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问答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2年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往事依依》练习卷(带解析)

结合课文《往事依依》回答下列问题。
①“教师朗读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一句,请说说当时老师被什么感动了?
②请默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并说说其主题思想。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道行

    ①于先生是小镇上的名人。

    ②于先生一辈子走村串乡唱皮影儿,小镇人一年也见不到他几回。一旦于先生出现在小镇里,这天晚上于先生小屋前面的老槐树下就聚起一帮人,等着太阳落山了看于先生的皮影儿。于先生是不收乡亲们一文戏钱的,权当是犒劳乡里乡亲。

    ③于先生的驴皮影人全部是自己设计、自己雕刻。无论是古代的人物,还是现代的人物,都做得有模有样。那年,上面派来一个镇长,是个贪得无厌的泼皮,没做两年镇长就被小镇人撵走了。泼皮走的当天,于先生就演了一场皮影儿,主角就是刚刚被撵走了的泼皮镇长。他那走势、坐样、贪相、泼皮无赖的模样惟妙惟肖,赢得乡亲们一阵阵喝彩:像,像,太像了,真是那泼皮无赖样儿啊。

    ④于先生的影人不仅由自己设计,自己雕刻,在幕布后面还自己操纵。更绝的是,生旦净丑,戏里的所有人物的说唱全部由他一人完成,男角声音浑厚敞亮,女角清婉柔美,丑角油腔滑调,让人禁不住捧腹大笑。人物是这样,就是那些动物也是活灵活现的,马嘶鸣,鸡啄食,狗啃棒,鸟扇羽,猴子翻白眼,鱼摆尾喷水……都栩栩如生,似有神助一般。

    ⑤就这样一个能人,愣是一生不收徒。真是可惜了一身绝技。

    ⑥给于先生挑担走村串乡的人姓皮,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大家都叫他皮挑儿。皮挑儿跟着于先生,每天挑着于先生五颜六色的驴皮影人和锣鼓家什走南闻北,一跟就是三十年,愣是啥也不懂,啥也没学会。

    ⑦人们也劝皮挑儿,跟着于先生学几招,好歹能挣口饭吃不是。皮挑儿嘿嘿一笑:“我笨呢,就靠两个肩膀糊口吧。

    ⑧人们也劝于先生,好歹教皮挑儿两手,您干不动了,让他也有口饭吃不是。

    ⑨于先生也是嘿嘿一笑:“超拔绝妙的技艺不是教的,也不是学的,要看有没有悟性。悟性高了,自有天成。”

    ⑩说这话没过一年,于先生就故去了。

    小镇人叹息:可惜了,一身绝技都让于先生带进棺材里去啦。

    四村八乡人惋惜:于先生走了,再也看不到那么好看的驴皮影儿喽。

    没想到小镇忽然又演开了驴皮影儿,那幕布上的影人儿嬉笑怒骂、耍戏打斗,样样生动逼真、惟妙惟肖。特别是人们看到幕布上女人梳洗打扮的表演:散发、梳头、挽髻、瞽花、涂脂抹粉、更换衣衫的一系列动作干净利索,真不相信那是由几根竹棍子操纵出来的。观看的人无不啧啧赞叹,拍手叫好。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演皮影的人竟然是皮挑儿。他的演技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于先生还要胜一筹。

     有人问皮挑儿:“你有这般手段,为何早先不露一手啊?”

     皮挑儿说:“那时候有于先生在,我是怕争人家的名头,夺人家的饭碗啊。”

     “那你现在就不怕了?”

     皮挑儿说:“现在于先生走了,他不需要那个名分,也不需要拿这手艺糊口,可我还是要活下去呀,大家也要看皮影儿度日子啊。”

     人们无不称道:皮挑儿这人德行好,道行又高。他是怎么学的皮影戏?又是怎样练就的一手功夫?不仅外人不知道,就连于先生也毫无觉察。

     大家再也不叫他皮挑儿了,改称皮先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春天里的鸟巢

苏美玲

    ①每天来回上下班,我喜欢走那一条乡间阡陌。路两旁尽是田园风光,青青的麦田、安详的村落、清凉的池塘、辛勤的农人、峻拔的树林,也有那么多无名野花儿烂漫开放着,都是我最熟悉的乡野景致。当然,还有那些飞鸟和鸟巢,更是我欢喜的模样。

