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白杨礼赞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青海高原一株柳

陈忠实

    ①这是一株柳,一株在平原在水边极其普通极其平常的柳树。

    ②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 , 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③在青海高原,每走一处,面对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寸木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深邃的蓝天和凝滞的云团,心头便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和苍凉。走到李家峡水电站总部的大门口,我一眼就瞅见了这株柳树,不由得“哦”了一声。

    ④这是我在高原见到的唯一的一株柳树。我站在这里,目力所及,背后是连绵的铁铸一样的青山,近处是呈现着赭红色的起伏的原地,根本看不到任何一棵树。没有树林的原野显得尤其简洁而开阔,也显得异常苍茫。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就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

    ⑤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树叶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荫。树干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

    ⑥我便抑制不住自己的猜测和想象:风从遥远的河川把一粒柳絮卷上高原,随意抛散到这里,那一年恰遇好雨水,它有幸萌发了。风把一团团柳絮抛散到这里,生长出一片幼柳,随之而来的持续的干旱把这一茬柳树苗子全毁了,只有这一株柳树奇迹般地保存了生命。自古以来,人们也许年复一年看到过,一茬一茬的柳树苗子在春天冒出又在夏天旱死,也许熬过了持久的干旱,却躲不过更为严酷的寒冷。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然而这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⑦我依然沉浸在想象的世界里: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

    ⑧我家乡的灞河以柳树名贯古今,历代诗家词人为那里的柳枝柳絮倾洒过多少墨汁和泪水。然而面对青海高原的这一株柳树,我却崇拜到敬畏的境地了。是的,家乡灞河边的柳树确有让我自豪的历史,每每吟诵那些折柳送别的诗篇,都会抹浓一层怀恋家园的乡情。然而,家乡水边的柳枝却极易生长,随手折一条柳枝插下去,就发芽,就生长,三两年便成为一株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柳树了;漫天飞扬的柳絮飘落到沙滩上,便急骤冒出一片又一片芦苇一样的柳丛。青海高原上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要付出怎样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

    ⑨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也没有畏惧生存之危险和艰难,而是聚合全部身。之力与生命环境抗争,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发展起来、壮大起来,终于造就了高原上一方壮丽的风景。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荫。

(选自《当代作家》,有删改)

(1)、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试品析本文题目的妙处。
(2)、第③段作者着力描写了高原的环境,有什么作用?
(3)、“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结合全文说说这株柳树的神奇之处体现在哪里。
(4)、本文的主角是高原柳,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家乡的灞河柳?
(5)、作者赞美了这株柳值得人们学习的什么精神?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1-5题。

草记

贾平凹

①1982年10月,我去银川,过三边,一漠沙地;天地全然都空白了,几十里没有一座房,也没有一棵树,远远的地平线上,遥远的地平线,乡阳欲浮欲沉,像是妊娠,已经粘胶得成一个椭圆形。我默默走着。先是并不留意,后来就发现眼前倏忽飘过一朵两朵白绒团儿,温温柔柔的,泛着银光,再往前走,白绒团儿竟多起来,一动脚,就绕着身子乱飞。疑心是柳絮,抬头搜素去,四周依旧空旷;急用手去捉,手一抬,那白绒团儿却顺手而上,才抓住一团要看时,一出气,又飞了。一时又起了风,沙尘并没有动,但白绒团儿越发纷纷,如千万只白色蝴蝶,升升浮浮,翩翩不能安静。定睛看去,那白绒团儿却原来都是从一棵一棵什么草中起身的:草高不盈尺,条细,半绿半枯,结一串串果实,如豆荚,尽都干裂,有的已空壳,在风中铮铮颤着细音,有的半合半开,形如织布木梭,里边两排荚籽,每籽小如鸡眼,四周生满白绒,风吹绒毛如足如翅,就悠悠而去了。

②我不知此草为何名,站在那里,一直等远远的一队骆驼走来,问起驼峰间的牧人,回答说:这草叫佛手肿。草古怪,名字也古怪。我在问,回答是:“他怎么不长绒毛呢?要不,它怎么繁衍后代啊?”

③我不禁喟然长叹:哦,大凡尘世,任何地方都有生命的存在,漠漠边关沙地,也是如此;而万事万物既有存在的生命,又有它赖以生存的手段,环境不同,手段也相异呀!要想树林中的蛇可以是青色,湖水里的鹅可以毛隔水,岸上的树可以叶子圆阔,高山的树可以叶子尖针,可见环境好的并不足夸,环境劣的更不应自弃。再想这佛手肿长在这里,它也开花,它也结籽,虽然没有一只蜂儿来传递花的爱情,没有一只鸟来遗播籽的繁衍,生活给了它瘠贫,也同时给了它的奋斗,一结籽就生出绒的翅膀,自己去谋生路了。也正是环境太不好了,它并不去以色香诱蜂儿鸟儿,它靠的是自己生的欲望,靠的是飞的力量,自然这样可能落地而生,也可能落地而亡,要不,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白绒儿各自在找寻自己的归宿呢?

