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山西省大同市2019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我来人间一趟,想要把你照亮

    2019年1月23日,著名作家林清玄过世,终年65岁。

    消息一经传出,令无数人震惊、悼念。

    提起林清玄这个名字,我们第一时间会想到他那既美好又充满禅意的文字,他的散文,曾让几代人手不释卷、痴迷不已,而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生活哲理和人生态度,更是启迪了千万人。1月22日上午,他还发了一条微博:“在穿过林间的时候,我觉得麻雀的死亡给我一些启示,我们虽然在尘网中生活,但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

    凋零与新生,原是同一个世界,涧底的冰雪融化了,与春景里挂头的花开,原是同样的美。或者,溪河中的雪是滋润过花的雨水与露珠;也或者,那灿烂的花颜是吸了冰雪的乳汁而辉煌的吧!

    1953年,林清玄生于中国台湾南部乡村。“我的人生几乎是从最底层出发的。我生长在一个几乎没有文化和文明的地方,而且家庭十分贫困。”然而,正如王尔德所说:我们生活在泥沼之中,但是有人依然仰望星空。上学时期,他遇到一位老师,那位老师对他说:“我用我的生命向你保证,你将来一定会成功。”这句话对林清玄是莫大的鼓舞,他宛如有了指路明灯,开始一步步实现他的作家梦。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他开始坚持每天写500字,中学写1000字,高中写2000字,大学写3000字,一直笔耕不辍。恶劣的生活环境,周围人的不理解,都不曾让他打消写作的念头。

    “我这辈子一直想当作家,从来没有改变。”自八岁立志成为作家,数十年来,林清玄依然保持笔耕不辍。如今,林清玄已经成为国宝级智者,功成名就: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奖最多的一位,至今已出版一百三十多部作品,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他是无数人的“心灵导师”,有三百万人听过他的演讲。

    曾有人问林清玄什么是成功,他说:

    “今天比昨天更慈悲、更智慧,更懂爱与宽容,就是一种成功。”

    “如果每天都成功,连在一起就是一个成功的人生。不管你从哪里来,要去到哪里,人生不过就是这样,追求成为一个更好的、更具有精神和灵气的自己。”

    林清玄的文字,总会给人以清凉之感入身,醍醐灌顶之气入神,能够把对生命的关注与思索,写得如此空灵飘逸又玄思浅显,这与他个人的经历有莫大的关系。

    大雅与大俗,出世与入世,低处与高处,简单与丰富,悲与喜,在林清玄身上转换自如,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在央视《开讲啦》节目中,林清玄曾回忆说,自己的相貌曾吓到过女粉丝。“我从小就读你的文章,非常敬仰你,没想到看到你很像周星驰电影里的‘火云邪神’,真是相见不如怀念啊。”

    为此,林清玄还特意回信安慰:

    “相见也美,怀念也美,你长什么样子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头皮里面的东西,如果你有东西,你就会活得很开心,很自在,很有智慧。”

    睿智,却不故作高深;豁达,却不矫揉造作;淡雅,却无一般文人的酸腐。这就是林清玄的境界。

在“读美文·学写作”读写活动中,老师推荐阅读散文《我来人间一趟,想要把你照亮》,并布置了以下两个任务:

(1)、有人说:美貌止于时间,魅力来自灵魂。请你参考图片和本文内容,在开头补写一段林清玄的肖像描写,用生动的语言力求体现他的内在特点。不少于60字。

(2)、学校的《星海》杂志正在征集作品,下设“美文美言”“人事蕴理”、“写法指津”、“情意天地”栏目。请将本文推荐到其中一个你认为适合的栏目,并写一段推荐语。

写作提示:①围绕栏目特点;②结合文章内容;③不少于100字。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该不该让家长陪读

    【编者按】陪读,顾名思义就是陪同孩子读书。广义上讲是家长全程参与孩子生活与学习的一种行为。狭义上讲是孩子放学后家长或陪读老师陪同孩子写作业并予以指导的行为。现在家长陪读已经成为一种风气。有的在县城的学校附近租房子陪读,有的跨学区买房陪读,还有的甚至飘洋过海去陪读。该不该让家长陪读呢?我们选取了三位同学的发言来讨论这个问题。

    “孟母三迁”是我们熟悉的千古佳话,这也许是有记载的最早的陪读吧。孟母努力为孟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值得天下父母效仿。有人说:“父母应当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导师,生活中的朋友,学习中的伙伴。”这句话将父母对孩子的重要性概括得很全面。确实如此,我们如果与父母一起生活,父母良好的品行修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现在,很多学校实行寄宿制,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很少,陪读就能增加与孩子相聚的时光,减少父母的“空巢”感,提高家庭的和谐幸福指数。另外,很多孩子学习压力大,父母陪读能缓解孩子压力,激发孩子学习动力。

——(广东)刘同学

    首先,家长陪读不利于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很多陪读家长甚至连盛饭、洗袜子、挤牙膏这样的小事都代劳,如此陪读会导致孩子“高分低能”。其次,孩子在成长道路上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麻烦和困难,如果每次家长都在身边给予“帮助”,这些麻烦、困难对于孩子来讲就失去了助其成长的意义,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形成依赖心理。近年来社会上热议的“啃老族”,不就是被父母一路“包办”成长的精神上的矮子吗?最后,家长也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家长如果在自己的工作中做出了成绩,无疑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如果他们把孩子当作全部,放弃了事业和追求,可能就无法有效地“言传身教”了。不可否认,不少家长陪读也是出于无奈。但问题是,今天在重重保护下长大的我们,未来有能力去保护自己的孩子吗?

——(河南)李同学

    家长陪读的重点应放在“读”上,而不仅仅放在“陪”上。要“读”懂孩子,理解孩子,摆正自己“陪”的位置,而不是变成管孩子吃饭,管孩子学习,管孩子交友,管孩子看电视、电脑。我的父母陪读就很讲究方法,有艺术。我到家后,他们不光嘘寒问暖,还留出时间让我给他们讲述一天的情况,等我自己作出评价后,他们才会恰当地说出他们的见解。遇到双休日,不是他们“伺候”我,而是我孝敬他们。这使得我们之间有了更多的情感交流,就像并肩作战的战友。我们年纪小,有父母在身边,我们快乐无忧,父母心里踏实。

——(浙江)张同学

(节选自《中学生阅读》,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