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河南省郑州市2020年高中历史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试卷

中美经济关系在近代中美两国交往的历史上有重要意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845—1920年美国对华贸易量占其贸易比重示意图

材料二:1933年5月,国民政府财政部部长宋子文赴美商讨双边经济关系,并准备向美国商借用于购买棉花和小麦两笔500万美元的信贷,以应国内经济和国防之急需。美国对此有自己的考虑,主动把贷款总额提高到5000万美元。5月29日,宋子文与美国金融复兴公司签订《中美棉麦借款合同》,合同规定:“由美国金融复兴公司贷给中国政府5000万美元,其中4000万用于购买美国棉花,1000万用于购买美国小麦。”但美国国务院对此合同持否定态度,反对借款给中国,理由是中国没有足够的偿还能力,而且这样一笔贷款会激怒日本。最后罗斯福否定了美国国务院的意见。

——以上摘编自王建郎、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美国对华贸易量占其外贸比重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美棉麦借款合同》签订的背景及影响。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城市建设和相关理论在商周时期已经产生。古代城市具有“城”和“市”的两重身份,但侧重政治、军事属性。城市公共空间主要为政治统治和群体服务,同时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市镇的广场以及其相邻建筑如牌坊,常常与当地的历史、风俗有密切联系。随着佛教的发展,“庙会”兴起并成为新的公共场所。唐宋以来,城市布局和公共空间明显发展。近代,仿西方而修建的公园、娱乐场所等逐渐成为公共空间结构的新要素。新中国的城市和公共空间建设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政府偏好,历经波折,但也取得了较大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仅突出了广场、街道等传统方面,还顾及了社会弱势群体和邻里联谊等新兴需求,而且引入了社会资本和群体参与。

材料二:15世纪以后的欧洲,城市公共空间结构打破了中世纪的封闭状态,宏伟的林荫大道和广场,早期古希腊城市规划思想中的几何学构图也重新出现,这些体现着人对社会和自然的有力控制。19世纪以来城市人口爆炸式增长,城市规模和数量急剧扩大,产生了一系列城市空间问题。为了缓解日益严重的人与环境、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等矛盾,20世纪初以来,英美等国着重从美观舒适、卫生、精神文化等方面改善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

——摘编自周波《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