④“这草很多吗?”我问牧人。

⑤“当然很多,你再往北走,沙地上全是这种草呢。”

⑥“那走过的草坝子上怎么没这种草?”

⑦“它是苦命的,一旦绿了一片沙地,什么花草都来长了,有了蜂儿,有了鸟儿,它却就长不成了。”

⑧“它只能在沙地上长?”

⑨“要不怎么说是苦命的呢?”牧人赶着骆驼走远了,缓缓的步伐,摇奏着沉沉的铃声。几朵白绒团儿飘在骆驼的身上,落在牧人的帽子上,那深深的骆驼脚窝里,也满满地落下了一堆了。

⑩啊,荒凉的沙地上,有多少人来过,又有多少人能知道这草呢?知道的只有骆驼,只有牧人;但骆驼不懂人语,不能言语,牧人能言,但不能写出以示天下。只有我记下此草;草可悲,草亦可幸也

                                                   (选自《西安晚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父亲的自行车

         ①有人说,十岁的小孩子崇拜父亲,二十岁的青年人鄙视父亲,四十岁的中年人怜悯父亲。然而,对我来说,这个世界上父亲是惟一值得一辈子崇拜的人。
         ②父亲是建筑师,工地上所有的工人都怕他,沙子与水泥的比例有一点差错也会招来父亲的痛斥。然而,父亲在家里永远是慈爱的,他的好脾气甚至超过了母亲。在县城里,父亲的自行车众人皆知,每天早晚,他风雨无阻地骑着吱吱嘎嘎的破车接送我和弟弟上下学。那时,我和弟弟总手拉着手跑出校门,一眼就看见站在破自行车旁,穿着旧蓝色中山服焦急地张望着的父亲。一路上,两个小家伙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而父亲一直能一心两用,一边乐滋滋地听着,一边小心翼翼地避过路上数不清的坑坑洼洼。等到我上了初中,父亲的车上便少了一个孩子;等到弟弟也上了初中,父亲便省去了一天两趟的奔波。可父亲似乎有些怅然若失,儿子毕竟一天天长大了。
         ③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我兴奋得睡不着觉。半夜里听见客厅里有动静,起床看,原来是父亲,他正在台灯下翻看一本发黄的相簿。看见我,父亲微微一笑,指着一张打篮球的照片说:“这是我刚上大学时照的!”照片上,父亲生龙活虎,眼睛炯炯有神,好一个英俊的小伙子!此刻,站在父亲身后的我却蓦然发现,父亲的脑后已有好些白发了。父亲一出世便失去了自己的父亲,惨痛的经历使他深刻地意识到父亲对儿子的重要性。因此,在他的生活里,除了工作便是妻儿,他不吸烟不喝酒,不钓鱼不养花,在办公室与家的两点一线间,生活得有滋有味。辅导儿子的学习是他最大的乐趣,每天的家庭作业父亲都要一道道地检查,认认真真地签上家长意见,每次家长会上他都被老师称赞为“最称职的家长”。母亲还告诉我一件往事:我刚一岁的时候,一次急病差点夺去了我的小命。远在千里之外矿区工作的父亲接到电报时,末班车已开走了,他跋山涉水徒步走了一夜的山路,然后冒险攀上一列运煤的火车,再搭乘老乡的拖拉机,终于在第二天傍晚奇迹般地赶回了小城。满脸汗水和灰土的父亲把已经转危为安的我抱在怀里,几滴泪水落到我的脸上,我哇哇地哭了。“那些山路,全是悬崖绝壁,想起来也有些后怕。”许多年后,父亲这样淡淡地提了一句。
         ④父亲是个不善于表达感情的人,与父亲在一起,沉默的时候居多,我却能感觉出自己那与父亲息息相通的心跳。离家后收到父亲的第一封信,信里有一句似乎很伤感的话:“还记得那辆破自行车吗?你走了以后,我到后院杂物堆里去找,却锈成一堆废铁了。”我想了许久,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给父亲回信:“爸,别担心,那辆车每天晚上都在我的梦里出现呢。我坐在后面,弟弟坐在前面,您把车轮蹬得飞快……”
                                                                                                                                                                         (选自《语林》)

读下列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花世界里的人

    他是小镇上有名的老中医,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已六十开外了。

    他的家,稍稍有些偏僻,在一条巷子的深深处。三间平房,很旧了,简陋着,却有个大大的院落。旁边住宅楼一幢接一幢竖起的时候,有人劝他搬家,他不肯,他是舍不得他的大院子。

