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神秘的海洋“无底洞”
        ①海洋中的“无底洞”,又称“死海”或“海洋黑洞”。在“无底洞”所在的海域,发生过众多起神秘海难。目前所知海洋“无底洞”有两处,分别在印度洋和地中海。
        ②印度洋“无底洞”位于印度洋北部海域,半径约3海里。这里的洋流属于典型的季风洋流,受热带季风影响,一年有两次流向相反的变化洋流。这片海域有着异常的振动及电磁反应。
         ③2007年8月,装备有先进探测仪器的澳大利亚哥伦布号科学考察船专程到印度洋“无底洞”科考,考察的科学家认为“无底洞”可能是个尝未认识的海洋“黑洞”。探测发现,“无底洞”海域海水振动频率高且波长较短,而其周边附近海水则振动频率低且波长较长,由此推测“黑洞”可能存在着一个由中心向外辐射的巨大引力场,具体还有待于进一步考察。他们还在“无底洞”探测到29艘大型失事船只,平均每海里失事的大型船只高达4.5艘,假如以每艘海难船罹难30人计算,就有惊人的870人葬身“无底洞”
          ④无独有偶,在地中海东部希腊克里亚岛的阿哥斯托港附近海域,有一个许多世纪以来一直在大量吸取海水的“无底洞”,人们称之为地中海“无底洞”。据估计,每天失踪于这个“无底洞”里的海水竟有3万吨之多。为了揭开其秘密,美国地理学会曾派遣一支考察队去进行科学考察。科学家们用玫瑰色的塑料小颗粒替海水做了“记号”。这些东西不会溶解在水里,也不会完全沉下去,因为它们的密度各不相同。他们把130千克负有特殊使命的玫瑰色的塑料小颗粒抛掷入旋转的海水里。一会儿所有塑料小颗粒就被旋转的海水聚成一个整体,然后被无底深渊所吞没。
         ⑤科学家们对这次实验寄于极大的希望,他们渴望着把其秘密揭穿,哪怕能在附近找到一粒玫瑰色的塑料小颗粒也好。然而他们的计划落空了。至今谁也不知道为什么这里的海水竟然会没完没了的“漏”下去?这个“无底洞”的出口在哪里?每天大量的海水究竟又流到了哪里?地中海“无底洞”成了千古之谜。

(1)、海洋“无底洞”的神秘之处具体表现在哪里?请选用文中原话回答。

(2)、文章对海洋“无底洞”,从现象到本质进行了科学的说明,运用的说明顺序是     

(3)、请具体说说文章第③段画线句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4)、分析第④段加点词“据估计”,具体说说体现了文章语言的什么特点?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孝心无价    

