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
北极巨变
①在最近30年中,北极圈内的湖泊数量已经明显减少。科学家认为,湖泊数量的减少是由全球变暖引起的。
科学家在分析了西伯利亚地区1973年以来的卫星观测数据后发现,在这30年中,北极圈内较大湖泊的数量从10800个减少到9712个,有125个湖泊完全消失,剩下的湖泊面积也明显减小。科学家分析,造成这些湖泊消失的原因是全球变暖导致的北极冻土带消退——冻土带吸收热量后产生热融效应,使湖泊周围的土层崩塌,从而加快湖泊中淡水的流失。
③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地球的温度上升了0.6℃,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这主要归咎于人类的活动——燃烧化石燃料产生大量温室气体。科学家预测,如果温室气体继续以现在的
速度在大气中积聚,那么北冰洋上的浮冰将不断减少。25年后,辽阔的北冰洋在整个夏天将再也看不到浮冰。
④北极的浮冰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将太阳能量反射回太空中,大多数的阳光都不会被海洋吸收。如果气候变暖,海冰融化,意味着这面“大镜子”将大大缩小。没有了明亮的浮冰反射掉许多阳光,深色的海洋将吸收更多的太阳能量,海洋会变得更暖,进一步导致更多的海冰融化,然后海洋吸收的热量更多……如此恶性循环。
⑤如果北极地区海冰完全消失,船只就能够在欧洲和亚洲之间沿着加拿大和俄罗斯海岸线开辟一条新的海上贸易航道,这比商船目前通过苏伊士运河或者巴拿马运河要快1/3的时间。当然,这一横越北极的航道的安全开通大概还需要几十年时间。虽然从短期来看,海面浮冰的减少意味着商业性捕鱼、石油、天然气和其他各种矿业可以更加畅通无阻地利用未被开采的北极天然资源,但是,开发北极的经济利益却是以这个地区自然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多个世纪以来保护着北极地区免受人类活动污染的海冰在不久的将来会完全消融。

(1)、读全文,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北极巨变”的。

(2)、文章第④段划线的“大多数”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

(3)、指出文中画线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并指出其作用。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小题

地球大气环境的侦察兵——嗅碳卫星

    2016年12月22日3时2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简称“嗅碳卫星”)发射升空。这是继日本“呼吸”号卫星、美国“轨道碳观测者”2号(OCO-2)卫星之后,全球第三颗嗅碳卫星。该卫星的成功研制和后续在轨稳定运行,将使我国初步形成针对全球、中国及其他重点地区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进行监测的能力。为什么要发射嗅碳卫星?嗅碳卫星如何嗅碳?我国发射的这颗嗅碳卫星有哪些先进技术?

为什么要发射嗅碳卫星

    嗅碳卫星是人造地球卫星中专门测量地球二氧化碳浓度的卫星。嗅碳卫星对二氧化碳浓度的测量精度能够达到百万分之一,是人们掌握高精度二氧化碳测量数据的得力“助手”。借助卫星上携带的光谱仪等仪器,科学家们可以动态测量大气中不同来源的二氧化碳,监测海洋和森林等对二氧化碳的吸附情况。

    为何要通过卫星来追踪二氧化碳?人类目前每年因使用矿物燃料向地球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超过300亿吨,生物燃料、森林火灾以及农业焚烧等行为每年共排放二氧化碳达55亿吨。过去50年来,人类活动已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平升高了近20%。科学界认为,人类活动使自然界的碳循环失衡,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因此,全球二氧化碳排放亟须更精确的监测研究。

嗅碳卫星如何“嗅碳”

    我国研制的这颗嗅碳卫星,搭载了一台高光谱与高空间分辨率二氧化碳探测仪。这台探测仪的工作原理是,在可见光和近红外谱段,利用分子吸收谱线探测二氧化碳浓度。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看“颜色”来识别二氧化碳气体。因为太阳光经过空气时,二氧化碳分子对许多精细的颜色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嗅碳卫星通过精细测量其光谱吸收线,可以通过光学仪器对这些色彩进行非常精准的测算,从而能反向推算出二氧化碳分子数量,最终得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中国的嗅碳卫星具有哪些先进技术

