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填空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7课《世界多美呀》同步练习
冥思苦想 面红耳赤 灯火通明
川流不息 大惊失色 安然无恙
①夜晚的北京{#blank#}1{#/blank#},各种车辆在公路上{#blank#}2{#/blank#}。
②经过一番{#blank#}3{#/blank#},小华终于找到了答案。
③姐妹俩互相帮助,从来不因为一点儿小事吵得{#blank#}4{#/blank#}。
④看到明明从床上摔下来,妈妈{#blank#}5{#/blank#},冲过去抱着明明认真地检查了一遍,幸好明明{#blank#}6{#/blank#}。
①形容心神不定非常惊慌的样子。{#blank#}1{#/blank#}
②在一定环境中不应有而有的声音。泛指嘈杂、刺耳的声音。{#blank#}2{#/blank#}
③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blank#}3{#/blank#}
④肌肉不丰满,软弱无力。{#blank#}4{#/blank#}
幽静 寂静 安静
①在{#blank#}1{#/blank#}的夜晚,巡逻警察仍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时刻保卫着人民的安全。
②下课的铃声一响,{#blank#}2{#/blank#}的校园立刻沸腾起来。
③清晨,公园里空气新鲜,{#blank#}3{#/blank#}的环境吸引了许多晨练的人们。
飘荡 飘扬
①五颜六色的风筝随风{#blank#}1{#/blank#}。
②鲜艳的五星红旗随风{#blank#}2{#/blank#}。
发现 观察
③他全神贯注地听课,{#blank#}3{#/blank#}老师写了一个错别字。
④我仔细{#blank#}4{#/blank#},果然看到有的小企鹅肚皮上的毛一块块脱落了。
跨越百年的美丽<节选>
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在她之前,1896年1月,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光,这是人工放射性;1896年5月,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尽管这都还是偶然的发现,居里夫人却对此提出了新的思考: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这里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是她提出了放射性这个词。两年后,她发现了钋,接着发现了镭。为了(提炼 冶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提炼 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化验室只是一个(抛弃 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一天,疲劳之极的玛丽揉着酸痛的后腰,隔着满桌的试管、量杯问皮埃尔:“你说这镭会是什么样子?”皮埃尔说:“我只是希望它有美丽的颜色。”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 冶炼)出了0.1克镭。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楚光。
习俗——{#blank#}1{#/blank#} 乐趣——{#blank#}2{#/blank#} 珍藏——{#blank#}3{#/blank#}
发现——{#blank#}4{#/blank#} 享受——{#blank#}5{#/blank#} 痛快——{#blank#}6{#/blank#}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