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也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作者所要批驳的观点是什么?所要证明的观点又是什么?

(2)、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这两句话中划线词语的含义是什么?

(3)、作者通过分析批驳,得出了怎样的结论?应如何理解这一结论?

(4)、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从中可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蝴蝶喜欢飞来飞去,时而“狂随柳絮”,时而“舞入梨花”,但是不论在何处,它们一直腾挪翻转,从来不愿沿着平缓的路径飞行。蝴蝶的这种灵动舞步,长期启发着诗人和画家们的灵感,但也引起了人们的疑惑:既然蝴蝶有着(相对于它们而言)如此巨大的翅膀,应该能够很容易地协调飞行姿态,它们为何还要选择如此曲折颠簸的飞行方式呢?
       ②其实,这是蝴蝶对抗捕食者的一种进化策略,因为飞行的路径越古怪,捕猎者就越难抓到蝴蝶。与那些为了充分利用气体动力学而设计强壮翅膀的鸟类相比,蝴蝶并不是非常专业的飞行员,它们所追求的并不是飞行的速度和高度,而是敏捷的变向能力。而且,蝴蝶“乱飞”的好处不仅仅在于干扰捕猎者的预判,还能让捕猎者难以近身。日本京都大学的科学家们对蝴蝶的飞行方式做了流体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蝴蝶在推进自身向前时伴随着许许多多的上升下落,这样可以在周围产生汹涌的气体湍流,这种湍流干扰了捕猎者的攻击路线。所以,毒性大的蝴蝶往往比无毒的蝴蝶飞得更平缓,因为它们不怎么屑于采用这种逃避的策略了。
       ③这种高难度的“乱飞”是如何做到的呢?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们研究了蝴蝶的身体特点。人们很久以来就知道,蝴蝶的前翅与它们的肌肉连接,而后翅只是被动地由前翅带动,似乎起不到什么作用。科学家们试着通过逐渐消减蝴蝶的后翅,来调查一下后翅的作用。他们发现,即使所有的后翅都被去掉,蝴蝶仍然可以持续地飞行,而且飞行路线仍然可以像往常那样曲折,但是飞行和转弯的速度慢了许多。很明显,蝴蝶的后翅并不用来提供飞行升力,而是专门用来增强身体转弯时的灵活性。
       ④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也做了类似的研究,他们通过解剖估算了蝴蝶身体各个部分的重量,然后通过高速摄影机记录了蝴蝶的飞行运动,发现蝴蝶在飞行时,除了翅膀,其身体也承担了很重要的作用。蝴蝶可以改变身体和翅膀的相对位置来调整重心,增强身体的可操作性(比如转身),这就好像溜冰选手或者跳水运动员通过摆动手臂和腿来改变身体重力的空间分布,因此可以做出漂亮的动作。帝王蝶尤其精通此道,它们可以在比其自身身长还短的距离内实现90度转弯
       ⑤然而,蝴蝶还有一个令人疑惑的问题,它们大都色彩鲜艳,更容易引起捕猎者的注意,这似乎违反了蝴蝶的进化策略。现在科学家们发现,蝴蝶艳丽的外表体现了它们的生物智慧。蝴蝶最初是从飞蛾进化而来的,飞蛾喜欢夜间活动,它们率先进化出了大翅膀和闪避的本领对抗蝙蝠。蝴蝶只在白天活动,它们也有着巨大的翅膀,对于鸟类而言无论如何都是很容易看到的,于是它们索性将身体进化成很显眼的色彩,以此用作一种宣传﹣﹣蝴蝶是非常难捉的。如果一只年轻的缺乏狩猎经验的鸟儿看到了一只鲜艳的蝴蝶,它会想“哇哦,瞧瞧这块肥肉,它是我的了。”但很快这只鸟发现,蝴蝶不仅难以赶上,即使抓到了它们,它们也是很滑的,因为蝴蝶翅膀覆盖着鳞片,容易逃脱。久而久之,鸟就会意识到抓获蝴蝶实在是太费力了,渐渐地就失去了对蝴蝶的兴趣,转而考虑其他的猎物了。
       ⑥所以,蝴蝶以它独特的生物智慧,既保护了自己,又在自然界留下了一道艳丽的风景。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守山人