    尽管中国的嗅碳卫星是个只有几百千克重的小卫星,却有着许多“高精尖”技术。

    首先是有极高的灵敏度。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很快,但从数字上看,平均每年也只是在零点几个ppm到1个ppm之间变化,想把信号探测出来,仪器灵敏度不高的话,只能作罢。中国的嗅碳卫星上装着一个灵敏度很高的二氧化碳探测仪。几十纳米的带宽上,人眼看是一个颜色,而通过二氧化碳探测仪的2000多个通道,可以将这些微小差异的颜色区分开来,可以发现1~4个ppm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这不亚于美国OCO-2的水平。它是嗅碳卫星搭载的主载荷,可通过获取高精度的大气吸收光谱,应用反演算法计算出二氧化碳的浓度。

    其次是有复杂的反演验证系统。反演验证系统是获取卫星数据后通过模型反算出二氧化碳浓度,这也是技术难点。以往气象卫星所涉及到的反演问题,大多集中在红外和微波谱段,而嗅碳卫星所涉及到的是可见光和近红外谱段的反演问题,机理不同,难度加大。我国集中国内优势力量联合攻关,终于成功填补了国内有关技术空白。

    再就是有稳定的舞步。嗅碳卫星只有一只“眼睛”,它需要不停转换角度来完成对不同方向的观测。所以卫星要不断地调整姿态,就像跳优美的华尔兹。这种没完没了、灵活多变的观测模式是卫星领域科学家最忌讳的――毕竟是在太空,没有任何着力点,要是翻过去翻不回来了怎么办?为了特定的科学目标,我国科学家解决了嗅碳卫星在天上不断“做动作”的难题。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亩田

    ①父亲搬了新家之后,在小区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开了巴掌大小的一块田,从此他的生活开始忙碌起来,每天花费一两个小时,在田里除草、施肥、捉虫,给小小的田,圈上漂亮的篱笆。

    ②别人的田里种蒜苗、种香葱,种四季豆,图得是绿色环保,养眼又美味。唯有父亲的田里,种得满满都是花儿,大多都是草本植物,比如可以染指甲的凤仙花,大叶子的美人蕉,四季常开的海棠花,愈晚愈香的晚香玉等等。

    ③花开的季节,满园子姹紫嫣红,香飘云外。傍晚散步的时候,总会有人停留在父亲的花前,细细地打量,踟蹰不前,然后发出几声赞叹,父亲便像一个得到表扬的孩子一样,兴奋的有些不知所措。当然,也有淘气的小孩子,趁父亲眼不见的工夫,顺手折了父亲的花儿。这时候父亲往往会很生气,去追赶那些滋事的孩子,可是哪里能追得上?一转眼,那些孩子便在风中跑远了……

    父亲只得在身后扬言,如果有下一次,一定去找家长,让你们淘气?可那些孩子并不当回事,像耳旁风一样,在晚风中笑着跑开去。

    ④我曾问父亲,种那么多的花儿,不当吃也不当喝的,费劲出累,逢上不懂事的孩子,还会把你辛辛苦苦种得花儿掐断了,薅了去,惹一肚子气,何苦来呢?

    ⑤父亲笑,说,也不是真的生气,就是觉得白白糟蹋了那些花儿怪可惜的,所以只是吓唬吓唬他们。隔半天,父亲又说,我种得是花儿,收获得是快乐,图得就是个乐儿!

    ⑥我呆怔半晌,想想也是,种花得乐,有何不可?既无妨碍别人,自己又得乐,何乐而不为?总比内心忧郁愤懑想东想西强多了!

    ⑦三毛说,每个人心里一亩田,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

    ⑧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块隐形的看不见的田,每个人一生都在忙着播种和收获,从早到晚,辛辛苦苦,只不过是播种的形式不同而已。

    ⑨有的人,在心田里种下一颗温情的种子,用一颗善良纯朴真挚的心去感知和体会这个世界,用一颗充满爱的心去包容和接纳这个世界,这样的人会收获安宁和幸福。

    ⑩有的人,在心田里种下一颗善良和种子,用一颗白莲花一样纯洁的心,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不求回报,不图感恩,这样的人会收获温情和喜悦。

    ⑪有的人,在心田里种下一颗欲望的种子,想要东,想要西,想要的东西太多了,声色犬马,什么都想要,被贪婪的火焰煎烤着,这样的人会收获苦闷和折磨。

    ⑫有的人,在心田里种下一颗罪恶的种子,人不是天生就有一颗罪恶之心,人性本善,而是某些机缘和成因,使内心有了罪恶的念头,想报仇,想不劳而获等等,这样的人会收获痛苦和惩罚。

    ⑬佛说,种善因,得善果,正是这个道理。

    ⑭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亩田,每个人都在忙着种植和收获。心田里,唯有种满阳光和鲜花,才会收获春光明媚。

    ⑮每个人心里一亩田,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种希望,种快乐!