                                                                                                     毕淑敏
        我不喜欢一个苦孩子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孩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人类的大师?
       我也不喜欢父母病重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动,不必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期冀的希望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
        我相信每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击的脆弱。
        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情。你就永远无以言孝。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满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山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布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
         但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们父母健在的光阴。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怀念火柴
       在这个自动打火的年代,我竟然怀念起了那小小的火柴。
       火柴,多数都是用松木做的。点燃时,那股松香味儿,那木质的芬芳,清新,纯粹,淳厚。有雨后森林的气息,是土地和草木宽厚绵长的呼吸,使得那些即使没有见过森林的人们,也能随时闻到森林的气息;也有点像母亲用皂角洗过的头发的气味。
       我小时候,看见大人们点燃火柴抽烟,我总要凑到他们跟前,一是好奇他们对嘴上冒烟这件事儿为何如此热衷,再就是想闻那种好闻的松香味儿。
       我父亲那一代人,一直是使用火柴的。
       我记得,他们并不是每个人衣兜里随时都带着火柴,常常是好几个人当中,才有一个人带着火柴,可能是因为脆薄的火柴盒,装在这些做重体力活的人们身上容易被挤压破损吧。在劳动间隙,想抽烟而没带火柴的人就会喊一声:谁有火?就有人回答:我有火。想抽烟的就走过来,围在那个带着火柴的人面前,将旱烟锅或自制的旱烟卷凑过来,那人将点燃的火柴依序递到他们嘴里含着的烟上,那动作是快速而又小心翼翼的,动作幅度大了,就会招风熄火,动作慢了,点不了几根烟火柴就燃完了。帮人点烟因此也算是一门需要掌握分寸的小小技艺,也是乡村生活中很独特的一个场景。
       他们以火柴为中心围在一起,彼此的身体离得很近,手、胳膊、衣服都互相紧贴着,甚至,俯身接火时,彼此的脸几乎碰在一起。细微的火苗,温暖的火种,拉近和连接起彼此的身体、表情、呼吸和心跳,拉近和连接起彼此内心的温情。他们围在一起抽烟的时候,也并不多说什么,这些平时辛苦而粗糙的男人们,他们用这种亲近的身体语言已经表达了更实在更温暖的内容。
       而我的父亲,常常是随身带着火柴的那个人。
       至今还记得那个动人的场景。
       夜晚,吹着寒风,生产队加班修水库,几十个社员默默劳作着,起落的镢头、铁锹,在夜色里划动零星的天光。这时,几个想抽烟的叔叔伯伯走过来,围在总是随身带着火柴的父亲面前。父亲点燃火柴,微弯着身子,挡住风,护着火。这时,我那手捧火苗的父亲,火光照亮了他的脸,他像一位古代的祭司,主持着生命与生命、心灵与心灵的相遇、相依和相知,将手中细微的火焰依序递给围在身边等待接火的乡亲们。这一刻,我的父亲被乡亲们亲切地围着,俨然成了夜晚的中心,成了温暖的中心,成了这个世界的中心。
       这很像一种不是宗教而内涵着宗教意味的精神仪式:那手持火苗的人,大家围在一起,默默地重温心灵的约定。这一刻,这些劳作的人,辛苦的人,清贫的人,他们不仰视别的人,他们自己为自己燃一炷香。火光映照着父亲的脸和乡亲们的脸,这些古老的乡土的脸,显得那样质朴、单纯、温和。淡淡的烟缕缭绕着他们,质朴的脸上荡漾着平和、安详的佛光。然后,衔着火苗各自散去,那温暖的烟缕,长久缭绕在岁月的上空。 
       我想,那时,我卑微的父亲心里,一定会生起一种被别人需要和被看重的幸福感觉。而围在他身旁的乡亲们,心里也会泛起一种尊重和感激的细微情思。
       如今,父亲已经去世多年。
       气势汹汹的汽油和尖锐带毒的化学气息,笼罩了我们的生活,也弥漫在我们的心魂。
       谁的衣兜里,还揣着朴素、温和、亲切的火柴?
       谁的身上还散发着古老的松香?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春季的气候变化无常。在春季天气回暖过程中,常因冷空气的侵入,使气温明显降低,对作物造成危害,这种“前春暖,后春寒”的天气称为倒春寒。倒春寒是南方早稻播种育秧期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是造成早稻烂种烂秧的主要原因。“倒春寒”发生时,可使正处于返青或拔节生长阶段的冬小麦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可使已经播种尚未出土的棉花、水稻等农作物出现烂种,已经出土的幼苗大量被冻死。

      ②春季天气转暖以后,人们身体的抗寒能力和抗病能力出现下降,会经受不住“倒春寒”时突然袭来的冷空气的刺激。与此同时,天气变暖会使细菌迅速滋生。如不注意预防,“倒春寒”对人体的健康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尤其是抵抗能力较低的老人和儿童,更容易受冻感冒。

      ③在“倒春寒”袭击时,怎样保健呢?