    大院子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让他尽情地种草养花。院子里除了一条小道供人走,其余的地方,均被他种上了花。这还不够,他还要把花搬进屋子里。客厅一张条桌上,摆满各色各样的花盆,甚至连吃饭的碗,都用来盛花了。他是花世界里的人。

    也种一些奇奇怪怪的药草,清清淡淡的,开小小的白花或黄花。他把这些药草捣碎了,制成各种药丸,给上门求诊的人吃。他的药丸,效果十分显著,尤其针对小儿的腹泻和咳嗽,几乎是药到病除。

    他在民间的名声,一传十,十传百,方圆百十里的地方,无人不知。他家的院门前,整天车马喧闹,人来人往。外乡人也赶了老远的路来,让他给看病。他坐在簇簇的花中间,给人把脉,轻轻雅雅地说话。他在药方子上,写上瘦长瘦长的字。他一粒一粒数了药丸,包上,嘱咐着病人怎么吃。他的收费极低,都是一块钱两块钱的。有时,甚至不要钱。他说,乡下人不容易。病人到这时,病好似去除掉大半了,———他整个的人,都袭着花香,是那么地让人放心。

    那时候,我在他所在的小镇工作。我的孩子小,三天两头生病,我便常常抱了孩子去敲他家的门。有时,半夜里,他被我从睡梦中叫醒,披一件衣,穿过一丛一丛的花,来开门。薄薄的月光飘着,远远望去,清瘦的老先生,很有种仙风道骨的样。

    其实,不止我半夜里去“吵”过他,小镇上有孩子的人家,大多数半夜里都去“吵”过他。他总是毫无怨言,无比温和地给孩子看病。为了哄哭闹的孩子,他还特地买了不少孩子爱吃的糖果放家里,以至于孩子一到他家,就熟门熟路地去拉他家橱柜的门。孩子知道,那里面,藏了许多好吃的。

    我们过意不去,要多给他钱。他哪里肯收?他摸摸孩子的头,说,宝宝,你长大了,记得来看看爷爷就好了。

    在他的照拂下,我的孩子,健康地成长起来。小镇上许多的孩子,健康地成长起来。我离开小镇,一别七八年,小镇上的人和事,渐渐远了。却常常不经意地想起他,清瘦的样子,温温和和的笑容,还有他那一院子的花。

    前些日子,有小镇人来城里办事,我们遇见。我们站在街边一棵梧桐树下,聊小镇过往的人和事。我问起老先生。那人轻轻笑,说,他走了,走了已有两年多了。

    那人说,他的葬礼浩大得不得了,四面八方的人,都赶去给他送葬。送他的花篮,多得院子里摆不下,都摆到院墙外去了,绵延了足足有半里路。

    那人说,他有颗菩萨心,好人有好报的。

    我微微笑起来,想老先生一生与花为伴,灵魂,当也变成一朵花了吧。这世上,你若种下善的因,定会结出善的果。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电子大脑”解读人脑

    科学家在7000名志愿者的协助下,联合研制成功了“电子大脑”。这是科学史上第一次制成能够“解读”思维的“人脑图”。设计者说,这是一项未来技术,将帮助人类理解人体最复杂的“机器”的工作原理。

    美国洛杉矶大学神经细胞扫描实验主任阿图尔·托加说,学者们的目标是绘制一张既合有人脑结构信息也反映其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并确定不同人大脑结构的差异程度。这将有助于诊断哪些情况可能是病态,哪些现象是正常的。托加博士说,新发明将帮助医生找到精神疾病的根源。为此,他们只需把患者的脑部扫描图和人造“大脑图”进行一下比较,“人脑图”是根据几千名精神健全者的基因绘制而成的。在各国学者的帮助下,托加对7000个健康人进行脑部扫描后,总结得到了所有信息。

    人造脑将以“电子化”的形式出现在显示器上,图像是立体的,清晰明了,可以把感兴趣的地方多倍放大。如果有疑问,点击一下“搜索”,一分钟后屏幕上就会给出专家的解释。任何一位医生都可以使用。如有电脑,只要接入因特网就可以了。英国皇家学院放射学教研室的德里克·希尔博士认为:“动感人脑图是医学走向未来的一个突破口,以前遇到脑部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时,医生只能依靠书本知识和自身经验。而现在可以发现扫描发现不了的最细微的病变。这对诊断精神疾病极为重要。”大不列颠医学研究事业管理委员会的乔·哈伊纳尔教授说:“这项设计对那些用普通手段无法诊断的病人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而这项发明不只是对病人来说很重要。此项研究项目的参与者,生物学博士、关籍俄罗斯人阿尔缅.加斯帕良说:“规模庞大且极其复杂的工作才刚刚开始,2008年以后才会得出具体的结果。但对学者们来说,这是一个相当令人兴奋的期限。因为迄今为止,对于人脑这一人体中最让人迷惑的‘机器’是如何运转的,我们几乎一无所知。直到今天,研究中枢神经系统用的最‘直观的教材’是一个60岁法国女人的脑。而每个人的身体各不相同,这样的标本并不能作为整个人类的范例。”