(作者  积雪草   来自  天天美文网)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节选)

袁行霈

    ①文明的历史启示之一,就是选择包容。

    ②包容,是中华文明固有的思想。早在《尚书》中就有这样的话:“有容,德乃大”(《周书·君陈》)。意思是有所包容,所成就的功德才能巨大。《老子》也说:“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意思是:有所包容,就能臻于“公”,进而臻于“王”,臻于“天”,臻于“道”,臻于“久”。这些虽然都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但在中华文明中具有普遍的意义。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中国人常用“海纳百川”来形容一个人的气度胸襟,这四个字也可以用来形容中华文明的品格。

    ③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又证明,除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还有许多文化遗存散布在全国各地。中华文明的组成,既包括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也包括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种文明因素的整合。整合的模式是以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汉族和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都为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例如:我们引为骄傲的山西应县木塔那样精美的建筑,便是契丹族所建立的辽代的杰作;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首次开辟了我国南北海运航线;满族所建立的清朝,出现了康乾盛世。这些都为中华文明增添了精彩的一页。

    ④我们还可以以战国和唐代为例进一步说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战国时代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不同的学说和流派多元共存,自由争辩,这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我想强调的是,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不只体现在统治者的包容性上,也体现在整个社会的包容性上。孔子有弟子三千,“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其它各家也各有自己的信徒或同道,这说明社会的包容度很大。包容,也是唐代文明鼎盛的一个重要标志,这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儒、释、道三家并用;政府机构中各民族的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以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使大量出身庶族的士人进入仕途;文学艺术的题材和风格多种多样(如唐代诗歌),等等。仅以政府的将军为例,如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等都是少数民族。而日本的阿倍仲麻吕(晁衡)、新罗的崔致远都曾远离故国在唐朝任职。

    ⑤中华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文明的发展需要包容,“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唯包容才能百川汇海,唯包容才能不断壮大。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神奇的瓦片

    ①瓦,作为中国传统的建筑材料,最早使用于西周早期,迄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随着朝代更迭,瓦被广泛使用,时至今日,我们可以看到故宫奢华的琉璃瓦,也可以看到徽州质朴的粉墙黛瓦。千百年来,瓦的功能除了透风、挡雨、装饰,没有过改变。

    ②但,如今,瓦的功能性被扩大化了,这一改变源自薄膜太阳能企业汉能公司推出的新一代产品“汉瓦”。“汉瓦”的神奇之处在于,这种瓦片不仅具有屋顶建材的基本功能,还具有发电的功能,是更符合现代建筑审美需求的新一代屋面瓦,也是现有市场里太阳能产品和传统屋面瓦的升级产品。

③“汉瓦”之所以能发电,核心技术是,它将柔性薄膜太阳能芯片与屋面瓦融为一体,换言之,就是将轻薄、高效、柔性的铜镓硒(CIGS)薄膜太阳能芯片通过内外双层的夹胶封装工艺,精密封装在透光度超过91.5%的玻璃内层中,这种太阳能芯片能让瓦片像绿色植物一样直接利用阳光,进行薄膜发电。

    ④除了具有发电功能之外,相比传统屋面瓦,“汉瓦”还具有隔热、保温、防火、防渗水、抗冰雹等特性。“汉瓦”具有玻璃材料、U型挡水条、F型卡槽三重防水保护。其中,玻璃材质永久不透水,U型挡水条保证瓦片安装后上下方向不渗水,F型卡槽双扣结构保证瓦片安装后左右方向不渗水。

    ⑤为了适应不同使用场景,目前上市销售的“汉瓦”包括三个系列,分别是曲面、平板、倒C型三款。不过这款神奇的瓦片售价也不菲,每平方米售价在千元以上。

选自《东南快报》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奶奶的茶园

    ①小时候不喜欢喝茶,上山摘茶叶却是我喜欢的。

    ②我常常和奶奶上山,挖药,找柴火,找菌子,找野果子。离家不到百米的背后山就有茶树。要采野茶,须到更高的山上。不记得第一次随奶奶进茶园是几岁了,也不记得去过多少次,印象中的茶园恒久地保持着一个样子:荒僻荒凉又生机盎然。

