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比较阅读《大道之行也》和《桃花源记》节选,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不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

(1)、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选贤能(通“举”,选拔) B、男有 , 女有归(职分,指职业、职守) C、盗窃乱而不作(小偷) D、其弃于地也(憎恶)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讲信睦盖简桃核狭者为之 B、是故谋闭而不水波不 C、天下公不必 D、莲,花君子者也能以径寸
(3)、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道之行也》的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B、“天下为公”是说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要有公心,为人民多做好事。 C、《桃花源记》选段写了渔人进入桃花源,看到源内优美的环境,源中人快乐、幸福、安定的生活,并体会到他们的心情。 D、“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不太合乎实际。桃花源人是秦朝时进入此“绝境”的,是与外人“间隔”的。从秦到晋太元年间有五百多年,桃花源外的人衣着变化很大,桃花源中人衣着不可能“悉如外人”。
(4)、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甲]文中阐述的“大同社会”与[乙]文中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岳飞传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飞生时,有大禽若鹄 , 飞鸣室上,因以为名。未弥月,河决内黄 , 水暴至,母姚抱飞坐瓮中,冲涛及岸得免,人异之。

      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学射于周同 , 尽其术,能左右射。周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 , 药饵必亲。母卒 , 水浆不入口者三日。

      绍兴五年,飞招结两河豪杰,金号令不行。乌陵思谋不能制其下 , 但谕之曰:“毋轻动,俟岳家军来即降。”

                                                                                                                                                                               (节选自《宋史》)

     【注释】①鹄:天鹅。②内黄:地名,北宋时在黄河边。③母姚:指岳飞的母亲姚氏。④周同:人名,岳飞的老师。⑤朔望:农历每月初一日和十五日。⑥设祭于其冢:到(周同的)坟墓去祭奠。冢:坟墓。⑦痼疾:经久难治愈的病。。⑧药饵必亲:一定要亲自(为母亲)喂药。⑨卒:去世。⑩绍兴:宋高宗年号。⑪招结:招纳结交。⑫金:金朝,女真族建立的北方政权,当时已经占领中原地区。⑬乌陵思谋:金朝将领,以凶悍狡猾著称。⑭制其下:控制他的部下。⑮谕:告诉。

比较阅读,回答后面小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巨,臣之妾畏巨,臣之客欲有求于巨,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巨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诽谤于朝市,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期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①有少孺子②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③,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④,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⑤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注]①舍人:门客,指封建官僚贵族家里养的帮闲或帮忙的人。②小孺子:年轻人。③三旦:三天。④委身曲附:变着身子紧贴着树枝。⑤务:一心,一定。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

太宗尝谓中书令岑文本曰:“夫人虽禀定性,必须博学以成其道,亦犹蜃性含水,待月光而水垂;木性怀火,待燧动而焰发;人性含灵,待学成而为美。是以苏秦刺股,董生垂帷。不勤道艺,则其名不立。”文本对曰:“夫人性相近,情则迁移,必须以学饬情,以成其性。《礼》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所以古人勤于学问,谓之懿德。”

(节选自《贞观政要·卷七》)

【注释】:①岑文本:唐太宗时宰相,文学家。②蜃:大蛤蜊,古人认为其性含水,月光出现时晶莹剔透。③苏秦:战国纵横家。④董生:即董仲舒,西汉政治家。⑤饬:读“chì”,整理。⑥懿:美好。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