      ④(一)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根据天气变化防寒保暖,适时、适度增减衣物。要适当“春捂”,不要因为气温暂时升高就马上脱掉冬装。早晚气温较低,要注意保暖。在阳光充足的中午,便可适当减少衣物。

      ⑤(二)要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参加体育锻炼,呼吸新鲜空气,以改善心肺功能,使身体更好地进行调节,适应春季多变的气候。锻炼出汗后,更容易受寒,不能过快减少衣物或吹风降温,要迅速擦干汗水,及时换上干燥衣服,注意保暖。

      ⑥(三)应讲究科学的饮食,多吃一些健脾胃的食物,如含维生素、微量元素丰富且易于消化的鸡、鸭、瘦肉、蛋类、蔬菜、水果等。

      ⑦(四)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以减少和抑制病菌的存活和繁殖,尽量避免在人群密集的区域逗留,安全度过气候多变的春天。

      ⑧(五)要多喝水,这样不仅有利于保持血流畅通,而且可以预防呼吸道疾病。

阅读肖复兴的《拥你入睡》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儿子上初一以后,忽然一下子长大了。换内裤,要躲在被子里换;洗澡,再也不用妈妈帮助洗,连我帮他搓搓后背都不用了。

    ②我知道,儿子长大了,像日子一样无可奈何地长大了。原来拥有的天然的肌肤之亲和无所顾忌的亲昵,都被儿子这长大拉开了距离,变得有些羞涩了。任何事物都有一些失去,才有一些得到吧?

    ③有一天下午,儿子复习功课,累了,躺在我的床上看电视,刚看了一会儿眼皮就打架了。他忽然翻了一个身,倚在我的怀里,让我搂着他睡上一觉,迷迷糊糊中嘱咐我一句:“一小时后叫我,我还得复习呢!”

    ④我有些受宠若惊。许久,许久,儿子没有这种亲昵的动作了。以前,就是一早睡醒了,他还要光着小屁股钻进你的被窝里,和你腻乎腻乎。现在,让你楼着他像楼着只小猫一样入睡,简直类似天方夜谭了。

    ⑤莫非惜惜懂懂中,睡意朦胧中,儿子一下子失去了现实,跌进了逝去的童年,记忆深处掀起了清新动人的一角?让他情不由己地拾蘑菇一样拾起他现在并不是想拒绝的往日温馨?

    ⑥儿子确实像小猫一样睡在我的怀里。均匀的呼吸,胸脯和鼻翼轻轻起伏着,像春天小河里升起又降落的暖洋洋的气泡。

⑦我想起他小时候,妈妈上班,家又拥挤,他在一边玩,我在一边写东西,玩着玩腻了,他要喊“爸爸,你什么时候写完呀?陪我玩玩不行吗?”我说:“快啦!快啦!”却永远快不了,心和笔被拽走得远远的。他等不及了,就跑过来跳在我的怀里带有几分央求的口吻说:“爸爸!我不捣乱,我就坐这儿,看你写行吗?”我怎么能说不行?已经把儿子孤零零地抛到一边,寂寞了那么长时光!我搂着他,腾出一只手接着写。

    ⑧那时候,好多东西都是这样搂着儿子写出来的。他给我安详,给我亲情,给我灵感。他一点儿也不闹,一句话也不讲,就那么安安静静倚在我的怀里,像落在我身上的一只小鸟,看我写,仿佛看懂了我写的那些或哭或笑或哭笑交加的故事。其实,那时他认识不了几个字。有好几次,他倚在我的怀里睡着了,睡得那么香那么甜,我都没有发现……

    ⑨以后我常常想起那段艰辛却温馨的写作日子,想起儿子倚在我怀中小鸟一样静静睡着的情景。我觉得我的那些东西里有儿子的影子、呼吸,甚至睡着之后做的那些个灿若星光的梦。

    ⑩儿子长大了。纵使我又写了很多比那时要好的故事,却再也寻不回那时的感觉、那一份梦境。因为儿子再不会像鸟儿一样蹦上你的枝头,倚在你的怀里睡着了

    ⑪如今,儿子居然缩小了一圈,岁月居然回溯几年。他倚在我的怀里睡得那么香甜、恬静。我的胳膊被他枕麻了,我不敢动,我怕弄醒他,我知道这样的机会不会很多甚至不会再有,我要珍惜。我格外小心翼翼地拥着他,像拥着一支又轻又软又薄又透明的羽毛。生怕稍稍一失手,羽毛就会袅袅飞去……

    ⑫并不是我太娇贵儿子,实在是他不会轻易地让你拥他入睡。他已经长大,嘴唇上方已经展起一层细细的绒毛,喉结也已经像要啄破壳的小鸟一样在蠕动。用不了多久,他会长得比我还要高,这张床将伸不开他的四肢……