    ②小时候,乡村里多数人家住的是低矮的土坯房子。每到阳春三月,会有燕子来安营扎寨,就把小窝建在农家堂屋的木顶梁上。每个窝多是一对燕子夫妻一起垒起来的,它们用嘴衔来泥巴和小草,一点点垒好,大小合适以后,在窝的上沿再围上一圈没有掺杂草叶的光溜溜的湿泥巴,在窝里絮上一层柔软的羽毛。窝儿搭好了,就在里面生儿育女,经营起自己的小日子。不几天时间,便有小燕子探出毛茸茸小脑袋,张着嫩黄的嘴儿,叽叽喳喳叫不停,大燕子则去外面觅了食,大嘴对着小嘴喂着儿女。那情景,看得人心底熨帖温暖。

    ③家里有燕子光顾,是一件喜事,但也有恼人的时候,常常是刚走到屋里顶梁下,就有燕子的污物冷不防砸下来,落到衣服或头顶上。这时候,本想发作一番,责怪燕子的无理,但老人们就劝慰:“千万不能和燕子一般见识呢,人要有个家,鸟也要有个窝。谁家有燕子窝,就说明这家子人心地善良,要有好日子过呢。”

    ④于是,老人们会让年轻人拿一顶草帽,用草绳子系上两端,搬了梯子,挂到顶梁上燕子窝下方,刚好能接住燕子窝里掉落的污物,有时候也会接了不小心从窝里滑落的小燕子。在素朴的土房子里,庄户人与燕子共处一屋,下雨天或农闲时候,静静坐在屋里,听听燕子的欢歌或情话儿,自是安然悠哉得很呢。

    ⑤那时候,乡间的麻雀特别多,在屋檐下叽叽喳喳唱个不停,或者就飞到田间地头打转儿,好像总有喜事儿一般。它们的巢就藏在屋檐下的某个洞里,洞口黑乎乎的,若将手伸进去,常常能掏出几颗圆圆的麻雀蛋,或一两只小麻雀,浅黄的小尖嘴,不停地张开又合上。而更多的鸟,则是把巢儿建在高大树木的枝杈间。它们叼来一根根细小的树枝,一片片柔软的草叶,搭好了安顿的窝。

    ⑥每到春天,故乡的乡亲们常常选择“诸事皆宜”的那几天,打了结实的地基,盖起新房子。新房落成后,心里有了底气儿,也敞亮了许多。于是好好整理装饰一下,过起最世俗的烟火日子。人活在尘世间,不就为有一个安稳窝吗?

    ⑦想想,鸟儿和人一样都是这般坚韧自立。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和大雪足以把它们的巢儿打翻颠覆了去,没有了停歇的窝,鸟儿们还会不辞辛苦地衔来一根根树枝,与爱人合力构建起自己的家,尽力给自己的孩子以最好的佑护。

    ⑧这些春天里的鸟巢,一直印在我心里,满是美好。郁郁葱葱的树木,散发了麦香的原野,这就是温暖的家园。而鸟巢便也不显得那么孤零,像村庄的炊烟一样恬然疏阔,这样的鸟巢才是家的标志。每一个鸟巢,都值得我们屏住呼吸,深情仰望。

(选自2011年4月6号《齐鲁晚报》,有删节)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读书是一种遇见

赵畅

    ①我以为,读书其实是一种“遇见”。打开书本的刹那,就开启了一扇去往不同时空的大门,碰见各种各样的人,听说形形色色的事,接触不同年代留下来的思想菁华。

    ②如果说,“遇见”是读书与生俱来的产物,那么,选择怎样的“遇见”,读书人理应有属于自己的主动权。苏东坡说得好:“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那么,什么才是“所欲求者”?我想,除了要选择那些契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功课长进的书籍外,关键一定要按优中选优、精中选精的原则,去选读那些经受过时间和一代又一代读者淘洗的经典。须知,读一本经典抵得上读几十本、上百本普通之书。而对于那些平庸的书籍,我们还是少读或者不读为妙。那样的“遇见”,只是重复,只会无端损耗你去选择读一本经典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太不值得。

    ③交朋友要交五湖四海的朋友,读书当然也是“遇见”的人和事越多越好,读书面越广越好。读报看到一个材料:在当年的西南联大,许多教授在读书方面都是学贯中西,打通文理。因此,吴安、陈岱孙、金岳霖、贺麟等能用中国话语、中国文化娴熟诠释西学;冯至讲《浮士德》时,可以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来诠释《浮士德》“一个越来越高尚越纯洁的努力,直到死亡”的主题。一些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教授,也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学识。物理学教授王竹溪编写《新部首大字典》,在语言学界颜有影响:化学系教授黄子卿工于书法,热爱旧体诗,时常与文学教投游国恩探讨诗歌;年轻的教学家华罗庚则对散曲充满热爱……

