新城市的美好生活提供不竭动力。

(2023年09月15日《中国青年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