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选段,回答问题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
(1)故不意也: (2)长跪而之曰:
(3)秦王怫然(4)请广于君:

(2)、用 “ \ ”标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义停顿,只标一处。
公 亦 尝 闻 天 子 之 怒 乎 ?

(3)、翻译句子: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4)、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

(5)、唐雎以“士之怒”回应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

举一反三
群文汇读(18分)

【甲】

夷陵县至喜堂记(节选)

欧阳修

①峡州治夷陵,地滨大江,虽有椒、漆、纸以通商贾,而民俗俭陋,常自足,无所仰于四方。贫故夷陵为下县而峡为小州。

②景祐二年,尚书驾部员外郎朱公治是州,始木,增城栅,甓南北之街,作市门市区;又教民以变其俗。三年夏,县功。某有罪来是邦,朱公与某有旧,且哀其以罪而来,为至县舍,择其厅事之东以作斯堂,度为疏洁高明而日,居之以休其心。

③夫罪戾之人,弃恶地,处穷险,使其憔悴忧思而知自悔咎。今乃赖朱公而得善地,以偷宴安,顽然使忘其有罪之忧,是皆异其所以来之意。

④夷陵之僻,故为吏者多不欲远来,而居者往往不得代,至岁满或自罢去。然不知夷陵风俗朴野,少盗争,而令之日食有稻与鱼,又有橘、柚、茶、笋四时之味,江山美秀,而邑居缮完,无不可爱。是非惟有罪者之可以忘其忧,而凡为吏者莫不始来而不乐,既后喜也。作至喜堂记藏其壁。

【乙】

戏答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

【丙】

庐陵事业起夷陵,眼界原从阅历增。

——袁枚《随园诗话》

【注释】①甓:用砖砌。①元珍:指丁宝臣,字元珍。时为峡州(今宜昌市)军事判官,与欧阳修关系甚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