    ④读书的“遇见”,又并非不动脑筋地匆匆而过,而是一种主观能动的行为。换言之,一定要避免人云亦云的做法,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善于无凝处读出有疑。诚如孟子所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据说,梁启超先生对于所读之书是不愿轻易相信的。他作《王荆公》,为搞清楚王安石新政的真相,不仅反复研读王临川全集,还参阅宋人文集笔记凡数十种。所以,当与《宋史》互相参证时,他发现其中的一些以讹传讹抑或故意低毁、污蔑的谬误,然后,他“一一详辩之”,以还原历史真相。这种实事求是的“遇见”方式,不仅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自己的治学态度负责。

    ⑤从书本中来,到生活中去,则是一种以“遇见”叠加“遇见”而解疑释惑的有效方法。延伸或者跳出书本的平面“遇见”,而到现实的自然与社会中去作立体的“遇见”,其效果或许会更精彩,更生动。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教授,就对读书与旅行之间的关系有着独到的理解。他说:“我是搞历史地理的,旅行有时会带来契机,长期解不开的谜解开了。我曾和凤凰卫视拍过‘告别三峡’的纪录片,一次看到当地一个盐场,卤水直接从山里流出来,这种卤水看着普通,其实成得不得了,直接放在锅里煮就成了盐。这里的盐场一直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还在用,后来才停掉。我研究移民史,巴人曾迁到这里煮卤产盐,巴人为什么一度很强势,地盘能扩展那么大?他们控制着盐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原本,葛剑雄教授在读书中无法解开的疑窦,想不到因为一次拍纪录片的“遇见”,终于茅塞顿开。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现实自然与社会中的立体“遇见”,无疑是对书本知识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补充和佐证。

    ⑥想起杨绛先生说过:“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先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阅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请高明,和他对质。”这无疑是对“读书是一种遇见”最生动的诠释。而一个会“串门”、常“遇见”的读书人,更让“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成为可能,水到渠成。

(选自2017年10月09日《人民日报》)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驿路梨花

    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给屋顶加点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

    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抬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关于“中小学书法教育”的主题阅读

    (话题背景)

    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以语文课为主,也可在其他学科课程、地方和校本课程中进行。其中,小学3-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普通高中可开设书法选修课。

    (调查数据)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

    71.4%的受访者表示一个人的字代表着一个人的形象气质;

    72.5%的受访者曾经有拿字帖练字的经历;

    42.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字拿不出手;

    74.7%的受访者认为,即便在互联网时代,写一手好字仍很重要。

    (摘自《中国青年报》)

    (精选案例)

    书法是戴敏的一项特长。她回忆,小学放暑假,天天待在家里练字,开始也觉得苦,“但练着练着就练出感觉了,十分享受这过程”。戴敏练书法源于父亲一次不经意的鼓励,后来就渐渐爱上了书法,而老师也通常会在写得好的字上画圈,“每次看到自己字上的圈多了就会感到很开心”。

    对于用依帆来说,少年时代的练字更多的是痛苦的任务,“老师布置的练字作业每次都拖到暑假的最后一个星期”。他认为,互联网时代,真正用笔写字的时候越来越少,“也就剩下在商场刷卡签名时会写写字了,我身边许多人都这么认为”。

    (摘自中国教育新闻网)

    (各方声音)

    网友冰水椰子:我是教语文的,又兼上书法课,常常觉得力不从心。好在一个学期上的书法课不多,期中和期末考试前就偷偷地改上语文课了。

    网友吞可吞:很喜欢书法教室和教室走廊陈列的名家作品。很羡慕写得一手好字的同学。但总是只有心动,没有行动。上了初中,作业多了,就更没时间练字了。

    沈尹默(书法家):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

    郭振有(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书写,表达一种感情,与电脑写不是一种状态。如果一切都机械化了,就没有审美,变得贫乏而没有了想象力。

    沙如(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初中虽然学习压力加大了,但是练习书法能让我们静下心来,每天有半小时的时间练书法,之后学习效率会更高。

    (摘自互联网)

    (新闻现场)

    本报讯 今天,“传承兰亭——绍兴市区中小学生‘兰亭雅集42人展’”在书法圣地兰亭右军祠启幕,这成为今年兰亭书法节的一个亮点。市内许多中小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前来参观展览。一位带队老师说,他们学校有很多书法爱好者,在征集作品和报名参观的时候,大家都很积极,他们是传承中国书法、传承中华文化的希望和未来。