张小萌

    ①甘河镇的山,初见的人定是不会喜欢的,偏大的土包罢了,不巍峨,不峥嵘。时间久了,就明白这山的好了,一座连着一座,仿佛是看不到头的远。她是安静的,平和的,像母亲的怀抱,温暖舒适。山与山之间有时会出现一处缓坡,往往有溪水流过,一股炊烟在大山深处的山脚下突兀而出,青天白云下,十分扎眼,一座木制的房静静地立在小河旁。

    ②“老康呦,我退休了,明个儿回镇上。”看不见人影,苍老的声音从密林深处传来。屋里的老康听到这话,顿了一顿,发出一声叹息,出了屋子,半倚在门上,看看前方的树林,又是一声叹息。恰好林间的小路上现出个人影,头发花白,颤颤巍巍地行着,弓着腰,看到老康,直了身子冲他一笑。“哈哈,你那点蘑菇是留不下了吧,我可是把我养了一年的鸡都带来了,哈哈——”老朱笑得很开心,快走几步,奔着老康去了。“哼,你这死老头子,没多大个出息,除了吃,你还有啥念想?给你吃,都给你吃,可是只怕你的牙无福哟。哈哈……”老康也离了门,走向老朱,两个人拥抱在一起。

    ③“老康,我老了啊。”

    ④“老朱,我也老了。”

    ⑤山间的风很少,这一刻却是舞动着,摇动着这山上的树,松树,杨树,桦树,高的,矮的,发出哗哗的声响。

    ⑥两人拍了拍肩膀,不愿分开。良久,老康接过老朱手上的鸡,进屋去了。老朱一屁股坐在树桩上,光滑油亮,树是盖房子时伐的,好大的树,当年他们数了数年轮,大概百年多吧,决不是一百年,他们却是没数清的,这样的树在这里好多,数不清的多。掏出烟袋子,装上一袋烟,火一燃,蓝色的烟雾飞了起来。“老康啊,我是不中用了,咱们仨上山那年,跟着魏大叔山上山下地不知跑了多少趟,虽然累但是有劲儿啊,现在是又……”

    ⑦“闭上你的臭嘴,哪三个,不就咱们俩吗?哪三个,哪里有三个?”老康放下手里的松枝,不看老朱,却是一脸的不高兴。老朱的烟枪停在了空中,不一会儿老朱呵呵地笑了,把烟枪放到嘴里大口地吸了起来。

    ⑧也不知过了多久,老朱惦记的小鸡炖蘑菇发出诱人的香味儿。老康也坐在树桩上,折几个柳条,递给老朱一双,自顾自地喝了起来。老朱笑了笑,也不示弱,自己也喝得欢。他俩之间,也有个树桩,也有过打磨的痕迹,只是不像他俩坐的那般油亮。“伙计,你算算咱们来了多少年了?”闻听此言,老康放下酒杯,看着铁锅,一言不语,老朱眯上眼,筷子停在空中。

    ⑨“三十七年了。”老康说。

    ⑩“三十七年啊!”老朱说。

    ⑪“大家都没忘啊。”老康顿了一下又说道,“我总是不愿正视他的离去,你也要走了,我就想想过去吧,当年,咱们仨刚来,我至今还记得这镇上的人的好。”

    ⑫老朱点了点头,“这里的人淳朴,风景也好,当时魏大叔让咱们来守山,咱们还不愿意,这里真是好地方……”

    ⑬老康喝了口酒,接过老朱的话,“大叔带着咱仨走遍了山,这里的好东西真多,蘑菇,木耳,以前哪见过这么大的,野果也好多,山丁,山杏,榛子,吃也吃不完。”老康看着锅中的菜,唏嘘不已。

    ⑭“你真的舍得?”老朱不说话,只是喝了杯中的酒,“都走了,走了好啊。”老康似乎是哭了

    ⑮第二天清晨,老康爬上了山,看着老朱走的方向,不一会儿,一个老人走了出来。今天老朱走得很直,像松树一样挺拔,像山杨一样沉稳。老朱确实走了,走的时候,向着山顶挥手,像是知道老康在这里,或许他在向大山告别。

