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比较阅读《大道之行也》和《桃花源记》节选,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不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

(1)、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选贤能(通“举”,选拔) B、男有 , 女有归(职分,指职业、职守) C、盗窃乱而不作(小偷) D、其弃于地也(憎恶)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讲信睦盖简桃核狭者为之 B、是故谋闭而不水波不 C、天下公不必 D、莲,花君子者也能以径寸
(3)、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道之行也》的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B、“天下为公”是说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要有公心,为人民多做好事。 C、《桃花源记》选段写了渔人进入桃花源,看到源内优美的环境,源中人快乐、幸福、安定的生活,并体会到他们的心情。 D、“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不太合乎实际。桃花源人是秦朝时进入此“绝境”的,是与外人“间隔”的。从秦到晋太元年间有五百多年,桃花源外的人衣着变化很大,桃花源中人衣着不可能“悉如外人”。
(4)、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甲]文中阐述的“大同社会”与[乙]文中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举一反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