    ⑬一个小时过去了,我没有舍得叫醒儿子。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雪之韵

    ①春节过后几天内连降两场瑞雪,洋洋洒洒飘然而至。

    ②孩子们别提多高兴了,未等雪停便大呼小叫般涌到广场的小花园,打雪仗、堆雪人,肆意狂欢。也难怪乎,久旱的城市空气干燥,尘土飞扬,一场大雪犹如甘霖滋润着大地一样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

    ③天已放晴,逐渐转蓝,远处的天际透着暖而柔的阳光,金丝般地洒落在乡野城镇。白的雪,金的光,如画般美丽。晶莹洁白的雪驱却了冬日里的雾霾,荡涤着人们心头的干涸和焦躁。天地之间是那样的亮丽清新。

    ④随着瑞雪的纷飞,似乎听到了春的声音。花园一角少有的几株梅树,静静地任雪花抚弄和亲吻脸颊。遥望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她是个不争荣宠的角色,悄悄地退隐一隅,微笑地注视着漫天飘洒的雪花,静静地迎候着春天的到来。玉兰树的枝头已鼓出胖乎乎的花苞,花苞的顶尖上已吐出细的绒毛,青色泛银,饱含着生命力,似瞬间要吐出春色。垂柳枝条已然柔软而婀娜,泛着浅青色,随风摇曳。春的脚步透着润润的气息悄然而至。

    ⑤雪孕育着春色、生命,乃至万物。她有冰洁的品格、深邃的睿智,给人启迪。难怪乎人们那么爱雪、爱颂雪。雪亦是心灵和境界的映衬和写照。古今先哲文人对雪的咏叹、称颂俯首皆是。秦汉时多有壮景抒怀的边塞诗词,唐宋则多为表述闲情逸致和赞美雪景的诗词。叹为观止者莫过于毛泽东。20世纪40年代一首大气磅礴的《沁园春·雪》彰显了词人广阔的胸襟和高远的志向,指点着不可逆转的人间正道沧桑。

    ⑥雪虽不大,但却温文尔雅、慢悠悠地下了一昼夜。原野城郊似被浸染和洗涤了,四处升腾飘荡着湿气、润气、瑞气。人们如同沐浴了一场春雨,身心格外清爽。

    ⑦孩子们蹚着没过脚面的雪,四处奔跑忙着在堆雪人。铲雪、运雪、堆雪。花园中堆起的小雪人,有的翘着嘴角,一副恶作剧的模样;有的下弦月般地弯着双眼,一脸笑嘻嘻的憨态;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的倒扣着方便面的盒子,俨然绅士般颇有风度。小家伙们创意极佳,把公园装扮成了童话世界。环视四周,满院子都是狂欢的孩子们,嬉笑追逐打闹,弄得满身都是雪渍,头发、眉毛、脸蛋都沾着雪花。特别是那通红的小脸蛋、清澈明亮的双眸、清脆悦耳的笑声,活灵活现的一群春娃娃。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问题。

老班长

张子影

       ①见到宋伟的第一眼我有点儿吃惊,明明40岁出头的人,居然已经满头白发。他马上捕捉到了我的疑惑, 自己拍了一下脑袋,哈哈一笑说:“没办法,要思考的事情太多了。”利落的语气、磊落的姿态、眉宇间闪过的旷达以及举手投足间的豪迈,使得军人的气质秉性袒露无遗。

②老兵宋伟是山东邹城人。不久前,在庆祝“五一 ”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上,老兵支书、 “全国最美退伍军人 ”宋伟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③五月的后八里沟村,绿树鲜花、小桥流水,村中央公园的大喇叭里播放的军歌仿佛比以往更加嘹亮。有这么多光荣头衔的宋伟走在村子里,所有见到他的人都会微笑地同他打招呼。在村里,他有一个普通却有一个特别的称谓:老班长。