    ⑯蓝天,白云,清脆的树林。一个月过去了,老康的房前多了两个年轻人。

    ⑰“老康叔,老康叔——”老康闻声而出,那日没白尽的头发,已经全白了。“你们是……”老康显然是不认识他们的。“老康叔,我叫朱明泽,你大概听过我的名字,父亲回去后,不到半月就去世了,他得了癌症,他告诉我,这里还有山,还有树,让我来帮您。”明泽的眼圈红了,转过头,看着山,又是那么坚定。

    ⑱“老康叔,我叫陈遗志,当年父亲为了救火牺牲的时候,我还没出生,母亲给我起名遗志,告诉我长大后,帮父亲看着这山。”遗志也看着这山,他的父亲就埋在这里。

    ⑲老康看着两个青年,笑着哭了……

(原文有删改)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寂寞的月亮

       在我的视野里,月亮是寂寞的。她那么孤单地悬挂在天空,星星离她那么遥远,地球离她那么遥远,就连一直在给她光和热的太阳,也总是离她那么遥远。月亮孤孤单单地悬挂在天上,已经有数亿万年了吧?这是何等漫长的寂寞呵!

       看那些从月球上发回来的照片,月亮上面,永远都是冰天雪地的样子,永远都是戈壁荒原的样子。月亮上面,有山峰,但那些山峰是寂寞的;有峡谷,可那些峡谷是寂寞的;她的那些平原,广袤地铺展开去的,不是江南水乡那样的美,而是无尽的荒凉。月亮上没有风,她连听一听轻风吟哦的机会都没有;月亮上没有雨,她连看一看雨丝飘飞的可能都没有。她没树,没有水,没有空气,甚至连一丁点的小小生命也没有。月亮,不只是寂寞,而是死一般的寂寞了。

       关于月亮,从古到今,有很多传说,什么“嫦娥奔月”,什么“吴刚伐桂”,但是月亮压根儿就没有过这些。那些传说,不过是人类的种种附会罢了。月亮什么也没有。也许,她正是为了排解寂寞,才不停地围绕着地球旋转的吧?如果是这样,那她的寂寞就更加让人心疼了。可是,我们心疼过或关心过月亮的寂寞吗?没有。我们似乎从来就没想到过她的寂寞与孤独。我们看不到她的时候,总是在心头埋怨着她,甚至是不停地指责着她。很多年了,月亮总是这样被我们埋怨和指责着。我们只知味地从她那里享受月光、获得诗意、索取浪漫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月亮,我们写过很多诗文,但篇篇翻开来看,那不是写给月亮的,不是的,那是我们借助月亮来写给我们自己的。我们还借助月亮唱过许多歌,然而,那一首首歌,没一首是专门唱给月亮的。是的,我们不仅没有为月亮付出过什么,而且,还无止境地向月亮索取。我们的这些行为,是多么的自私!

       可是,我们是否想过,月亮其实是不屑于自己的寂寞的。

       数亿万年了,月亮从来没有埋怨过广寒宫的寂寞,也从来没有向谁诉说过心中的孤独。她似乎知道寂寞的苦痛,所以,一如既往地用她的光为我们照亮黑夜,为我们排解寂寞。不是吗?是月亮让李白在孤独中找到了自己的知音,他大胆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狂放地“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月亮在李白的心中成了可以永远结游的朋友。月亮也似乎懂得那些游子的心,所以她总是用她的圆祈盼人间团圆和美满。她总是希望每一个游子能够平平安安回家,总是祝福所有的有情人能够成为一生一世相亲相爱的眷属,总是盼望每一个家庭能够和和睦睦美美好好。除此之外,她还为我们带来许多浪漫的诗意,装点我们的家园和生活,让我们一代一代在这诗意的家园中生生息息。据说,在月明之夜,那些小偷和其他不良分子,其犯罪的概率都小了许多。由此看来,明洁而光辉的月亮是在劝化人们从善,是在把友爱、道德和人性洒向人间。是的,这就是月亮,她在广寒宫忍受着永恒的寂寞,却总是把美好与祝福呈献给我们。

