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下列对相关文学、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的典籍可以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分。“经”主要是儒家经典,文学史有“十三经”之说,其中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孝经》《孟子》《庄子》《尔雅》。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它记载了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 C、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中,“王孟”并称,“王”指王维,“孟”指孟浩然。苏轼称赞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高适、岑参、王昌龄是唐代边塞诗人的代表,他们的诗多描写边塞风光、反映军旅生活。 D、“结发”即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表示成年。“结发”有时也泛指年少之时,如《李将军列传》中,“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结发”又指成婚,古代人新婚夜要男女左右共髻束发。“结发”还可指妻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公叔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公与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换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般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于是以鞅为大良造。居五年,秦人富强。孝公使卫鞅将而伐魏。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印,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而魏随去安邑,徙都大梁,惠王曰:“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