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节选自岳飞《论马》)

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瞰豆数升,饮泉一斛,然非清洁宁饿死不受,介胄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值复襄阳,平杨么,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不然。日所受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取为马,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
注:①啖:吃。②介:披上战甲。③比:等到。④自午至酉:相当于现在从中午11时到晚上7时。⑤褫(chǐ):解除。

(1)、解释加线的词语。
①故常之(       )             ②若无事(     )

(2)、与例句中的“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

A、潭西南而望 ( 《小石潭记》 ) B、好逸而恶劳(《治水必躬亲》) C、学而时习之 (《<论语>八则》)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马说》)
(3)、用“/”划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然 非 精 洁 则 宁 饿 死 不 受 。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5)、这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文章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 , 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提,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选自袁宏道《满井游记》)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