       月亮是很大度的,很高尚的。她从不计较和埋怨,始终洁白、纯净、无瑕地高悬在天空中,给予我们无声的启示与祝愿。也许,这样的月亮才叫做月亮,而不是随便叫做一颗什么星星。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她才值得我们前赴后继地去仰望、去等待、去盼望,甚至去呼唤……

       然而,月亮又似乎根本就不在意这些,她独自悬挂于天空,不因为众星捧月而圆,不因为众人遥望而亮。她就是她,寂寞地悬挂于天空,孤独地洁白于天空。她不会因为什么而改变,更不会因为什么而消失。

       在数亿万年的寂寞中,她银色的圆,是太阳神奖励给她的一枚勋章!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白猫

金梦

    北京的冬天特别冷,空气中悬浮的每一个分子都带着凛冽的刀刃。

    冬天来了,天也就黑得更早了。

    我最怕的就是这个了。因为我住的地方是那种老式的小区,六层楼,没电梯,路灯时好时坏,不大的空地上紧凑地摆放着老年健身器材。从大门口到我住的楼栋,需要经过一条细长的小路。蜿蜒的小路两旁种满了参天大树,树影在漆黑的夜色里像狗的牙齿一样交错,张牙舞爪。

    因此,冬天来临之后,在我眼里,我下班回家的路就变得十分凶险。

    因为,我怕黑。

    不知道是小区的物业大妈没有收齐上个季度的管理费,还是小区的用电压力太大,就在冬至的那天,我手里提着速冻水饺从公交车上下来走到小区门口的时候,停下了脚步——这条可怕的小路,居然没有路灯。

    我站在那里迟疑了很久,想要等等看,看会不会有人正好经过这条小路,这样我好能搭个顺路。可十分钟过去了,我依然孤身一人傻傻地站在那里。寒风不停地往我的袖口里灌,终于我鼓足了勇气,使劲儿跺了几下脚,然后掏出了手机,打开光源。

    刚刚迈出步子,我就后悔了。

    手机光源很微弱,我只要一移动,周围树的影子便也会跟着动起来。这种效果和在电影院看3D的恐怖片一模一样。

    就在我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个微弱的声音吸引了我紧绷的神经。

    “喵。”

    我抬头看过去,是一只丰满的白猫,慵懒地卧在一旁低矮的围墙上,不注意的话,还以为是一团侥幸逃过阳光的积雪。

    “嗨。”我颤抖着声音叫它。

    它似乎看穿了我的恐惧,无奈地站起,拱了拱身体,然后跳下围墙,走在我的前面。

    我急忙跟上去。

    就这样,它走在前面,我走在后面。我看着它摇摆的胖尾巴,就再也注意不到两旁的树木了。它一言不发地走着,一直到这条路的尽头。在它无声的陪伴下,我也顺利地回到了家。

    我吃着热乎乎的水饺,心里充满感激。

    第二天,我拿了一些馒头和香肠放在包里。晚上下班之后,果然看到了那只白猫卧在墙头等我。看到我过来,它轻轻叫了一声,便又开始了陪伴我走夜路的旅程。

    漆黑的小路上,一只白色的猫,一个紧张的我。我俩都一言不发,默契地享受这片刻充满信任的陪伴。

    到楼栋之后,我拿出准备好的食物,递给了它。它低头闻了闻,便开始大口吃了起来。

    我想,这应该是我唯一能够报答它的方式了吧。

    就这样,这只白猫几乎陪伴了我一整个没有路灯的冬天。

    直到有一天,它不见了。而那天,路灯也居然被修好了。

    我很失落,但还是把食物放在楼栋的角落里,希望它能够回来把它吃掉。让我感到欣慰的是,食物在第二天会减少,那这么说,它一定还在这附近,这位无言沉默的朋友。

    我很感激它,让我在冷漠又孤独的生命旅途中获得了如此温馨的陪伴。想到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冬天,一只流浪猫能够坚强地活下去,并且还能抽出精力来帮助我度过可怕的黑暗,我遇到的那些鸡毛蒜皮的小麻烦又算得上什么呢。所以,在之后的日子里,每当感到不顺心的时候,我脑海里都会出现那个圆滚滚的白猫和它那摇摆的胖尾巴。