(摘自《绍兴晚报》,有删改)

阅读

鼓 神

王 雁

那一年冬天,我流落到陕西省略阳县。这里地处秦岭腹地,山高坡陡民穷,是李白为之嗟吁的蜀道第一关。我流连在这里,贩点山货,甚是凄惶可怜,甚至到了春节年关还不敢做归乡的打算。

春节的气氛越来越浓,鼓锣声从街巷小院传来,听得人心烦意乱。我裹掖着衣服离开县城,走向一个熟悉的小山村。这里也在操练鼓锣做春节上街游行的准备。既然躲不掉就留下来听听吧。于是我混在一帮老头、婆姨、姑娘、小孩子中间,看着坝中十来个中青年汉子把鼓锣敲得震天响。

敲打锣鼓的汉子们敦实威风,这些平时在山中辛苦刨食的人此时一个个精神抖擞,红光满面,〔A〕卖着狂傲,逞着威风,显得不可一世。这气氛使我这个异乡人感到更加的凄惶悲凉,孤独孑孑。我准备悄悄地离开。正在这时,敲打大鼓的壮汉把双槌一收,抹一下额上的汗水,用眼光把人群扫了一遍,最后目光定在我身边的一个瘦老头身上,说:“张伯,你来玩一把。”“别,别⋯⋯”这个叫张伯的老头既瘦弱又邋遢,穿着一件破旧的黑布棉袄,双手操在袖筒中甚是羞惑地直往后退。我感到他也是像我一样的怕过年的落魄人。但姑娘媳妇们却揪住他往前推搡,说:“鼓神,来一个!”打鼓的汉子一脸虔诚地把有如婴儿手臂粗的双槌直往他面前送,那些打小鼓、腰鼓、铜锣、铜钹的后生们也满脸

殷殷地望着他。

我真不相信这样的蔫老头能敲击出什么花样来。我等着往下看。他感到再也推辞不掉了。布满皱纹和胡茬的脸上突然焕发出一股豪气,只见他把棉袄脱下来扔到一旁,走到大鼓前。就在他将双槌握在手中的时候,一个我不敢相信的奇迹出现了。一个在黄土中长大的像黄土一般平凡的汉子忽然间像天神似的顶天立地般站在了大家面前。他的眼睛充满光辉,脸上透出神圣,手臂像钢棍一样坚强起来,在轻轻地敲打了鼓沿几下后,双臂猛一挥,一声石破天惊的巨响倏地刺进了我的耳膜和心脏,接着小鼓铜锣一起轰鸣,一股原始混沌的神秘冲动和古老意念的混乱音符猛地从地底蹿出来,通过双脚直抵我的心中,使我有了一种脱胎换骨般的剧痛的快感。

我像被魔语诅咒了似的,双目紧盯着他,〔B〕只见他急敲慢敲,重敲轻敲,时而敲打鼓沿,时而肘杵鼓面,时而跃腾猛捶,时而贴鼓轻抚,柔时如丝绸无骨,坚时像枪击钢板,乱时如乌云压顶,齐时如布兵排阵;铁马金戈乱箭飞,细雨轻风荷塘清,劈山开路是男儿,再闻堂前纺织声……

就在敲击出的声声鼓鸣中,我似乎听到了天庭的意志,大地的精神,男人的粗犷,女人的娇娉,还有生命——婴儿落地开始的生命,老人撒手西去的生命⋯⋯这些奇妙的幻象在锣鼓声交织而成的音韵的罗网中不断地冲突,纠缠,呼啸,狂乱⋯⋯它们似在演绎着生命,似在点拨着生命,似在操纵着人类奔向精神将要达及的终点……

我站在这群肃立的山民之间,观看眼前出现的不可思议的奇迹。大鼓在响,小鼓在响,铜锣铜钹铿铿锵锵,而指挥这支创造奇迹的鼓队的老人,他已不再是一个蔫耷汉,而是一个飘逸的精灵! 一串神秘的符号! 一团无形的罡声! 皇天在上,后土在下,人在其中。而他,这个人群中的英杰此时就代表着人类在立地顶天! 我惊愕了,世上竟有着这样的声音。我醒悟了,生命中原本就没有卑微和可怜。我从人群中慢慢地退了出来,充满敬意地望着他们。我想我该回家过年了。

(选自《中国现代新人文散文》,有改动)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