④宋伟当过四年兵,在部队的最高职务是班长。这是他最引以为自豪的经历。讲起为什么回村当支书,不免让他牵出来一段辛酸的往事。25岁那年的一天,宋伟从部队退伍回到村里时,已是傍晚,天有些暗。黄色的雾,像大团大团云烟,给风吹得向村庄上空飞扬弥漫,阴凄凄的。宋伟刚走进村里就差点摔了一跤。村里唯一的一条泥巴路上到 处堆着垃圾和柴火堆,路两旁全是低矮破旧的土砖屋。宋伟走进家,却没有看到父母。他这才知道,哥哥成家了,因为没钱盖房,父母亲只好把家里这三间土砖房稍稍修葺后让给了哥嫂,老两口则搬进村大队的传达室。小屋逼仄简陋,冷如冰窖,根本无法再增加一人栖身。宋伟把所有的退伍费留给二老,背上背包,转身离开了村子。

⑤那个晚上,宋伟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夜色里,眼泪哗哗直流,心头好似有一块大石头堵着。他在心里发誓:一定要发奋努力,要让父母亲有自己的房子住。

⑥宋伟进了城,靠着自己的努力,事业蒸蒸日上。几年过去,30岁的他已经拥有了两家很有规模的公司,年收入百万,成了周围十里八乡响当当的人物。

⑦一个寒气袭人的冬日,宋伟外出回来,见几个衣着简朴的人站在公司大门外,旁边还停着一辆破旧的拖拉机。打头几位老者很面熟,一望才知都是后八里沟村的。见宋伟停好了车,几个人一齐围上来……

⑧原来,村里“两委”即将换届,乡亲们想请宋伟回村当领路人!一个老者用颤抖的手拉着宋伟说:“你好几年没回来了,回村吧。别的村一个个都富起来了,咱们村不能再穷下去啦!”

⑨送走了乡亲,宋伟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想了一整天。宋伟夜不能寐。他的人生第一次面临如此艰难的选择:一边是他辛苦八年多打拼出来的公司,此时正如日中天;另一边,是村里乡亲们一双双饥渴期盼的眼睛。宋伟心里纠结极了,想着要不算了吧,还是先做自己的事业吧。

⑩父亲觉察到儿子心事重重,询问之后,儿子向父亲陈述了原委。父亲沉默良久,末了,说了一句话:“一个人富了,不算富,要是能让全村人都跟着富起来,那才是你的本事。”

⑪宋伟的心里一下子热了。虽然脱掉了军装,但是军人的热血还在胸膛里流淌。宋伟不是个莽撞人,他决定回村一趟,去仔细了解情况。村委会是两三间土平房,门前的院子里杂草丛生,四下堆满了烂砖瓦,还有经年未处理的破旧农具、垃圾,窗台蛛网密布。推开吱嘎作响的房门,屋内桌椅破旧,一堆账本堆在桌上,纸质脆黄、字迹暗淡,内容却令人心惊:村里总共拖欠外债达20 余万元……这些就是村委会的全部“家当”。

⑫站在村委办公室,宋伟心里别提多难过了。从小在村里长大,宋伟当然知道村子穷,但没想到时至今日还能穷成这样。好长一会儿,宋伟站在那里不说话,陪他一起来的村民代表也惴惴不安。他们盯着宋伟,很怕他会说出撂挑子的话。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宋伟点头说;“我干………”

⑬一晃十几年过去了,老兵宋伟将当初欠债 20 余万元的穷困村,变成如今资产数十亿元的“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乡村”。

⑭江风拂面,吹散了曾经的浓雾。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后八里沟村男女老少无不兴高采烈、喜气洋洋。大家聚集在村里的广场上,等待村“两委”组织“全村福”照片拍摄。只见村中心的“孝贤”广场上,聚集了 2000 多人,人人笑容满面,广场上欢声笑语。摄影师端起相机,随着照相机“咔嚓”一声,一张“心齐人家”的巨幅画面定格了后八里沟村人的幸福。

       ⑮见到宋伟过来了,乡亲们纷纷招手喊道: “老班长,站我这儿!”

        ⑯头发花白的“当家人”宋伟站在人群中,他的脸上笑得像朵花。

(选自《小小说选刊》2023 年第 22 期, 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