    冬去春来,可怕的黑夜也终于变得温柔起来。

    下班路上,我一边玩手机一边哼着小曲儿,刚刚走到那只猫曾经卧过的地方,就听到了一声我久违了的招呼。

    我抬头,果然是它。

    但是,它没那么胖了,肚子也不圆了。我正感到奇怪,就在下一秒,我便知道了原因。

    我深吸一口气,用这个世界上最温暖的微笑,迎接了这一家孕育在寒冬里的坚强生命。这一瞬间我相信,今后哪怕再黑的夜晚,我也会有勇气去面对。

(选自2016年第1期《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让正能量成为大流量

张珊珊

①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熟知的一些传统词语被赋予新的意义。比如流量,原义是流体在单位时间内流经通道的量,比如车流量、水流量等。而与互联网的结合,使“流量”一词催生出新的含义,即网络传输的数据量,包括网站独立用户数量、总用户数量、页面浏览数量、用户平均停留时间等多个层级的统计指标。

②伴随互联网蓬勃发展,互联网平台、产品日趋多样。流量不只适用于网站,还泛指包括电商、短视频、直播、微信公众号等各类网络平台、产品的人气数据。在互联网世界,每一个“节点”都有相应的流量数据,一位名人有多少热度、一个话题有多少关注,皆可统计。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介与互联网接轨,虚拟生活与现实生活的交织越来越紧密,“流量”的意义更为宽泛,被用来指称各类线下线上事物、人物的热度。于是,“流量”成为数字时代通用的量化评价指数。

③数据向来是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码洋之于出版物、收视率之于电视剧、票房之于电影,在互联网时代,则是流量。哪里有流量,哪里就有用户需求。从流量数据中,我们可以分析用户对什么类型的内容感兴趣,研判传播的广度和效果,了解当前文化流行趋势,并据此调整产品与内容,使之与用户需求更加匹配。

④但需要明确的是,流量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其一,流量与价值并非“正相关”,一些低俗、“打擦边球”的内容也可能获得高流量,这样获得的流量自当弃之如敝屣。其二,流量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等共同制造了流量。虽有互联网传播规律可循,但因为互联网舆情瞬息万变、多种因素纷繁复杂,流量或多或少地存在偶然性。流量反映的,往往只是事物的一个侧面,不能被用于评价事物的全部。

⑤互联网自有其评价机制,但艺术规律、道德准则、法律准绳等,并不会因流量多寡而随之变化。对待流量的正确方式,是挤去泡沫,把真实的流量作为客观评价标准之一,同时结合内容品质、价值含量、美誉度等更多元的衡量维度,全面评价事物。

⑥流量只有符合人类的理性常识和价值坚守,才会迸发出更为持久的生命力。互联网平台上,热搜不断、网红辈出,大量如飞絮般飘过的明星八卦、话题炒作只能短暂地占据人们的注意力,最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些有底蕴、有积极作为的“流量”。我们最终记住的,不是流量的多少,而是流量背后的优秀作品以及美好的人和事物。

⑦同时,流量中所蕴含的巨大效能,也让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在用价值规范流量的基础之上,用流量创造更大价值。正能量代表着人们对真善美的共同追求与渴望。从这个角度来说,正能量和大流量天然契合,让正能量成为大流量,有助于在互联网时代凝聚共识,让网络空间充满积极向上的力量。

⑧互联网时代提出了许多新的技术伦理问题,如何看待流量是其中之一。近年来,政府监管、舆论监督、平台自律,挤去了不少流量泡沫,人们对流量的认知也越来越理性。流量是流动的、变化的,有其峰值,也有其生命周期。凭借品质和价值的支撑,流量才有长久的生命力:承载着正向价值的流量,才值得被不断涵养和传播。流量向善,方能长流。

(选自2021年3月30日《人民日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