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综合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如图所示,实验桌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烧瓶内装有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煤油、完全相同的温度计,烧瓶内还分别装有阻值为10Ω的电阻丝R1和阻值为5Ω的电阻丝R2 . 实验桌上还有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电阻箱和开关各一个,电流表和停表各一块,导线若干.小新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证明“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跟电阻阻值大小有关”.
小新的主要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电阻箱、电流表及图所示的装置甲等电路元件串联接入电路中,将电阻箱的阻值调为5Ω.
②闭合开关,同时按下停表开始计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为0.3A,通电时间为2min时,停止计时,记录此时温度计的示数40℃,断开开关.
③用如图所示的装置乙替换电路中的装置甲,将电阻箱的阻值调为10Ω.闭合开关,同时按下停表开始计时,观察电流表示数仍为0.3A.当温度计示数为40℃时,停止计时,读出通电时间5min,记录数据,断开开关.
于是小新认为“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跟电阻阻值大小有关”.
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物质 | 质量/g | 初始温度/℃ | 加热时间/min | 最后温度/℃ |
水 | 60 | 20 | 6 | 45 |
食用油 | 60 | 20 | 6 | 68 |
(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blank#}1{#/blank#}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blank#}2{#/blank#} (选填“高”或“低”).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blank#}3{#/blank#} (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实验表明,{#blank#}4{#/blank#} (选填“水”或“食用油”)吸热的能力更强.
(4)本同学在实验中是根据{#blank#}5{#/blank#} 来反应吸收热量的多少.
表一 木块在木板上运动
实验序号 | 质量(克) | 拉力(牛) |
1 | 300 | 1.5 |
2 | 400 | 2.0 |
3 | 500 | 2.5 |
表二 木块在橡胶板上运动
实验序号 | 质量(克) | 拉力(牛) |
4 | 300 | 2.1 |
5 | 400 | 2.8 |
6 | 500 | 3.5 |
表三 钢块在木板上运动
实验序号 | 质量(克) | 拉力(牛) |
7 | 300 | 0.9 |
8 | 400 | 1.2 |
9 | 500 | 1.5 |
表四 铸铁放在纸板上
实验序号 | 质量(克) | 拉力(牛) |
10 | 300 | 0.9 |
11 | 400 | 1.2 |
12 | 500 | 1.5 |
实验序号 | F(N) | F浮(N) | F桌(N) |
1 | 20 | 10 | 60 |
2 | 16 | 14 | 64 |
3 | 12 | 18 | 68 |
4 | 8 | 22 | 72 |
5 | 4 | 22 | 76 |
表二 物体乙的重为40N
实验序号 | F(N) | F浮(N) | F桌(N) |
6 | 30 | 10 | 60 |
7 | 25 | 15 | 65 |
8 | 18 | 22 | 72 |
9 | 10 | 30 | 80 |
10 | 8 | 30 |
①小林分析比较实验序号{#blank#}1{#/blank#}后得出结论:不同柱形物体浸入同一柱形容器液体中时,物体所受浮力相同,容器对桌面压力相同.
②分析表一、表二中实验序号5与8的数据与小林得出结论不符的原因{#blank#}2{#/blank#}
③小徐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4(或6、7、8、9)F桌变化量与F浮变化量的关系后得出初步结论:{#blank#}3{#/blank#}.
④进一步分析表一和表二的数据,可得实验序号10的F桌的大小为{#blank#}4{#/blank#}牛.
试题篮