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桃花源记》,完成小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 , 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实词。
①屋舍俨然      ②鸡犬相 
来问讯:     ④皆叹惋 

(2)、下面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部分,哪一项不正确?

A、此人一一为(桃花源中人)具言所闻,(渔人)皆叹惋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马)也(《马说》) C、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D、旦日,客从外来,(邹忌)与(客)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
(3)、成语皆言简意赅,许多成语都语出有典,如成语 ,就是浓缩本文的故事而来,意思是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
①林尽水源。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5)、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

(6)、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最终却“不复得路”,其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爱莲说》)

【乙】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芙菜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蓄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注释】①芙蕖:荷花的别称。②荷钱:初生的荷叶,状如铜钱,故称“荷钱”。③迨(dài):及,到。④徂(cú):往,到。⑤异馥:特别的香味。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