    加斯帕良说,这项计划完成时,人们将看到一幅三维人脑图,人脑结构及其运行机制尽显其上,每一个在线的因特网用户都可以观看。届时生物学家将根据年龄、性别、基因绘制专门的图表。他还指出:“此前的研究表明,人脑中灰质的多少往往是由遗传决定的,而非年龄和性别。但这些问题仍是个谜。我们知道,一些‘大头脑’有时会遗传,但谁都不知道,究竟是怎么遗传的。新发明将帮助我们解开这个谜。同时我们将搞清楚做梦等边缘意识状态的机制,了解潜意识的奥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十世纪初,梁启超翻译的《十五小豪杰》为中国的科幻播下了一颗种子。鲁迅也将凡尔纳的作品《月界旅行》等由日文翻译成文言文,并配以诗词,使其完全中国化。他还盛赞此类作品:“故苟欲弥今日译界之缺点,导中国人群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由此可见,中国的科幻小说在当时背负着普及科学知识和科学观念的启蒙重担。

    1979年,科幻作家童恩提出“科学文艺”应当与“科普作品”相区分,它并不以介绍科学知识为目的,是“作为展开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的需要而充当背景的”。这一观点得到了当时众多科幻作家的同意。科幻文学到底是姓“科”还是姓“文”,这一争论在当时从未休止,部分科普作家更将“科学文艺”称作“灵魂出窍的文学”。

(节选自《中国科幻走了多少年,才迎来了<流浪地球>?》)

材料二:

    2010年后,中国科幻界佳作连连、新人辈出。2015年,《三体》获“雨果奖”,中国科幻的产业化之路也就此开启。

    据《2018中国科幻产业报告》的数据,2017年中国科幻产业产值超过140亿元人民币,而仅2018年前六个月,产值就已经接近100亿元。此外,科幻在各种媒体上全面落地,除传统纸媒外,微博、微信公众号、音频产品上也有科幻作品的赏析,甚至网络综艺节目也开始与科幻界合作。

    与此同时,中国科幻也正在走向世界。曾摘得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的作家陈楸帆说,近些年,已经有大概30名作者的100余部作品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从最有名气的刘慈欣到初露锋芒的年轻作者,都有机会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世界读者面前。“雨果奖”获得者、美籍华裔科幻作家刘宇昆认为,这是自“功夫”之后,中国最大的文化输出。可以说,经过百年历程和数代人的努力,中国科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节选自《“科幻”有望成为“功夫”之后最大的文化输出》)

材料三:

    有部美国影片《苍蝇》,讲一个科学家研究把人通过电缆发送出去。不幸的是,一科学家在试着发送自己时,装置里混进了一只苍蝇,送过去以后,他的基因和苍蝇的基因就混了起来,于是他就一点点地变成了一只血肉模糊的大苍蝇——这电影看了以后很恶心,然而它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效果奖。我相信编这个故事的人肯定从维纳先生的这句话里得到了启迪:从理论上说,人可以通过一条电线传输,但是这样做的困难之大,超出了我们的能力。想要得到这种启迪,就得知道维纳是谁:他是控制论的奠基人,得过诺贝尔奖,少年时代是个神童。总而言之,想搞这种电影,编导就不能上电影学院,应该上综合性大学。倒也不必上理科的课,只要和理科的学生同宿舍,听他们扯几句就够用了。

    搞科幻片还得有点想象力。对于创作人员来说,这可是个硬指标。这类电影把时间放到了未来,脱离了现实的束缚,这就给编导以很大自由发挥的空间——其实是很严重的考验。

(节选自王小波《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幻片》1997年)

材料四:

    中国电影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大,但巨量的资金投入并非制作优秀科幻片的唯一条件。中国电影工业水平与欧美相比有很大差距,主要体现在特效制作水平上,因为它是检验一个国家电影工业综合水准的终极探针。而更重要的创作团队的科学素养,不是突击学习能获得的,比如雷德利斯科特毕业于皇家艺术学院,卡梅隆辍学于加州州立大学物理系,而《星际穿越》的联合制片人是天体物理学家基普索恩。

    科幻片有时能挖掘出远超现实主义题材的内涵。比如《侏罗纪公园》对基因技术伦理困境的拷问,《终结者》系列对人工智能技术浪潮的反思,《2001太空漫游》对科学主义、功利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鞭挞。在某种意义上,科幻电影扮演着人类社会先行者的角色,带着警惕和理性前瞻人类社会可能到来的危机。

(节选自《2019年是中国科幻片元年吗?》)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