    ③回想起来,大概也不过几十上百株茶树。高的高低的低,有的羸弱,有的丰赡,有的旁逸斜出,有的张牙舞爪。总之,是浸有一株体态丰满珠圆玉润的。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它们被种茶的人遗忘了,或者说是放弃了。它们也就此得了大自在,自在生长,也自在死去。确实有些已经死去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枯枝。兀自挺立着,任由四围的野花野草野蛮生长,将它的死亡装点恣肆快意。那几十上百株茶树,默然,肃立。——这一切,不过是现在的我翻检记忆时的想象罢了。小时候是不会去揣想植物有没有各自的精神的。只要一进入那片茶园,我便胡乱跑开了——偶尔,也帮着奶奶摘些茶叶,不过摘得两捧,就撂挑子不干了。如今想来,那便是我的百草园啊,我可以尽情去搅扰那杂草,去攀折那灌木,去看一朵一朵的野花,有不起眼的鼠曲草,也有夺目的茶花。

    ④奶奶摘够了茶叶,或者把这一片茶园都摘秃了,我们才重新钻出小树林。回到家后还有很多活要干。奶奶先是找出一个大的簸箕,把背篓里的茶叶倒出来,翻晒一下,清理掉不小心混进里面的杂物;然后把茶叶下到大铁锅里,那铁锅直径将近一米,茶叶绿蓬蓬地堆了大半锅;接着,烧上火,烘焙。这是个慢活儿,急不来的。也不记得需要多久,那小山似的茶叶才软塌了下去,烟气袅袅,茶香四溢。烘焙好的茶叶再次回到簸箕上,奶奶蹲下身,将滚热的茶叶一遍一遍在手下揉搓。我摸过,那时的茶叶又湿又烫,不知道奶奶怎么能禁得住;这一切工序完了,剩下的就交给时间了。奶奶把揉搓好的茶叶匀匀地散开在簸箕上,端到太阳底下晾晒。奶奶有一双“解放脚”,走起路来并不是很方便的,人又很矮小,两手伸展开端了那直径远超一米的铺满新茶的簸箕,她便踮着脚,身子吃力地朝后拗着。

    ⑤过不了多少日子,新茶晒干了,留下一部分给家里,剩余的,都由奶奶背到街市上去卖了。不知道为什么,我竟从未和奶奶到过街上。奶奶到街上卖过茶叶,卖过麻绳,大概还卖过些别的什么小零碎。可我一次都没跟她去过。她会在街市的哪个角落放下她的背篓呢?又会怎样招徕生意呢?我全然不知道。

    ⑥黄昏里,奶奶回来了,背篓里多少会有些吃的,有时是几个橘子,有时是几根香蕉。

    ⑦考上复旦那年,家里为我上学的费用东拼西凑,谁也没想过要和奶奶说说这事。一天下午,奶奶把我叫到跟前,翻开一层一层衣襟,翻出一个敝旧的装洗衣粉的塑料袋子,袋子用细麻绳绑缚得严严实实的。奶奶耐心地解开细麻绳,打开袋子,掏出叠得齐齐整整的一叠钱,有角票,有块票,还有两张百元大钞。奶奶把那两张百元大钞捏出来,递给我。

    ⑧“奶奶钱不多,只能给你两百块。”我怎么能要呢? 我推脱着,说家里的钱够了。

    ⑨“那不一样,这是奶奶的心意。你不要嫌少,奶奶卖茶叶和麻绳攒下的。你拿着!”

    ⑩可是,我怎么能要呢?

    ⑪终究,我没要奶奶的钱,她仰起头,一双遮了厚厚阴翳的眼睛注视着我,我低垂了头,一再跟她说,家里的钱够用的,够用的。

    ⑫十多年过去了,九十多岁的奶奶是再也不能上山摘茶了。

    ⑬渐渐的,老家的朋友到上海来,会带些老家的茶叶给我,有红茶绿茶也有普洱茶。把这一种一种茶叶排开来,一种一种喝过去,确实好喝,不是当年奶奶的“大叶子茶”可比拟的,可它们竟让我愈加思念起奶奶的“大叶子茶”来了。

    ⑭奶奶没喝过我喝过的这些茶——我忽然意识到,奶奶似乎根本就是不喝茶的啊。而我呢,也再喝不到奶奶做的茶了。

    ⑮记忆在无可挽回地远离,正如故乡在无可挽回地远离。那储存于一片茶叶上的味觉依恋,竟能一代一代传下去,怎能不叫人嗟之叹之。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