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容易

上海市杨浦区2020届高中历史第一次质量调研试卷(一模)

如图所示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最终被下列哪位皇帝化解?( )

A、汉文帝 B、汉景帝 C、汉武帝 D、汉光武帝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董仲舒以《春秋》经的权威,高度肯定了“大一统”,这符合孔子所说的“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但是孔子的“吾从周”仍是肯定了周朝的封建制,而董仲舒的“大一统”则已是对“汉承秦制”的郡县制的肯定。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使儒学成为“独尊”的国家意识形态,由此完成了“汉承秦制”与儒家文化的整合。如余敦康先生所说:“中国文化作为一种实体性的存在,一种与整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紧密相连的文化模型,不是在先秦而是在汉代才最终形成的。”

——摘编自李存山《董仲舒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损益》

材料二

朱熹把《大学》中的一些理论加以具体化、通俗化,上至国家的皇帝,下至各个家庭的百姓,构建一套周密的社会秩序。他关注社会基层的日常言行、所作所为,希望从基层着手,改变家族与村落,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因此,他重视儒学的普及化、通俗化,他编著《四书集主》,用理学重新解释《论语》《孟子中庸》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编著《小学集注》,旨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他编著《论语训蒙口义》,对儿童的生活习惯提出了行为规范。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

“有为佛而货者,有为巫而货者,有为倡优而货者,有为奇技淫巧而货者,皆不切于民用概痛绝之,亦庶乎救弊之一端也。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摘编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