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2019-2020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七)课外阅读(二)

阅读理解。

打陀螺

    我的课余生活是打陀螺。可是无论我怎么打,它就是不能飞快地转动。爸爸看见了,就耐心地教我,说:“先把绳子按顺时针方向绕在陀螺凹进去的地方,左手食指和中指夹在陀螺的下端,大拇指按住中心,紧贴地面。右手再拿鞭绳轻轻地抽,陀螺就会转动起来。注意,抽的时候身子半蹲,不要把绳子甩得太高。”我按爸爸说的方法玩了几遍,果然陀螺飞快地转动起来。而且我还摸索岀了一个规律:陀螺向哪边倒,就往哪边抽……

    陀螺转呀转,转出了金色的童年!

(1)、给下面划线的字注上拼音。

        进去    规

(2)、连一连,该怎么搭配?

耐心地              转动

飞快地              教

摸索                 地面

紧贴                 规律

(3)、第一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4)、理解“陀螺转呀转,转出了金色的童年!”的含义。
举一反三
课外阅读我能行。

中国的牛

    对于中国的牛,我总怀着特别尊敬的感情。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要数在田垄上“相遇”的那一次。

    一群朋友郊游,我领头在狭窄的田间小路上走,怎料迎面来了几头耕牛。狭道容不下人和牛,终有一方要让路。它们还没有走近,我们已经预料斗不过畜生,恐怕难免踩到稻田泥水里,弄得鞋袜又泥又水了。正当我们犹豫的时候,带头的一头牛,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停下来,抬起头看看,稍迟疑一下,就自动走下田去。一队耕牛全都跟着它走离窄路,从我们身边经过。

    我们都呆住了,回过头来,望着深褐色的牛队,在路的尽头消失,忽然觉得自己受了很大的恩惠。

    中国的牛,永远沉默地为人民做着沉重的工作,在大地上,晨光或烈日下,它们拖着沉重的犁,低着头,一步又一步,拖出了身后一列又一列松土,好让人们播种。等到满地金黄或农闲的时候,它们可能还得担当搬运负重的工作,或终日绕着石磨,朝同一方向,走不计程的路。

    中国的牛,没有成群奔跑的习惯,永远沉沉实实的,它们不像印度的牛,负着神圣之名,摇着尾巴在大街上闲荡。它们也不像荷兰乳牛、日本肉牛,终日无事可做,悠闲只等一死。它们更不像西班牙的斗牛,全身精力,都尽付暴力斗争中。

    默默地工作,平心静气,这就是中国的牛。

课外阅读。

不识字的双手

    ①父亲的手粗壮、有力,能不费力气地修剪果树,也能把一匹不驯服的骡子稳稳地套进挽具。他这双手还能灵巧、精确地画一个正方形。使我最难忘的是每当这双手抓着我的肩膀,我就感到一股特殊的温暖。这双手几乎能干一切活儿。然而,只在一件事上,这双手令人失望了:它永远没学会写字。

    ②父亲6岁上小学一年级。不知什么原因,父亲那淡色头发下面的脑袋怎么也装不进课上讲的数字、图形或要背的课文。在学校才呆了几个月,我爷爷就领他回家了,让他留在农场干成年男人干的农活儿。

    ③若干年后,只受过4年教育的母亲试图教父亲识字。开始,父亲倒是甘心忍受这种磨炼,但不久,他就变得烦躁起来。他活动一下指头和手掌,说他已经练够了,要自己一人到外边散散步。

    ④终于,一天夜里,他以为没人看见,就拿出他儿子小学2年级的课本,准备下功夫学些单词。但是,不一会儿,父亲不得不放弃了。他趴在书上痛哭道:“上帝啊,我甚至连毛孩子的课本都读不了?”打那以后,无论人们怎么劝,都不能使他坐在笔和纸面前了。

    ⑤父亲当过农场主、修路工和工厂工人。干活时,他那双手从未使他失望过。他脑子好使,有一股要干好活的超人意志。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他在一家造船厂当管道安装工,安装巨型军舰里复杂、重要的零件。由于他工作劲头大、效率高,上司准备提拔他,然而,由于不能通过合格考试而落空了。他脑子里可以想象出通到船的关键部位的条条管道;同时,他手指可以在蓝图上找出一条条线路;他能清楚地回忆出管道上的每一个拐角、转弯。然而,他却什么都读不懂、写不出。

    ⑥造船厂倒闭后,他每天上午到外头找工作,晚上对我母亲说:”通不过考试的人,他们就是不要。”最后,他在一家棉纺织厂找到了工作。我们搬进了城,父亲总是不习惯城里的生活。一次,父亲到食品店买水果。晚饭后,他说,他给我准备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水果。我听到他在厨房里撬铁皮罐头的声音。然后,屋里一片寂静。我走到门口,看见他手拿着空罐头,嘴里咕哝道:”这上面的画太像梨子了!”他走出门,坐在屋外的台阶上,默不作声。我进屋看到罐头上写着”大白土豆罐头”。但是那上面画的的确像梨,难怪父亲把它当梨买来了。

    ⑦几年后,妈妈去世了。我劝父亲来和我们一起住,他不肯。他的身体越来越差了,因为轻微的心脏病发作,他常常住医院。老格林医生每星期都来看他,给他进行治疗。医生给了他一瓶硝酸甘油片。万一他心脏病发作,让他把药片放在舌头底部。

    ⑧不久,我便接到噩耗,父亲心脏病发作与世长辞了。我只身一人回来参加葬礼。格林医生说他很难过,实际上,他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因为他刚给父亲开了一瓶硝酸甘油。然而,他在父亲身上却没找到药瓶。他觉得,如果父亲用了这药,大概还能等到急救医生的到来。

    ⑨后来,我在父亲的花园门口发现了格林医生口中的这瓶硝酸甘油——一只被扭歪、砸坏、摔进松土 里的塑料药瓶。紧握着它,我的眼前浮现出这样一幕情景:父亲拼命想拧开这个瓶盖儿,但拧不开;他在绝望中,企图用砖头砸开这个塑料瓶。父亲至死也没能拧开这个药瓶。因为药瓶盖上写着:“防止小孩拧开——按下去,左拧,拔。”目不识丁的父亲看不懂这一切。

    ⑩尽管我知道这样做是完全不理智的,但我还是进城买了一枝金笔和一本皮革包的袖珍字典。在向父亲遗体告别时,我把这两件东西放在他手里,这双曾经是温暖、灵巧、能干,但永远没学会写字的手。

阅读理解。

目送(节选)

龙应台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题记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树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一百个婴儿同时啼哭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彩色的书包往前走,但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換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ー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了,在海关窗ロ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ー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现在他二十ー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马路对面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个邮筒。(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